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浅谈错别字的产生和纠正

浅谈错别字的产生和纠正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10

浅谈错别字的产生和纠正

“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是《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的,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然而,我在教学中发现:当前学生错别字的“发病率”特别高,直接影响了语言表达的效果,对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努力帮助学生纠正错别字,势在必行。
“错字”和“别字”是两种完全 不同的概念。《辞 海》中说:“错字是错误的、不正确的字。”即本无其字而误写之。当前小学生的错字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1、增添笔画。如 把“步”写成“ ”;把“南”写成“ ”。
2、删减笔画。如 把“真”写成“ ”;把“底”写成“ ”。
3、改变形近部件。如把“游”写成“ ”;把“滴”写成 “ ”。
4、改变字形结构。如把“满”写成“ ”;把“落”写成“ ”。
“别字:别体字。即一个字的另一写法,亦指‘误字’,本当是这个字写成另一个字,俗称‘白字’”。即本有其字而张冠李戴。在小学生的别字中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
1、同音致误。如“以后”写成“已后”;“等候”写成“等后”。
2、形近致误。如“倒映”写成“到映”;“集体”写成“集休”。


错别字产生的原因众多,我认为“干扰”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下面就以“干扰”的观点谈错别字的产生及纠正。
“干扰说”认为:遗忘是先前的学习和后来的学习相互干扰,以致造成抑制效应的结果。这种干扰有两种形态:倒摄抑制是后来的材料对回忆先前学习的材料发生干扰作用;前摄抑制是先前学习的材料对后继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错别字的产生大致有以下几种干扰:
一、消极定势的干扰
所谓思维定势是指人们在解决一系列相似的问题之后,会出现一种易以习用的方式方法解决问题的倾向。定势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积极的定势可以巩固汉字,消极的定势则会引起学生对字的误解。如在定势作用的干扰下,学生认为与水有关的都是“氵”,于是“ ”便出现于学 生的作业中;再如学生认为“口字旁”、“虫字旁”作为偏旁,都写在字的左边,如“叶、吃、蚁、蜘、蛛”等,于是在“知、融”的书写时,往往改变字形本身的结构,不加思索地写成“ 、 ”。一些字反复使用,在人脑中便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形成较强的信息,这些强信息遇上一定的时机,便会干扰学生的学习。如学生在学习“底”和“低”字时,常常看到这两个字中“氏”字下部有一点,这“一点”在学生有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当学生看到“纸”时,就错误地认为“纸”字“氏”下面也有一点,写成“ ”。另外,学生刚学时便清楚地知道“少”有四笔组成,分别是:竖、点、点、撇,而后又接触到:“抄、秒、吵、妙、省、雀”等一大串含有部件“少”的字,头脑中对“少”字加深了印象,于是错误地将“步”字看作是“止”和“少”的组合,写成“ ”。
二、相似材料的干扰
心理学研究表明:相似或相近的材料最容易发生倒摄抑制。主要原因是新信息优先于旧信息,使旧信息难以提取,导致信息编码方式发生问题,把一个信息的内容混同于另一信息内容。祖国的语 言文字数目繁多,《辞海》中有16534个字,部首有250个,音节有400多个,因此好多汉字在字形结构、字音等方面都存在着好多相似点,出现了好多同音字、形近字。
同音字就是声韵调完全相同,而字形、字义完全不同的字。如“已经”和“以后”都读“y ”,而意思却迥然不同,学生极易混淆。
形近字就是指字形相似的字。这种字“看看一个样,其实不一样”。由于学生观察不精细,在相似材料的干扰下,极易写别字。如写成“静消消、究竞、令天”等。
三、方言的干扰
方言的干扰也会使学生写错别字。杭州属吴方言区,由于受吴方言区语言的干扰,学生日记中常常出现把杭州话直接翻译成普通话的句子,俗称“杭普话”,令人捧腹大笑。
四、社会的干扰
错别字的产生,好多也来源于社会。如“仓库重地,严禁烟火”的宣传标语,好多单位的白墙红字均为“仑库重地,严禁烟火”。偌大一个字,无疑会使学生在脑中形成错误的表象。目前,电视、海报、广告等新闻媒体为了产品的社会效应,滥用成语。如电蚊香的广告词为“默默无蚊的奉献”;时装广告为“衣衣不舍”、“一箭倾心”。闪动的电视镜头,巨幅的街头广告,容易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并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较为鲜明的印象,于是学生成语中的错别字便屡见不鲜。 在各种干扰的作用下,错别字变得非常顽固,因此,要帮助学生纠正错别字,必须排除各种干扰。在教学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点不成熟做法: 
