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为学生插上想像的翅膀
低年级的孩子,无论是在课内、课外,只要有机会,他们总是叽叽喳喳说个没完,这说明孩子们在心理上有较强的口头表达欲望。而语文教材许多地方又给人留下了想像的空间。教师应减少约束,大胆鼓励,让学生海阔天空,自由想像,依据自己思路或口述,或练写,这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增强学生口头表达的欲望;更主要的是:启发学生进行想像是小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一条理想途径。为帮助学生练就一双想像的翅膀,让他们打开思维的闸门,在想像的天空中自由翱翔,我结合自己平时教学点滴,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引导想像,激发感情
低年级学生好动、爱表演,在表演时能全身心投入,这时他们的想像力丰富,对课文内容所表达的感情能用心体会,教师应充分利用挂图、插图或联系感性经验,使课文的图景、情节在脑中映现出来,能很好的激发感情,让学生边演边读能使朗读指导事半功倍。如教学《啄木鸟》一文时,让学生自由组合,自选角色——啄木鸟、猫头鹰、喜鹊、苹果树、众鸟。表演时,学生在角色把握上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如表演苹果树的同学,不仅把生病的苹果树表演得淋漓尽致,而且把结满果子的树表演得活灵活现。连我这个执教者不得不对他们刮目相看。
二、创设情境,自由想象
教材中有些课文言虽尽,意却未止,文中留有想象的余地,让人回味无穷。小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想象丰富而奇特。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教学《流动的画》中,第一小节后用了省略号,我启发学生道:“这幅流动的画真是太美了,小作者还看到很多很多的景物,他用省略号省去了,你能不能联系你看到的美丽景色帮他补出来呢?”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续述,由此及彼,加深学生对课文理解,锻炼想象力,激发兴趣,一举数得,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三、拓展想像,发展思维
想象的触觉伸得越长,它所唤起的意象越丰富。只有拓展学生的想象,发展学生的思维,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学时,我注意根据不同体裁,不同内容的课文,设计好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培养说话能力,如阅读《假如》一文后,出示这样一个口述题目—《假如我是……》。随即学生的想像任意驰骋。瞧,一句句意想不到的语句从学生口中吐出“假如我是一双皮鞋,爸爸穿上它,定会让人羡慕;假如我是一只羊,会生下许多可爱的小羊,全世界的小朋友都会跑到我家来看;假如我是一块木头,我会为人们搭桥……”这样既进行说话训练,学生说话的逻辑性和思维能力也都能得到发展。
总之,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想象力的丰富与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人创新能力的高低。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需要教师提供适当的时间和空间。正如一粒种子在发芽生长过程中需要适宜的气候、水分等条件一样。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宋黑子传》第一回
- 我的好朋友
- 朋友
- 第一次玩CS
- 钓鱼
- 给妈妈的一封信
- 梦游世博园
- 玩具娃娃运动会
- 痛与悔
- 观冬泳
- 做蟑螂的日子
- 羽毛球趣事
- 失败是成功之母
- 加衣服
- 学骑车
- 环境权入宪的略述探讨
- 发展权的宪法保障浅谈
- 浅谈国家所有权问题
- 宪法中的权界式公民义务规范浅论
- 国际法的效力依据浅议
- 浅谈环境权宪法保护之必要性
- 当代大学生宪政意识现状及重构探究
- 宪法中的权界式公民义务规范探究
- 浅谈宪法中公民义务规定的法律作用
- 关于我国公民知情权探析
- 浅谈宪法的生长
- 浅谈环境污染中的损害事实
- 浅谈农村土地侵权案件的执行问题
- 浅析司法审查制度的传播
- 浅析民事诉讼视野中的宪法规范
- 《伟大的悲剧》教学流程设计
- 《绝唱》教学设计
- 《师说》课堂教学节录
- 《唐雎不辱使命》教学设计
- 《观舞记》(学案)
-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片段
- 我上《种树郭橐驼传》
- 《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
- 《散步》教学设计
- 《种树郭橐驼传》的创新上法
- 自读课文教学设想
- 卧看牵牛织女星
- 《西江月》、《天净沙 秋思》课堂教学实录
- 魏书生《人生的境界》课堂实录
- 《宇宙里有些什么》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