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幢和栋
生活中,大街小巷高楼林立。经常会看到楼房上贴着“×幢×号”的标牌。如果请你读读这个牌子,想必很多人都会读“×dònɡ×hào”。殊不知,我们都读错了。“幢”根本就没有“dònɡ”的发音,应该读“zhuànɡ”或者“chuánɡ”。这是今天语文课上我和学生们达成的共识。
今天学《云房子》这课。按平时上课学生们喜欢的方式读完生词之后,一个学生举手示意她有问题。于是请她,她说:“刘老师,‘幢’这个字是不是多音字?也读‘dònɡ’?”马上有几个爱接岔儿的学生答到:“对的”、“是的!”语气十分肯定。我课前可没注意这个问题。但在我印象中“幢”也就一个“zhuànɡ”的读音。我表扬了这位同学能提出这么细微的问题,很会动脑筋。又一想,如果直接告诉他们答案,他们肯定不十分信服。于是我请出另一位学生们朝夕相伴的老师──字典,并且装作满脸疑惑地对学生说:“果真如此吗?好,我们就来看个究竟。马上拿出字典,查‘幢’有几个读音,分别是什么?”我的号召加上学生的需要,大家立刻展开行动。有几个学生没带字典,仍然在一旁肯定地说:还有个读音,就是“幢”。
“查到了。”
“好,请你把它的读音写到黑板上来。”
没想到“幢”还真是个多音字,但出现在黑板上的两个读音中根本没有“dònɡ”。反而出现了连我也感到陌生的读音:“chuánɡ”。
“‘chuánɡ’是什么意思?”有学生立刻问起来。是啊,我也一时傻了眼。于是,我拿过学生手中的字典“照本宣科”地与学生一起学起来:“幢”读“chuánɡ”时,第一种意思是指古代的旗子一类的东西。第二种意思是佛教的经幢,在绸伞上写经的叫经幢,在石柱上刻经的叫石幢。
读完,我紧接着在黑板上写了这么几个字:“秦虹小区乔虹苑8幢502室”,问学生:“谁能准确地读读这个地址?”这次大家都知道该怎么读“幢”这个字了。
同学们都说看来生活中经常用到的、说到的还不一定是对的呢。一个司空见惯的“幢”字,也让我感觉到课堂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空间,也是我们老师学习的空间。
学生的问题还没问完。
“那平时说的‘dònɡ’又是什么字呢?”是啊,我们总是挂在嘴边的“dònɡ”不是“幢”又是哪个字呢?我继续请学生在字典的帮助下寻找答案。很快,很多学生就找到了。原来是“栋”这个字。
让我们一起读一读“一幢房子”、“一栋房子”。
“《云房子》这篇课文中的云朵是哪里来的?它们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继续看课文”……
教师心得:
1、有效的问题来源于学生,教师要善于把握生成因素。
2、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究,共同学习,构建课改新理念下的新型师生关系。
3、气氛和谐的课堂为学生探究提供良好氛围。
4、持之以恒、潜移默化,语言文字训练扎实、有效。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有了网络的好与坏
- 一个值得敬佩的人
- 赞福娃
- 美丽的校园
- 新人类智斗海怪
- 山情水意
- 小白兔找工作
- 好心人,让我说声“谢谢您”
- 一个存钱罐的自述
- 我的语文老师
- 《古炮》读后感
- 我的同桌
- 香烟的自述
- 布布叽叽历险记(三)
- 楼梯感想
- 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 基于“多元”视角下开放大学教学资源建设的创新性思考
- 互联网时代下农产品的网络营销策略
- 理想主义者是世界上的盐
- 血脑屏障与肺癌脑转移的关系
- 淡谈如何用软件实现变户关系一致性动态检测
- 日语学习中的日语汉字分析
-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践应用
- “无时无刻”的语义商榷
- 基于SWOT分析的“饥饿营销”策略探究
-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的驱动教学实践
- 探讨如何在写作教学中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
- 自贸区的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
- 慕课浪潮冲击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改革研究
- 《雷雨》教案
- 献给母亲的歌
- 初中语文第三册古诗文复习题
- 师说
- 我的母亲
-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 古代诗歌鉴赏
- 《小橘灯》第一课时说课稿
- 滕王阁序
- 《愚溪诗序》教案
- 食物从何处来
- 为了忘却的记念
- 滥用赏识教育的四种负面弱化
- 项脊轩志
- 《麦琪的礼物》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