一、正确识字,防止先入为主
欲使学生不写错别字,教师要注意积累教学中的前馈信息。在识字教学中做到心中有数。如发现以前的学生容易把“延”写成“廷”,那就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让学生主动地将“延”与“廷”区分清楚,在脑中形成“延”字的正确表象。这样,能有效地防止先入为主,能变消极定势为积极定势,提高识字效果。
二、比较对照,揭示记忆方法
比较就是在头脑中确定事物之间的相同点与相异点的思维过程。乌申斯基曾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谢切诺夫则称颂比较是“人类最珍贵地智力宝藏。”因此对形近、音同汉字进行比较对照,也有助于学生“同中求异,异中见同”。例如,我在教学“情”这个新字时,先让学生知道“心情”是一种心理活动,所以左面是“ ”,然后出示一组形近字“青山、清水、心情”进行新旧比较,学生不难看出:“青山”与颜色有关,“清水”与水有关,“心情”与心有关,记住了这一特点,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定能正确地运用这四个字。
三、讲普通话,规范学生语言
欲使学生书面语言规范,不写错别字,必先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普通话是交际语言,是汉民族共同语,让学生在生活环境中坚持使用普通话,可以避免学生把方言写进作文,产生别字。憖拰
四、开展活动,发挥主观能动性
根据小学生好胜心强,爱表现自己的年龄特点,组织学生开展“找错别字”、“与错别字说‘再见’”等活动。利用课余时间请学生注意观察,寻找宣传板报、宣传窗、宣传标语、广告词中的错别字,并将改正前后的字进行比较,制成表格。然后开展“与错别字说‘再见’”的活动,并且规定作业中不出现错别字的同学便能成为老师的小助手,协助老师帮助其他同学纠正错别字。这样的活动不仅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使学生认识到错别字的危害以及纠正错别字的重要。
另外,帮助学生纠正错别字,还应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仔细观察字形结构,认真分析笔画,掌握笔顺规律,读准音,记清形,遇到字形生疏或意义不明的字勤查字典。
错别字的产生绝非一朝一夕,也会有很多反复。因此,帮助学生纠正错别字是一项极为繁琐的工作。这不仅是语文学科应注意的问题,也是每个学科应重视的问题。写正确每一个字,是对每个学生的基本要求。应该从学写开始,从“我”做起,才能有效地降低错别字的“发病率”,才能使我们的民族文化再放异彩,才能展示我们新一代的民族素质。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人心险恶?美好?
挺不错的我
我学会了宽容
偷喝酒
建立猛犸的乐园
猛犸的重生记
哭了,你又哭了
写作是为了创造文笔界的奇迹
给爷爷的一封信
润物细无声
与友谊零距离
狼和小羊
“外星人”老爸
我是一个活在童话里的孩子
假如我会克隆,我要克隆恐龙
基于中西方葡萄酒文化的葡萄酒旅游浅议
文昌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对策分析
反季节性旅游与季节性旅游的平衡性研究与分析
刍议生态文化与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结合
旅游企业环境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的分析
土地发展权下农地权能与收益研究评述
长阳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探讨大连海洋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半滑坡治理与预期效益分析
混凝土路面滑模摊铺施工技术探讨
加强用电检查反窃电工作的方法研究
浅谈独立学院学生党支部建设与发展
关于培养中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思考
高职大学生职业忠诚度提升的对策探索
中国陶瓷旅游资源浅析
《陋室铭》教案
《窗》教案
苏教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窗》教案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松鼠》教学设计
《天净沙.秋思》公开课教案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方案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设计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方案
《散步》教学实录
《窗》教学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整体教学
自然精灵——鸟的专题活动
《我们家的男子汉》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