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26
学会倾听
瑞吉欧有句名言:“接过孩子抛来的球!”儿童的世界是一个充满可能性的世界,作为孩子大朋友、大伙伴的我,就必须在孩子的活动过程中,走进孩子的心灵,解读孩子的所思所想所为;倾听孩子的声音,知道孩子的“一百种语言”,然后才能欣赏孩子,成为他们成长的有力支持者。
孩子都听过《坐井观天》的故事,我让他们谈谈自己听了故事后的感受,以“青蛙跳出井口了”为题说几句话。学生们一个接一个地讲着,内容不是“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便是“青蛙真正感到了自己见识少”。这时,班里一个平时调皮,又特别爱惹是生非的学生说:“青蛙从井里跳出来,到外面看了看,觉得还是井里好,又跳回井里。”话音刚落,同学们便捧腹大笑。我也笑了,随口说道:“我看你才是一只坐井观天的青蛙。”孩子失望地坐了下去,小嘴噘得老高,一脸的不高兴。按照一般的理解,井底之蛙孤陋寡闻,一旦出得井来,就可以见多识广,当然不会再回去了,这也是课文的应有之义。现在,居然有学生要井底之蛙回井里去,实在有些“离题”。
静下心来想一想,新课标提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因此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我们班有几十个孩子,面对同一事物,可能众口一词,也可能声音不一。一个好的语文教师,首先应该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倾听孩子的语言,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引领孩子的思想。这个学生为什么会这样说?他到底是怎么认识井底之蛙的?我很遗憾:在课堂上我居然忽视了这一点,因为想当然,我没有积极关注这唯一不同的声音,没有思考这些话的意义,更没有理解这些话的言外之意。
好在写日记时,这个学生坚持了自己的想法,他写道:青蛙跳出井后,来到一条河边,想喝水,突然,听到旁边老青蛙的警告:“不要喝,水里有毒!”紧接着,又听到老青蛙被人用钢叉刺死的惨叫声……
我的心被震撼了:让青蛙跳回井里又有什么不好?可作为老师却没有给他一个当众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于是,我提笔在作文本上写道:“对不起,老师才是那只井底的青蛙。”虽然道歉似乎晚了些,但好在我已意识到了倾听的重要性。
我决定再给学生一次表达自己感受的机会,让孩子动手动脑新解《狐假虎威》,我又一次领略了孩子缤纷的童心世界。
倾听,是一种理解。有人说,教育就是不断消除误解的过程。倾听,可以增进沟通,促进理解。倾听,还是一种等待,给孩子机会,不随便打断孩子,也不轻易做出评价,让他们把话说完,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在倾听中交流,在倾听中沟通,最终实现教学相长,共创幸福。一个孩子就是一个世界。我们都应学会倾听,倾听他们的话语,倾听他们的心声,倾听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和对未来的梦想。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参观西安大雁塔
- 一年四季
- 我是“运动员”
- 一次家庭游戏
- 铅笔、转笔刀和橡皮的故事
- 铅笔与橡皮
- 美在大街上
- 科技小队活动
- 池塘
- 同窗好友
- “闯关”的玫瑰
- 35世纪的我
- “比武”
- 大海
- 一件令我欢欣鼓舞的事
- 一体化教学中如何避免学生两极分化
- 跨境电子商务人才需求与培养探析
- 浅析中职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 微格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 浅谈职业学校学生素质的培养
- 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技能培养途径的优化
- 创新教育理念下“课题式”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语文阅读教学演示课件的内容优化
- 如何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 引领鲁班文化,育中职文化品牌
- 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加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 基于“行为改善”的中职青年教师“主题式”校本研修
- 对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的几点思考
- 浅谈服装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 广州市交通技师学院:师生齐聚人民大会堂领奖
- 19生命生命精品教案B案教学反思教学
- 19生命生命一课一练(附答案)教学反思教学
- 关于生命的格言教学反思教学
- 生命 生命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 19 生命 生命之教材分析教学反思教学
- 生命 生命精品教案四教学反思教学
- 生命 生命精品教案六教学反思教学
- 花的勇气教学建议教学反思教学
- 19生命生命精品教案A案教学反思教学
- 生命 生命精品教案二教学反思教学
- 生命 生命精品教案一教学反思教学
- 生命 生命精品教案三教学反思教学
- 生命 生命-教案
- 生命 生命精品教案五教学反思教学
- 生命 生命-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