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8-31
25矛和盾的集合之教材分析教学案例反思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25矛和盾的集合之教材分析_教学案例反思_实录,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25 矛和盾的集合
一、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写的是发明家手持矛和盾,在与朋友对打比赛时,由矛和盾的长处想到了发明坦克。由此说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的道理。
这篇课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讲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对打过程中,为了保护自己,由盾想到了铁屋子;为了进攻,由矛想到了炮口,把两者结合起来,发明了坦克。第二部分讲发明的坦克在战场上打败敌军,大显神威。第三部分由坦克的发明引出“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一道理。作者按发明坦克的过程──坦克的实际应用──从中引发道理的顺序叙述。叙事简洁清楚,用事实说明道理,是本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
选编本课的意图,一是让学生懂得作者借坦克发明这件事,说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学习正确的思想方法;二是初步了解用事实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引导学生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是教学的重点;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
二、学习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紧张、固然、乌龟、自卫、进攻、炮口、坦克、合二为一、战场、大显神威、首次、乱成一团、长处、胜利者”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
3.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读懂本课内容,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的道理。
4.初步了解用事实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建议
1.本课识字量比较大,教学时可指导学生自学生字,培养独立识字能力。在自读课文的时候,标出不认识的字,凭借字典,读准字音,感知字义。教师进一步指导识字时,重点指导以下字的读音:坦,读“tan”,不读“tong”;持,读“chi”不读“ci”;兵,读“bing”,不读“ping或bin”。指导识记字形,可通过形近字的比较,加强记忆,如:持和挂、炮和跑、担和坦、神和伸、般和船;“盾” 的左上方是两笔,不要一笔写下来;“兵” 的笔顺提醒学生不要写错。
2.指导学习这篇课文,可以先让学生自学课文,弄懂词语,提出读不懂的问题。教师再指导学习和讨论,着重解决课文的重、难点部分。
指导学习第一部分,可让学生了解发明坦克的过程,坦克是怎样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合二为一的,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发明过程。最后一段是课文的难点,使学生了解本文所要阐明的道理,就是要善于发现事物的优点,根据需要,把优点很好地集中在一起,为我所用。在引导学生读懂句子的意思后,再结合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自己对这句话的体会。
本课叙事简明,学生读起来不会有什么困难。在读懂内容,理解道理后,要了解举事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一方面要让学生明白用具体事例来说明道理是写文章常使用的方法,不能空讲道理,这样才能有说服力。另一方面也要让学生明白,作者是借发明这件事来说明一个道理。至于坦克发明是不是真的像课文中描写的,可以不去追究。
3.要引导学生联系句子来体会词语的意思,比如,“难以招架”,可以让学生通过读“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刺来”、“发明家左抵右挡”来体会。“难以招架”的意思是,对方来势猛,很难抵挡。“固然”可以让学生读第二自然段,联系发明家想到的钻在铁屋子里,来体会“固然安全” 的“固然”,有本来、原本的意思。句子教学要指导学生抓住难句来理解。比如,“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要让学生结合全篇内容来理解,通过把矛和盾的长处集于一身而制成坦克这个事例来体会。“善于”,就是很会观察、很会思考的意思。
