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辟习作教学新天地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辟习作教学新天地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1-12-05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辟习作教学新天地

习作是一项艰辛的创造劳动。从学生主体角度来分析习作过程,激发生活回忆是基础,产生丰富情感是保证,构思有序表述是关键,形成文字是结果。习作的基本要求是能够连贯地、有顺序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使别人能够理解,它是书面语言的高级形式。写作能力的形成需要掌握较好的阅读能力,需要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需要内部语言的发展。然而对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如果光是听教师嘴上说要怎么怎么写,没有充分调动起作文的主动性的话,要能够写出一篇合乎要求的比较有质量的习作,决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进入课堂,习作教学中引进现代电教媒体,构建“人机结合的教学模式”,建立立体的信息沟通网络,完全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因为信息源增多,学生学习时动用的感官也增多,各感官协调性也增强。作文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仅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讲,有时还能动手操作,这样既能充分开发学生的智力,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

一、有意识观察,助学生丰富习作内容。

习作,第一要解决的是材料。俗话说:“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腹中空荡荡的,硬挤也挤不出文章来。

1、巧用电教媒体,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能力。

生活是丰富无比的宝藏,其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材料。因此我们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强调学生要学会观察。观察是一种有意识、有计划、持久的知觉过程,是知觉的高级形态。观察力的培养对于小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小学生长于形象思维,而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即对事物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能力较差。我们就充分利用小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征,在习作指导过程中巧妙地运用现代电教媒体,如投影、录像、多媒体画面等,通过精心剪辑的画面、音乐和对白,将生活真实艺术地再现,吸引学生进行有意识观察,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一是在播放录像、多媒体画面或欣赏投影片的时候,向学生明确提出观察的目的、任务和具体方法,使他们对人物、动物、自然、社会的观察有的放矢,抓住中心,讲究方式;其次是要求学生尽可能地用多种感官参与观察,如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手势比划比划,用嘴轻轻地说等,使大脑对一些事物能从各个方面加以分析综合,以形成完整而全面的概念。

如,要求学生描写美丽的春天时,我们先提出假设:假如让你来当画家,要求你画春天的美景,你会在纸上画些什么呢?接着让学生欣赏鲜花的绽放、小溪丁丁冬冬的流动、燕子飞上飞下忙搭窝、柳树的枝条在春风的吹拂下翩翩起舞等生动形象的多媒体画面,再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在老师课前发给大家的白纸上尽情描绘,然后又让学生利用实物投影仪上讲台来让同学们欣赏自己画的画,小画家则在一旁讲解。情动而辞发,学生下笔时,语言富有情趣,还适当地运用了联想、比喻、拟人等手法,轻松自如地写下了自己对美好的春天的赞歌。

2、巧用电教媒体,唤醒学生生活积淀,变“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为“有话想说,有事要写”。

有时我们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虽然已经组织学生开展过活动,在活动时,学生也是兴致勃勃,然而到真正提起笔来的时候,还是会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而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正是许多学生写作时产生畏惧心理的根源。如何变“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为“有话想说,有事要写”,这其中就有一个激活学生生活积淀的问题。生活积淀,是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这种积累,大都以无意识积累为主。这时候,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例如组织学生观看以前活动的录像,就能唤醒学生的生活积淀,改变学生“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状态。

为了使学生学会写参观记,我们课题组老师商量后,决定带学生去参观武进市名牌企业——横林特种电机厂,并邀请了学校“灵灵电视台”负责拍摄录像的夏俭老师一同前往。尽管在出发前,教师已经强调学生观察要多看、多听、多闻、多摸(当然是能够摸的),尽可能地利用多种感官去观察,学生还每人带了一本笔记本,准备记下工人师傅、厂长的话,可是回到教室里,要求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再进一步要求学生把自己看到的最感兴趣的部分写下来,学生却面露难色。怎么办?我们适时播放了夏老师拍摄的录像,让学生再次回顾参观经过,并且针对学生都感兴趣或觉得是写作重点的情节,还采用画面定格的方法,让学生仔仔细细地观察。这样一来,学生写作时确实有内容要写,达到了本次习作训练的目的。

可见,播放活动录像,如:运动会片段、去敬老院打扫卫生、拔河比赛、“我能行”班队活动……组织学生观看录像,唤醒学生生活联想,然后进行写作,确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习作指导方法。

