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选择好文章的切入点

选择好文章的切入点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12

选择好文章的切入点

语文课堂并不只是为了使学生能读懂某一篇文章,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阅读和思维的能力;学生每学一篇文章,不可能穷尽所有的语文知识和技能,一堂语文课只须解决一个或几个具体的问题即可。这是我们必须明确的一个基本观念。

有人说,数学是清清楚楚一条线,语文是模模糊糊一大片。这应该是传统语文课堂的特点,语文课堂上不应该是模模糊糊的,语文的系统性和阶段性也和数学等其他学科一样。做为语文教师,要清楚在不同的年级,不同的课文里,都有学习的重点,不要全面铺开,否则就会“语文课模糊,学生迷糊”。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在研究教材时,首先弄清楚在具体的课文中要引导学生掌握哪些知识,学习哪些技能,然后选择好学习课文的切入点,集中精力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使语文课的目标清晰,效果显著。如何寻找文章的切入点呢?切入点一般就是文章的精彩之处,有的是题目拟得好,有的有耐人寻味之妙句、结构……选择好了切入点,

就能正确地引导学生欣赏课文,学习课文,研究课文。一个好的切入点,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研究的欲望、思维的火花。

一、从文章的题眼切入。文章的题目是全文的中心体现,尤其是题眼,学生可以通过它“窥一斑而见全豹”。从文章的题眼切入,可以准确地把握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从而以此为主线展开语文能力的训练和优美语言的感染。如在教《狼牙山五壮士》时,可从题眼“壮”字切入,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不用“战士、勇士”,而用“壮士”?使学生明确了文章主要是写“狼牙山五壮士在战争中英勇献身”的事。这样,学生就有了探究课文的欲望:是一次什么样的战斗?他们为什么要全部献身?他们牺牲的经过是怎样的?接下去的教学就水到渠成了。

二、从文章的中心句切入。大多数文章都有中心句,很多教师都喜欢抓住中心句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其实,中心句的作用远不止概括主要内容,有些中心句还能体现课文结构,反映中心思想,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课堂上以中心句为切入点,可以使课堂教学主脉络清晰,顺藤摸瓜,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条理地思维,帮助学生形成思维的系统性。如在讲《小珊迪》时,开篇就让学生找出中心句“饱受饥寒的小珊迪那高贵的品质将永远打动人们的心”。然后将中心句分解为“饱受饥寒”、“高贵品质”、“打动人心”三层意思,再从课文中找出体现这三层意思的句段引导学生分析感悟,从而能顺利地完成了整个课堂教学。

三、从文章的人物切入。有些作者在安排文章中的人物时,总会穿插有关键人物,这个人物有时是主要人物,有时却是次要人物。在具体的文章中,关键人物所起的作用不同,有的是引起事件,有的是穿针引线,有的是扭转局势……。分析课文时找准关键人物,理清人物之间的联系,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方法。如《全祌贯注》一课,常规的教法当中,很容易忽略茨威格这个人物。其实仔细研究课文,茨威格这个人物对于我们分析课文很重要,他不仅在全文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而且还是表现罗丹全神贯注的品质的重要铺垫。茨威格作为罗丹的挚友,又是罗丹邀请的客人,却受到了冷落,从侧面烘托出了罗丹对艺术工作的认真态度。而且,罗丹全神贯注工作的情景,也是通过茨威格的所见所感表现出来的。另外,茨威格这个人物的品质也是可贵的,在罗丹全神贯注地工作时,他依然怀着敬仰之情欣赏着罗丹的一举一动,还将漫长的等待和罗丹的冷落当作是一次重要的收获。抓住了茨威格这个人物作为切入点,就可以引导学生去分析、体会茨威格的所见所感,从而被文章中两个人物的高贵品质所感动,加深了思维的深度。

四、从文章的情节切入。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情节很精彩的文章,比如《田忌赛马》《黄继光》《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等。这些文章的情节有的是紧张迭宕,有的是峰回路转,有的则是妙趣横生……最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以情节为理解文章的切入点,能引起学生在学习上探究的欲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激发思维的灵活性。教师在开篇教学此类课文时,一般可以引导学生从情节的精彩处对全篇质疑,把握全文的主要内容。同时,也不能就此放弃精彩情节的另一个重要作用--突破重难点。一般地,既然是文章最精彩的部分,那也会是最主要的部分,人物的思想性格、道德品质,作者的感情抒发、价值取向,在这些段落会体现得淋漓尽致。教学时把握住这一点,师生共同欣赏故事情节的精彩之处,会极大程度地提高学习的效率。

五、从文章的背景切入。在教材当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文章是纪实的,有的是历史上的真实故事,有的现代社会中的生活片断。对于这一类文章,其背后总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来历。而这些课本以外的趣闻轶事,对于提高学生探究的欲望是很有帮助的,而且还能帮助学生更准确、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不过有一点必须注意,讲述文章的背景知识时不能机械地宣读,要编成精彩的故事片断讲给学生听。譬如教《我的战友邱少云》时,最好是讲一讲在朝鲜战场是某一次具体的战斗经过,将当时的历史条件穿插在故事中加以说明,不要古板地分析当时的国际环境。从背景切入的优势就在于能激发兴趣、加深理解、引起共鸣。

具体到每一篇文章,我们并不能千篇一律地将文章归入某一类来寻找切入点,要细细品味文章,看看文章中最能让学生有所收获的地方在哪?最能让学生的思维有所发挥的地方在哪?学生的思维有其年龄特点

,对文章的感悟和兴趣有不同程度的差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我们的小学、中学、大学课本中都有节选,但在这三个学段中,都有不同的切入点,在小学可能从人物的思想感情切入,在大学则可能以文章的历史背景为切入点。寻找文章的切入点,其目的不只是为了读懂课文,而是最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感、陶冶学生的情操。

选好文章的切入点学习理解课文,不仅是教师在组织阅读教学时的一种重要手段,更应该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语文阅读能力。从现在我们教育的实际来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远比教授学生知识重要。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该将自己的教学方法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经常性运用和训练,利用“选好文章的切入点”学习理解课文正是如此。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吹气球
春天来了
给妈妈的一份生日礼物
美丽的家乡
我的妹妹
夏天
我心爱的“剑池雷虎”
有趣的老鹰捉小鸡
潮州亮起来了
月季花开了
气球的妙用
可爱的小狗
庆六一文艺演出
秋天的童话
郊外踏青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技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大学生成长的分层合作教学模式实验研究
数学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用时间轴构建历史知识体系的探讨
体校排球运动人才培养的主体因素分析
农村寄宿制学校环境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新形势下学生自主能力培养探微
高校科研团队与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
试论学生友好相处能力的培养
基于成长成才的学生阅读兴趣培养研究
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对农村中学信息技术课程重要性的思考
生态评价让语文课堂彰显独特魅力
英语教学中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研究
顶碗少年教案教学练习
顶碗少年之教材分析教学练习
桃花心木练习设计(附答案)练习
顶碗少年教学练习
桃花心木教学练习
顶碗少年教案B案教学练习
桃花心木练习设计3练习
顶碗少年教案3教学练习
桃花心木教学练习
顶碗少年教案A案教学练习
顶碗少年教案2教学练习
桃花心木背景知识练习
顶碗少年练习设计教学练习
顶碗少年教学后记教学练习
桃花心木练习设计2(附答案)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