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小学一年级课外识字教学初探

小学一年级课外识字教学初探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25

小学一年级课外识字教学初探

摘要

本文根据刚入学的学生对汉字的识认情况,进行了分层次,多角度的引导,使学生在生活中、阅读中、娱乐中……掌握了大量的汉字,对课堂教学进行了有益的补充。

关键词

课外

认写分开

炫耀

资源

良性循环

前言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识字教学,要“多认少写”“认写分开”,使学生提早进入阅读阶段。而我们现今的教材已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识字需求,课外识字将起到一个举足重轻的作用。

早识字、多识字、快识字,现已成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问题。《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就明确提出要“多认少写”,也就是由过去的“认写同步”转变为现今的“认写分开”,这不仅降低了识字的难度,而且为学生提早进入阅读尽早应用于生活实践做好了铺垫。面对眼前的信息时代,笔者认为单靠教师指导教科书认识字,已不能满足学生提早进入阅读的需求,所以在抓好课内识字的同时,切莫忽视课外识字的补充。因此,笔者对一年级课外识字教学进行了一学期的尝试和探索。

一、图字并茂

合作识字

写真图片具有直观性和趣味性的特点。当学生还没有掌握拼音的时候,可以利用它来识字。于是我让学生准备了《学前三百字》(图字并茂)一书,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放手给学生,让学生结合图片轻松地识字。由于一年级学生总爱“炫耀”自己的所得,根据这一心理特点,我把学生分为四人一组,让他们在一起合作学习,从而为他们提供了“炫耀”的对象,并鼓励他们相互彼此尽情的“炫耀”,以实现资源共享。看到他们兴奋地把自己的图片介绍给小组成员时,骄傲的把所认的“字”指给我看时。一丝丝欣慰之水注满了我的心田。待学生初步认识了一些字后,我又让学生盖住图案再彼此相互认一认,说一说。达到了生生互动的效果,加强了记忆。有些版本的书采用中国传统蒙学中的四言句式,把《学前三百字》组成了琅琅上口的歌诀,这样不仅便于掌握,而且还使学生获得了许多常识。

二、巧用资源

引导识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首先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笔者认为,如果能有效的利用好我们周围的课程资源,及时捕捉教学契机,学生的识字欲望是很容易被激发起来的。如:在开学第一天发新书时,看到学生翻着爱不释手的教科书的情景。我灵机一动,说:“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些书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喜欢。”紧接着又问:“你们知道他们都是什么书吗?”这时班级鸦雀无声,并且那一双双充满求知欲望的眼睛,霎时间,把目光都投向了我。于是我趁热打铁,分别把一本本教科书的名称,讲给了学生。学生很快就认识了每一本书的名——字。根据艾宾浩斯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第二天晨会,我又拿来了新更换的课程表,学生无不好奇地盯着我手中的课程表。于是我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班中除几名同学猜测外,无一人回答。我郑重地告诉学生,它叫“课程表”,接着我又指着“课程表”这三个字,让学生齐读几遍。学生很快对这三个字就有了初步的印象。最后,我又讲解了课程表的用途和查看方法。等多数学生基本掌握看表方法后,我又利用“考一考”大家的方式让学生说说哪一天的哪一节该上什么课。几次问后,又让学生之间相互问一问,说一说。这样学生不仅对前一天所学的文字做了巩固,而且还学会了看“课程表”。发“通讯录”时,我还利用班级的“通讯录”,引导学生用请家长“帮一帮”的方式,记住了班级学生的全部名——字。课上用“值日生轮流表”进行了巩固,同时又使学生学会了看“值日生轮流表”。学生对“学校”“邮局”“银行”“商店”“医院”……。这类场所早已熟悉,我又引导学生平时留心观察它们的名字,而在课上我又编排了各类游戏进行巩固。以上几次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其实诸如此类的课程资源,在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只要教师能够巧用资源,引导识字,力求做到识用结合,学生自主识字的愿望会逐步培养起来的。