4.课后第一题是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先默读,自学课文,了解大意后,再指名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题是围绕课文重点部分,讨论交流的题目。可以在理解词句,读通课文基础上,进行讨论交流。如果学生在理解上有困难,可引导学生再读课文的第一部分内容,想象作者的发明过程。老师重点引导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在交流中懂得坦克是怎样把矛和盾的长处合二为一的。在此基础上,也可以进一步讨论文后泡泡,在联系生活实际的拓展中,加深对本文的理解。
第三题是积累词语的练习。可让学生把自己认为好的词语画下来,和同桌互相交流一下词语的意思和词语好在哪里,在互相启发交流后,再抄写下来。课文中例举的是四个字的词语,教师引导学生抄写时可以不限定在四个字的词语中。
5.让学生用其他例子来说明课文最后一句话。可以作为扩展思考的题目,教师可在学生广泛思考、交流的基础上,提示几个“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是胜利者” 的例子,比如实际应用方面:双层公共汽车、火车,带橡皮头的铅笔;学习和做人方面:采纳别人的优点等等。以引导学生的深入思考,可以鼓励学生展开想象,一方面从生活实际中选取类似的事例;还可以想一想生活中还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并提出改进和解决问题的办法。鼓励学生要不断思考,把自己随时想到的这些有益的想法记下来,放入自己的“我的奇思异想”或“我的小发明”的成长袋中,为开展口语交际做准备。
四、参考资料
坦克:英文TANK的译音,旧译为“战车”具有强大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机动力和坚强装甲防护力的履带式装甲战斗车辆。由武器系统、推进系统、防护系统、通信设备以及其他特种设备和装置组成。乘坐3—4人,分别担负指挥、射击、驾驶等任务。1916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最早使用坦克参加松姆河战役。20世纪60年代以前,坦克通常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60年代以来,多数国家将坦克按用途分为主战坦克和特种坦克。坦克主要用于地面作战,用以对坦克及其他装甲车辆作战,也可用于摧毁野战工事,消灭有生力量。但地形、天气对它的行动有一定限制。
矛:古代一种兵器。长形,尖头,安上木质的长柄,作战时用于直刺。矛在商周时用青铜制成,汉代多用铁制成的矛。
盾:盾牌,古代作战时挡御刀箭等的武器。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25矛和盾的集合之教材分析,矛和盾的集合,希望对你有帮助!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音符宝宝”不见了
- 牛年画牛
- 《越王句践》观后感
- 我读书我快乐
- 情冢
- 小小邮递员
- 雨后的野外
- 我的太姥姥
- 第一次进入鸟巢看比赛
- 一次意外
- 地下的故事
- 胆小的我
- 日记
- 让我感动的父亲节
- 向往一次旅行
- 让互联网金融回归理性
- 如何用技术驱动本地信息服务变革?
- 2014年我国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特点
- 移动健康谁来买单?
- 语音识别:从技术应用到习惯应用
- 消除远程医疗 技术安全隐患
- 看中国联通以何减压?
- 工业4.0: 什么?是什么?如何看?
- 春雨医生的“路”与“荆棘”
- 我们该如何改变中国制造?
- 未来“超清”影像
- 工业4.0,德国做给中国看的一场戏
- 以言息联合创造产业智慧发展平台
- 春节将呈现怎样的信息经济亮点
- 两化深度融合未来发展与对策
- 荷花教学有感试题课件案例教学反思读后感梗概评课稿课文
- 荷花说课设计二(第一课时)试题课件案例教学反思读后感梗概评课稿课文
- 荷花教学片段赏析三试题课件案例教学反思读后感梗概评课稿课文
- 荷花教学后记试题课件案例教学反思读后感梗概评课稿课文
- 荷花教学二试题课件案例教学反思读后感梗概评课稿课文
- 荷花说课设计(第一课时)试题课件案例教学反思读后感梗概评课稿课文
- 荷花教学点评试题课件案例教学反思读后感梗概评课稿课文
- 荷花教学点评二试题课件案例教学反思读后感梗概评课稿课文
- 荷花教学片段赏析试题课件案例教学反思读后感梗概评课稿课文
- 荷花教学(附体会)试题课件案例教学反思读后感梗概评课稿课文
- 荷花教学四(第二课时)试题课件案例教学反思读后感梗概评课稿课文
- 荷花教学三(第二课时)试题课件案例教学反思读后感梗概评课稿课文
- 荷花教学片段赏析二试题课件案例教学反思读后感梗概评课稿课文
- 荷花教学反思试题课件案例教学反思读后感梗概评课稿课文
- 03荷花练习题二试题课件案例教学反思读后感梗概评课稿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