二、多形式练习,助学生掌握选材技巧。

为提高学生选材的技巧,我们通过多种形式的习作训练,尤其是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来有效地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习作题目、材料,学会确定文章的中心,并围绕中心去选材;同时又要求学生从多方面灵活地练习。久而久之,学生选材的技巧就自然而然地熟练和灵活了。

1、音响习作。即播放一段学生生活场景的录音或一段乐曲,一则童话故事,让学生听后把感受到的内容写下来,或者复述故事、续编故事等。

有一次,我组织学生听录音故事《胖子和瘦子》,要求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假如胖子和瘦子第二次相遇又碰到了那只熊,他们会怎么样呢?学生想象得十分有趣,有的写:胖子和瘦子在森林里又一次碰到了熊,胖子和瘦子同心协力,巧妙地把熊引到了动物园;有的写:胖子在瘦子的帮助下,终于在熊到来之时,爬上了树。学生通过听感兴趣的录音童话故事,激发了强烈的写作欲望,动起笔来简直有“不吐不快”的感觉,习作中到处闪烁着创新的火花。

除了利用录音故事通过复述、续编等形式来训练学生的再创造想象能力外,我们还引导学生进行类比引写,多角度改写。如听了录音故事《各有所长》后,学生根据该故事的中心来重新编写童话故事。什么牙齿和嘴巴、桌子和椅子、白羊和黑羊、小鸡和小鸭等等,都成了同学们笔下的主人公。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学生选材的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2、多媒体习作。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视听材料,让学生感知,并根据写作要求,自己选材,即刻把感悟到的内容写下来。

如,我先组织学生欣赏小明家在同学的帮助下,欢欢喜喜地乔迁新居的多媒体画面,这样来指导学生:如果把叙述的重点放在同学们帮助小明家搬家的情景上,表现同学们助人为乐的主题,可命题为《可敬的同学们》;如果叙述的重点放在新旧房屋的对比上,反映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可命题为《变化就在身边》;如果详细描写新楼房的宽敞明亮,表现对新楼房的喜爱之情,可命题为《小明家的新屋》……这样一材多用,举一反三,学生就会合理选材,从容写作。

3、科幻习作。通过电影、电视等多种媒体,使学生学到书本以外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选材能力。

儿童时代是幻想的时代。他们想象自己能上天入地,能像宇宙英雄奥特曼一样充满神奇的力量。他们的求知欲非常强烈,爱问为什么,爱异想天开,对于天空、星球、未知世界充满了好奇。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影、电视、VCD等各种电教媒体均可为学生提供新鲜、有趣、生动、形象的科学知识。鼓励学生把幻想的事物写出来,这既是学生抒发内心情感的需要,更是训练学生的习作能力、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渠道。科幻习作满足了他们爱幻想的心理需要。为此,我组织学生观看VCD《蓝猫3000问》、《生活中的为什么》等丰富多彩的碟片,以《我帮蓝猫解疑问》、《我明白了》以及《我和孙悟空交朋友》、《2010年的我》等题目让他们写出所见所闻或者编写科幻故事。这样一方面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另一方面通过写科幻习作,帮助学生形成熟练的、灵活的选材技巧。

三、广泛阅读,助学生提高语言水平。

学生的语言水平,只有在阅读中才能得到更大、更快、更有效的提高。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这个道理。

1、充分发挥学校图书室功能,开展有意义的读书交流活动。

学生的语言水平,既指口语表达的水平,也包括写作水平。为了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我们充分发挥学校图书室的作用,图书室定期向学生提供各类图书:如,英雄人物故事类、童话故事类、科学知识类等,还经常组织学生到图书室去“自选”各自所需的图书,利用适当时间组织学生开展讲故事、故事接龙、科普知识竞赛等一系列有意义活动。通过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口头语言的组织、表达水平。

2、充分发挥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功能,组织学生上网浏览、查阅自己爱看的内容。