三、汉语拼音

自主识字

当学生已掌握汉语拼音后,可直接利用汉语拼音,让学生自主识字。《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因此,我坚持每天把同类事物的词语归为一类,并制成带有拼音的识字卡片,贴在黑板上。如:第一天把“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姐姐”“哥哥”等词语制成卡片。让学生自已拼一拼,读一读。当他们将这些陌生的词语拼出来,并发现是自己早已熟识的语言因素时,这使他们异常的兴奋。等学生已能识认一定的词语后,又进行了借助拼音识认短语。如:“红红的苹果”“高高的山峰”“绿油油的菠菜”……。学生从中不仅自主的认识了许多新字,而且还巩固了刚学的拼音,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语言。

四、课外阅读

巩固识字

认字和认人是一个道理。认人不必记住五官特征,穿着打扮,记个大体轮廓即可,见面次数多了,便认识了(崔峦语)。所以要使学生记住所学的汉字,就必须增加汉字和学生见面的机会。课外阅读是最好的办法,为学生选择阅读材料很关键,因为这时的学生识字量较小并且还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时缺乏自主性,所以必须选择短小精悍的儿歌、童谣并附有彩图的拼音读物。对识字多的学生,可选择篇幅较短的童话故事、成语故事……故事的内容最好是学生熟悉的《葫芦娃》《蜡笔小新》《西游记》……因为只有学生熟悉地故事才更容易被学生读懂,从而产生成就感,学生也就会感兴趣。相反如果故事内容较长,内容陌生。学生读的吃力,甚至读不懂,以至产生厌倦心理,就会对阅读失去兴趣。学生在整个阅读的过程中,不但巩固了过去所学的汉字而且又可以借助拼音识认新的生字。所认的汉字多了,学生也就愿意读书了,愿意读书了,识字就会增多,久而久之形成良性循环。

五、客观评价

激励识字。

心理学指出:“小学生学习行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评价”。我是这样做的,让每个学生自己设计了一个精美的“荣誉簿”(自己保存),在每天的课外识字中,表现好的,识字多的,积极性高的都在他们的荣誉簿上贴上1—3朵小红花,学生常常拿着荣誉簿向同学或家长炫耀,家长都为之而高兴,渐渐地许多家长就参与到了我们的课外识字中来。每周周末又进行统计一次小红花的数量,小红花多的将被评为本周的“识字小博士”或“拼读小博士”。并将他们的“博士相”(提前为每位学生照了一张穿博士服饰的相片)贴在班中的“博士栏”上。每月的月末还将学生的识字总成绩装入学生的成长档案袋中,这样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就建立起来了。有人说:“成就动机是低年级学生课外识字的最大内驱力”的确是这样。这种客观的评价,成为了学生识字的最大动力,并且大大激发了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母亲
繁星春水
我喜欢纯音乐
闭上眼也是一种幸福
在天水相接的地方呼唤
众人划桨开大船
孤独,寂寞的人
月光浮想
父亲
他是位性格乐观的人
乱伤曲
青春真好
阅读的体验
我为妈妈洗头发
我所了解的老师
科技创新的网络机制
德国生态环境保护的观察与思考
大学组织复杂性的历史演进
鲁苏粤浙财政科技投入对比分析及对策研究
绿色资本主义的现实性及其局限
我国碳金融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关于高职院校班级建设的探讨
走向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生态学
全球化环境下的创新驱动发展
现代生态农业“稻鸭共生”技术在广东的推行与发展
靖西县旧州绣球文化产业发展探讨
社会生态转型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澳门国际城市创新能力研究
谈ERP系统及在图书成本控制中的应用
动物学Zoology主题研究发展与趋势的可视化分析
《父母之爱》教学设计三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四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二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三
《回顾·拓展六》教学设计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三
《口语交际·习作六》教学设计二
口语交际《父母的爱》教学设计一
《慈母情怀》教学设计五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一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一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五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二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四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