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之管见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之管见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悠远天空中,古诗词宛如璀璨夺目的星辰,洋溢着高尚的情感,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它们有的描绘祖国壮丽山河(如《望庐山瀑布》)

;有的勾画优美迷人的自然风光(如《饮湖上初晴后雨》;有的借景(物)抒情咏志,含蓄隽咏(如《墨梅》、《登鹳雀楼》;或写驰骋疆场,报效国家的铁血豪情(如《从军行》);或写朋友之间难舍难分的深厚友情(如《赠汪伦》、《送元二使安西》……

多少年来,这样的诗篇像甘霖,滋润着人们的心灵;像号角,激励着人们奋斗前行……但是,由于时代的变迁,语言文字的不断发展,再加之诗词格律的束缚,古代诗词与我们的距离愈来愈远了。因此,无论从新课标的要求上,还是从语文教材的教学内容上,对小学阶段的古诗教学都给予格外重视。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具体要求是“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象,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要求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160篇。

在十二册小学语文教材(以北京版计)中,按照由浅入深的原则共选入古诗词52篇,其中讲读32篇,略读20篇。从时间跨度来看,汉、唐、宋、元、明、清均有涉及,其中唐诗36篇,占近70%。从内容上看,所选篇目均为思想境界、艺术表现俱臻完美的名家名篇。

那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是否还存在一些问题呢?通过问卷调查,至少在个别语文教师的课堂上,有这样一些不能令人满意的地方:

1.考啥教啥。教师以考试内容为目标,过分重视重点字的字音字义、重点诗句的翻译。以单纯地掌握知识点为终极目的。

2.有啥教啥。个别教师学养薄弱,把教材、教参作为唯一的参照标准,上课照本宣科,不敢越雷池半步,如果遭到学生质疑,立刻显出捉襟见肘的窘态。

3.略读等于不读。

因为略读课文,检测不做要求,个别教师就采取放任态度,会读会背诵就行,更有甚者,为了赶进度,竟致跳过不讲,美其名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这样的教学方式只能导致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学生学起来机械枯燥,索然无味。虽然能背诵,会默写,可古诗词会离学生越来越远,真所谓“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虽然以上情形属于个别现象,但它的存在仍然令人担忧。摆脱这种困境,我们要做的事情很多:如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等,而加强语文教师的古诗词修养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教师业余要多翻翻“闲书”《唐诗三百首》、《千家诗》都是很好的参考书,对于一些著名的诗人李白、杜甫、王昌龄、陆游等著名诗人,看看他们的全集或选集,效果会更好。也许有人会说,网络时代,不必再下笨工夫了,鼠标一点,一切呈现眼前。的确,电脑搜索、储存知识的功能十分强大,我们要充分利用。但网上的东西毕竟不是自己的,只有把相关的知识记在头脑中,并加以融会贯通,在课堂上才能智珠在握,挥洒自如。也就是说,只有语文教师古诗词方面的修养有了一定的积淀,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教好它。从而达到以下三个层次目标:

第一、激发兴趣,掌握知识;反复诵读,体味古诗的意境美、汉语言文字的简约之美。

在学习古诗的同时,适当补充一些有关的逸闻传说,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非常必要的,比如在讲《草》时,可以说说白居易名字趣闻;学《马》可以讲讲李贺的“诗囊”等。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首好的古诗就是一幅鲜明的图画,一首优美的歌曲,一个动人的故事,需要我们反复吟咏,深刻体味诗中那深邃的意境美,古代汉语的简约美。同时,像“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诗人这种苦吟成诗,一字千金的刻苦精神,也很值得同学们在学习中加以借鉴。

第二、深入挖掘诗篇所表达的强烈情感。

笔者认为,古诗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DNA,比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报国激情;“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伤世感怀;“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的渴求统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激昂慷慨。它们都是当时时代的最强音,拂去它表面的历史岁月的浮尘,依然迸发出耀眼的光芒。可以这样说,如果我们教古诗仅仅停留在能理解、会背诵的层面,在文化传承上将丢失大量的文化信息,这无疑是很可悲的。

第三、强调应用性。

新课标指出,语文学习必须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我们学习古诗也要注意应用性的训练。

古诗不是古董,她有着旺盛的生命力,许多精华名句流传不衰,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成为民族集体记忆:“人生七十古来稀”,“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几乎已经成了家喻户晓的民间谚语。而在同学的作文中,能恰当运用古诗名句,一定会为文章增色。更重要的是,古诗中丰富的营养会对同学们精神气质的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腹有诗书气自华”。

当然,限于小学生年龄特点、理解能力等原因,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东西一股脑给学生,但有选择、有目的的渗透则十分必要,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就是这个道理。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任务中,古诗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需要我们以理性、严谨、热情的态度来面对她。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妈妈
小男子汉
“电视大王”
我的自画像
我喜欢我自己
忘不了……
我的第二个家
两只小小鸟
两代人的生活变化
未来的遐想
再见五点
我的理想
二十年后的家乡
丰富多彩的春节文艺晚会
滚动轴承热轴的故障检查和判断
我国商业银行存款流失问题与化解对策
我国制造业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研究
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的研究
浅析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
我国影子银行洗钱风险及其对策研究
车站接发车仿真系统研究
基于Bootstrap―DEA的重庆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效率研究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错位与FDI流入的实证研究
热轧卷取机夹送辊液压系统的研究及常见故障的分析与排除
关于对一体化机车信号主机输出电压测试装置探讨
论我国互联网金融供应链的违法性风险及其规制
基于“泛亚”事件的金融监管思考
邮储银行金融服务海南农业发展模式探索研究
对华外商投资来源地的金融市场作用效果研究
三十六计在语文教学中的妙用_语文论文
灵感思维与作文教学_语文论文
三年级段的读写结合训练_语文论文
现代文阅读试题的发展趋势及对策_语文论文
现代文阅读能力培养过程的整体性思考_语文论文
猜读续写——一种开发形象思维的好方法_语文论文
现代新诗教学拾零_语文论文
现代文阅读应试能力的现状与思考_语文论文
滋润情感幼芽点燃智慧火花_语文论文
现代汉语教学中的共性原则_语文论文
激之于情置之于境_语文论文
激发写作兴趣提高作文质量_语文论文
激活语文课堂教学_语文论文
现代文阅读指导_语文论文
三年级阅读训练材料_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