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联想与作文浅谈

联想与作文浅谈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6

联想与作文浅谈

小学生作文,一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很多同学一听说要作文了,就感到焦头烂额,要么觉得无话可说,思路打不开,要么觉得写出来的东西平淡无味,毫不动人。例如,写《我们的教室》,多数作文象记流水帐似的平铺直叙,干瘪枯燥,毫无生气。不少人只说前面是黑板,后面是学习园地,左边是明亮的玻璃窗,右边墙上张贴的是名人画像。教室里有几十张课桌凳和一张大讲桌,教室右边的墙角里还有一个垃圾箱等。就这么不论巨细,罗列一大堆,否则就无话可说。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是不会联想,把思路囚禁在一个孤岛上,不会找船,也不会架设桥梁,思路当然就不会四通八达。要改变这种状况,使学生变得有话可说,要提高学生作文的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围绕中心展开联想,只要联想展开了就会思如泉涌,“下笔如有神”。

那么什么是联想呢?巴甫洛夫说:“暂时神经联系是动物界以及人类自己最普遍的生理现象,同时也是心理现象,就是心理学家称为联想的东西,这种联想把各种各样的活动、印象或字母、词和观念联系起来”,这告诉我们,联想是人类极其普遍的心理现象,人类经常会出现这种暂时的神经联系,这种暂时的神经联系可以把各种各样的活动、印象、观念联系起来,这就形成了联想。联想就是根据一事物与它事物的联系,而想起了别的事物。美学家朱光潜说得十分明了:“联想就是见到甲而想到乙。”人们在生活中看到北燕想到春天,看到瑞雪想到丰收,说到李白想到杜甫,人们这种思维活动就是联想。

在作文中,联想是一种最基本的能力,然而又是一种重要的能力,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宋代诗人叶绍翁《游园不值》中“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诗人从露出墙头的一枝红杏,联想到满园的美好春色,反映出春天生物旺盛的生命力,成为千古名句;盛唐边塞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管归京》中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作者由眼前的北国飞雪联想到南国盛开的梨花一般的美,一般的白,一般的无边无际,诗人暂时的神经联系将这美融合在一起,编织成艺术珍品。现代散文作家朱自清笔下的《梅雨潭》也可谓是内容精美,联想丰富。虽为文字表达,却如有声有色的立体风景。对瀑流的描写处处用联想,当看到一带白而发亮的水当中有了裂痕,立刻联想到“被扯成大小几绺”,“不复完整的布”,使瀑流的形象无比鲜明;当看到瀑流冲下溅起的水花,又立即联想到“白梅”“杨梅”,使水花更形象化。由此可见,联想真像一把神奇的钥匙,它能打开记忆的宝库,让生活中的珍珠到文章中去发光添彩。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围绕中心展开联想的能力呢?首先,联想是建立在生活的基础之上,是在丰富的经验和知识上的驰骋。生活和知识的珍珠太少,大脑中没有宝藏,无论怎样挖掘,工具再先进,方法再科学也只能是一片乌有;联想更不是无中生有,凭空臆造,如果离开了平时生活经验和知识的积累、储存,头脑中一片空白,那么联想是不可能存在的,要丰富联想,就要善于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勤于学习,乐于积累,让生活中粒粒零散的珍珠逐渐储蓄进大脑这个特殊的仓库,使空空如也的头脑变得实实在在。其次,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总有许许多多的事物同它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就要借助它们之间的这种相近、相似或相反的联系展开联想。例如,《白杨》中的白杨树与扎根边疆的建设者,表面上毫无关系,作者仅仅凭借品质上的几点相似之处写出感人肺腑的杰作。再如《三味书屋》中,作者就鲁迅书桌上刻着的“早”字生发联想,用比喻把“早”字写得生动形象,“既像一个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又像小巧玲珑的火把”,然后再说为什么刻“早”字,把“早”字的来历交代的一清二楚,不仅思路大开,而且内容丰富,意义深刻。我们也有同学在作文时写到:“我的书包是用帆布制成的,它正面印有‘聪明一休’,四四方方的肚子,胃口可大哩。文具盒、书籍、作业本把它塞得满满的。文具盒里装着学习用具,书里装着丰富的知识,作业本里装着老师的心血。书包简直成了我的好伙伴,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低头看看那上面瞪着的两只乌黑的大眼睛,好象在对我说多动动脑子吧!”小作者也正是抓住了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了恰当的联想,才写出这样有滋有味的作品来。

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围绕中心展开联想的途径很多:

1.运用比喻或拟人联想。例如,《小音乐家扬科》中,“扬科的母亲是个短工,过了今天,不知道明天会在哪里,好象寄居在人家屋檐下的燕子。”由“短工”联想到了“寄居在屋檐下的燕子”,比喻扬科家境贫寒,生活没有保障;“田野里小虫子为他演奏,果园里麻雀为他歌唱”,白桦树“在扬科的头上不住的号叫”,这里的“演奏”、“歌唱”、“号叫”都是从实在的可以听到的声音引发出来的联想,看似简单,却表达了深刻的思想感情,足见扬科热爱大自然,热爱音乐而又死的悲惨,因而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2.引用俗语、谚语、成语联想。例如《可爱的草塘》中,作者引用当地的谚语“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不仅说明了这里物产丰富,而且也说明非常有趣。再如《第一场雪》中,作者看到“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时,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冬天麦盖三层,来年枕着馒头睡”、“瑞雪兆丰年”的谚语、成语,点明了这场大雪的意义,又使文章富有文采。

3引用与中心有关的名句妙语联想。例如,《梅花魂》中说“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私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深深地表达出作者对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的怀念之情,深化了文章的思想内涵。

4巧用故实联想,把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引入文章中来。例如,《山茶花》一文里“一个学生问我,‘山茶花为什么那么红呢?作者巧妙地联想到自己从一位放牛伯伯那里听到的一个故事,并以次告诉学生“那是红军女战士的殷殷血迹”,不仅使文章内容具体生动,更增加了趣味性、知识性、可读性。

培养联想的方法很多,只要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就能做到联类不穷。但是我们也值得注意,联想始终是为中心服务的,绝不可漫无边际,喧宾夺主,应该做到放得开,收得拢,适可而止。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感想——读《小王子II》有感
母亲节
假如风有颜色
暑假日记
无题
国庆节那天
开学第一天
读《爱的教育》有感
《少年雷锋》观后感
观后感——《一个独生女的故事》
读《西游记》有感
童年趣事
读《向命运挑战》有感
《爱因斯坦成功的秘诀》读后感
读《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感
探索技改项目档案管理的思路
探析油田井下作业如何提高安全管理效果
论如何加强市政工程管理
加强建筑质量监督措施的探讨
探讨建筑结构设计优化工作
电气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论述
建筑结构优化设计探讨
关于热工仪表校验工作质量管理的思考
公路与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中的问题分析
当前建筑施工管理问题要点探讨
测量工程质量控制管理策略研究
铁路营业线施工风险分析与管理研究
施工现场的工程管理创新及实践探究
建筑规划设计中建筑节能的设计分析
测绘工程中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分析研究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辟习作教学新天地
优化教育生态 促进人的发展——试谈人的发展与小学语文教学
【拟出情境 写出兴趣】
语文园地六第一课时精品第四课时
语文园地六教案二教学案例反思
251语文园地六相关知识教学案例反思
如何创设梦的故园
语文园地六教案三教学案例反思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生字字谜教学案例反思
语文园地六教案一教学案例反思
师者,授何业?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二教学案例反思
【十五种不良的教师职业批评用语】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教学案例反思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习作写一活动过程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