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9
浅谈对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江总书记指出:创新是民族的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部把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列为《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振兴计划》的主要目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成为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热门话题。那么,什么是创新?我国著名教育家刘佛年说:只要有一点新意识、新思想、新观念、新设计、新意图、新做法、新方法,就可称得上创新,我们要把创新的范围看得广一点,不要看得太神秘。由此,我在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了创新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独立支配的学习,便是学习的自主性。学生有了自主性,才会主动学习,才有思想的解放、思维的活跃,潜能的发挥,才说得上有创造。一个学生缺乏自主性,习惯于依赖老师指令被动学习,是不可能有创新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呢?首先,应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老师尊重相信学生,关心学生,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爱护,会更倾心于教师,更加乐于接受教师,更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便是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允许学生发表各种见解,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应实事求是地解答或组织讨论。对自己没把握回答的问题,敢说不知道。极力避免简单的指责和训斥。与此同时,教师应打破那?师言堂的格局。牵着学生的鼻子往标准答案里钻,更不能硬灌。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教师只作必要的启发,指导和帮助。其次,要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着这个例子要使学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目标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叶老这段话道出了学法指导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了学习指导与自主学习的密切联系。学生只掌握了学习方法,学习起来才会轻松愉快,学生自主学习才有了保障。
二.鼓励学生质疑驳问。
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个人思维活跃的表现,是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的表现。质疑驳问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积极思维的过程,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质疑是探求新知的开始,也是动力,它蕴含着创新的萌芽。提倡驳问,能培养学生不迷信书,不迷信教师的敢说敢想的创造精神和批判精神。教师应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敢疑,敢问,敢驳,发挥他们的创新潜力。当然,学生质疑驳问的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形成过程。这要靠老师多方指导。因此,应该贯穿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创设问题的情境,教师的问题应少于学生的问题,允许学生大胆假设,允许不同的假设并存,不强求同一结论。鼓励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随时提出问题,对老师或课本中的看法有异议的可大胆提出。比如从题目上,课文的语句内容,表现中心上,标点符号的运用上等多方面质疑。一旦学生能随时提出问题,或提?quot;标新立异的见解,那么学生的质疑,驳问能力就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也提高了。
意识先行了,途径必须开阔;操作得法了,效果必须明显。创新能力随着时代发展而变迁。只有意识不断先行,操作不断得以优化,学生的创新能力才会不断提高,国民的创新素质才能不断增强,振兴民族的伟业才能完成。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奶奶是星星
- 石林揽胜
- 我心中的平安校园
- 心中的校园
- 打开心窗
- 我心中的校园
- 校园,我心中的乐园
- 窗
- 天上的星星
- 我心中的平安校园
- 我故乡的春啊
- 巴国城揽胜
- 我故乡的杏啊
- 蓝色的窗户
- 我爱我的校园
- 关于高校新校区规划的思考和担忧
- 国产CAD的生存和发展
- 某花园工程设计管理部经验小结
- 土木工程实习报告
- 土方与基坑工程
- 建筑新人经验分享
- 地下连续墙分项工程监理细则
-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经验
-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规划的衔接
- 地面与楼面工程通病及治理
- 绿色施工管理措施
- 建筑构图的基本要领
- 钻孔灌注桩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 色彩与心理
- 特级施工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分析
- 《我不是最弱小的》美文欣赏 青蛙卖泥塘
- 《葡萄沟》随堂练习 提高篇
- 《葡萄沟》写作指导
-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考点练兵 积累篇
-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随堂练习 巩固篇
-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趣闻故事
- 《葡萄沟》老师语录
- 《我不是最弱小的》美文欣赏 聪明的虾
- 《葡萄沟》美文欣赏 豆单
- 《葡萄沟》重难点分析
- 《葡萄沟》同步作文 家乡的特产
-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美文欣赏 蝴蝶
-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考点练兵 阅读篇
-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随堂练习 提高篇
-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美文欣赏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