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1-12-05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案四教学案例反思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一次成功的实验教案四_教学案例反思_实录,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一、教学目的:
1、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实验成功的原因,懂得要团结,心中要有他人。
二、教学内容:
自学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重点:
理解这次实验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懂得要团结,心中要有他人。
四、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知道实验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课前准备:一个玻璃瓶、三只系着绳子的乒乓球。
七、教学过程
1、课前谈话:同学们,你们做过实验吗?实验有的时候会成功,有的时候就不会成功。实验为什么会成功呢?<学生说>今天我们就学一篇和实验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
2、学生轻声读课文,画批下需要老师和同学们帮助解决的地方。
3、质疑需要解决的问题。
(老师可适当做副板书。)
4、老师订正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铅锤:chuí。
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
5、自由读课文,在正确的基础上,要求读出感情。
6、指名说一说外国教育家给我国小学生做了一个什么实验?
(了解课文内容。)
7、小组合作讨论:这次成功的实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感悟的时间。)
8、分组反馈讨论结果。
重点指导:
1)“教育家拿起茶杯向‘井’里灌水,她一边灌,一边喊:‘危险!快上来!一,二……’三名学生中一个叫小梅的低声对两个同伴说:‘你第一,你第二。快……’教育家的‘三’字刚刚喊完,三个小学生依次迅速地把小铅锤提了出来。”从这句话你能体会出什么?
2)“教育家问小梅:‘你刚才跟他们说了些什么?’小梅如实地告诉了她。‘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遇到危险,当然让别人先离开!’小梅不假思索地说。”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想说的?
(在读中有所感,在读中有所悟,通过读书来帮助学生理解实验成功的原因。反馈的结果不强求一律,只要合情合理即可。)
9、实验感知。
3人一组,在规定的时间内3人合作取出乒乓球。
(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会一下当时的危险、紧张的情况,再次理解实验成功的主要原因。)
10、再次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1、作业:找一找通过合作、团结取得成功的小故事,第二天讲给大家听。
板书设计:
19
一次成功的实验
铅锤:chuí。不假思索
3人取铅锤
一个人一个人地取
成功
(团结、心中有他人)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四,一次成功的实验,希望对你有帮助!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给远方小学生的封信
- 给四川地震灾区朋友们的一封信
- 我喜欢的一首歌
- 我喜欢的一件工艺品
- 艺术就在我们身边
- 一件艺术品
- 美术我的最爱
- 我喜欢的一件青花瓷
- 我喜欢的一件艺术品
- 我喜欢的一件工艺品
- 我喜欢的一幅画
- 我喜欢的一幅画3
- 我喜欢的一首诗(3)
- 我喜欢的一幅画
- 我喜欢的一首歌
- 会计虚假凭证的识别方法探讨
- 浅谈房地产行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论文
- 论电算化会计中若干会计方法
- 浅谈新时期企业会计文化的重构论文
- 浅谈有关建筑企业会计管理的思考论文
- 浅谈提高建筑行业会计信息质量论文
- 试论财产物资盘盈盘亏的核算论文
- 浅谈我国保险行业会计特点论文
- 试论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论文
- 浅谈资产计价对企业会计利润论文
- 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会计准则论文
- 浅谈建筑企业会计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论文
- 浅谈完善我国房地产行业会计信息质量问题论文
- 会计教学方法与教学质量探究
- 浅谈国有破产企业托管经营会计处理论文
- 《绝招》 范文习作
- 《争吵》随堂练习 提高篇
- 《绝招》 知识点精析
- 《可贵的沉默》 重难点分析
- 《争吵》 教案讲义1
- 《绝招》 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 《绝招》 教师语录
- 《争吵》 教案讲义2
- 《绝招》 重难点分析
- 《绝招》 考点练兵1
- 《将相和》
- 《争吵》 趣闻故事
- 《绝招》 考点练兵2
- 《检阅》 趣闻故事
- 《绝招》 整体阅读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