自从学校微机室安装“传神2000”以后,学生对上微机课更是兴趣倍增,因为学生能够从虚拟的网上浏览到非常丰富的内容。

在习作指导课上,学生同样能通过网络来获取知识,增长见闻,激发情感。

如学习《只有一个地球》后,有一个小练笔:“写一写自己读了本文之后的体会、感想。”为了进一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写起读后感来确实是有感而发,而不是空喊口号,我和学校信息技术处的老师一起精心设计了一堂网络课,在网上给了学生大量的有关地球方面知识的内容,有“外国环保简介”、“地球日的来历”、“地球上的水(大气、矿物、森林……)资源”、“世界环保公约”、“温室效应”、“酸雨的形成”、“土地沙漠化”、“洪涝灾害”、“臭氧层被破坏”……通过在网上阅读,学生既能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来读,同时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边读边看看一旁的插图,增加理解。然后组织学生来说一说各自看的内容,并谈一些自己的体会、感想,并请看同一内容的学生补充其他同学的发言,畅谈自己的想法。这样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互相学习,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周鸣磊同学在习作《重新认识“海”字》一文中写道:“看了电脑上《地球淡水知多少》,我呼吁小朋友们都要来重新认识‘海’字。‘海’字左边是水,右上边是人,右下边是母,就是说水是人类的母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资源,只是人类的一厢情愿,淡水资源实在是宝贵而有限的呀!”张达晴同学在《环保,从我做起》一文中写道:“我浏览了今天习作课上老师给我们提供的关于环保的文章,结合自己在家里上网看到的一些有关环保的内容,感触很深。是的,我也应该像发达国家的一些小朋友一样,向身边的朋友宣传环保知识,关心环保工作,在家里自觉地将垃圾进行分类,使它们便于回收。”看着学生一篇篇有感而发的文章,我欣慰地笑了。

可能有老师会问:学生平日练笔,主张让学生泛泛地写,到了要正式完成课本中要求的习作时,选材会不会不着边际,中心会不会离题万里呢?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俗话说:摩刀不误砍柴工,这好比是巧媳妇开成衣店,购进各色布料是第一步,接下来就是为顾客量体裁衣。教师在学生不断观察生活、大量练笔的基础上,就是间接地对学生进行选材、布局、谋篇、立意等方面的指导,提高学生的选材技巧。

《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大纲》指出:“习作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习作课堂教学,是语言的运用课。教师如果能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借助电教媒体,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产生兴奋中心,使学生迅速对感知到的事物做出积极的心理反应,觉得习作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就能引导、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水平,使学生提起笔来能根据习作的要求,将平时的无意识存储和有意识积累的材料进行重组,有序地倾吐出来,充分调动内部积累,写起文章来就必定会“有话想说,有事要写”。这样他们何愁写不出好文章呢?

参考书籍:

2000年第6期《小学语文教师》《五步法习作课堂教学模式初探》(诸葛建军)

《学习与发展》(林崇德)

2001年第5期《教育研究与实践》《研究习作教学,提高写作能力》(于立娟)

本文获省级实验小学“师陶杯”教科研论文评比三等奖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春天
快乐的小河
贺年片
打雪仗
拔牙
猜猜她是谁
春天来了
续写《狐假虎威》
布娃娃的自述
劳动真快乐
放风筝
太湖“蓝藻”
除夕之夜看烟火
妈妈的爱
我的愿望
全新smart fortwo上市
iTech 2014年度事件
甩掉赘肉,有多难?
顺畅,写在“酯”上
小汽水香江见闻录
iTech 2014 黑气球
如果不缺气呢?
家庭安防系统数据通信问题的研究
原来,电是这样悦耳的
山里,云里,“签”在一起
“食”在持久战
生于坚持就不简单
核电汽轮机的特点分析
接地气,也高大上
论鲁迅《野草》的模糊性
三下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二案例教学反思课件
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二单元测试卷二(B)(附答案)案例教学反思课件
积累运用七教学设计教案
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二单元复习测试卷四(附答案)案例教学反思课件
三下语文园地二之教材分析案例教学反思课件
我们能做点什么教学设计一案例教学反思课件
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二单元复习测试卷二案例教学反思课件
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二单元测试卷案例教学反思课件
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二单元复习测试卷三案例教学反思课件
路旁的橡树- 教学设计
三下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一案例教学反思课件
调查家乡的环境教学设计一案例教学反思课件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二单元测试卷二(A)(附答案)案例教学反思课件
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二单元复习测试卷案例教学反思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