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23
这样的朗读教学要不得
前些日子,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汝南县。家乡的亲人无比欢喜,特别是我那刚上小学的外甥女更是亲热倍至,在我面前尽情地展示着她那“十八般武艺”——识字啦、讲故事啦、歌舞表演等等。满屋子的人喜于颜面,笑声不断。当小家伙一字一顿地用力点着头,像小鸡啄米似的给我朗读课文时,我不禁皱上了眉头。于是便问她:“平日里老师是怎样教你们朗读课文的呀?”她兴高采烈地说:“这个太简单了,老师要我们‘顿’着读!必须得顿起来。看,就这样——”她边说边用力一字一点头念了一句“我——们——的——老——师——象——妈——妈”“为什么必须要‘顿’着读?”我惊异地问。“因为这样读大家的声音很整齐啊!”望着她那天真无邪的笑脸,我的心不禁一阵阵疼痛。
我们知道,古往近来,朗读就是一种语言能力。朱自清先生说过“诵读可以造成口语”。朗读能使人伶牙利齿,它是培养说话能力的有效途径,是现代人和未来人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同时朗读又是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能把体会到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进而也加深了对文章情感的体会。在我们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中,且不说《新课标》中是如何强调朗读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重要性,就是在《新课标》尚未出台之前,我们的《大纲》也明确地指出朗读教学如何之重要,并把它作为人文性一种的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
如此“顿”着读,能让学生读出感情来吗?能让学生体会出语言所表达的情感吗?我们祖国的语言素有“美文”之称。那些蕴含在语言中的韵律美、节奏美、结构美以及意境美只有通过朗读,才能真切地去感受品味,而且在每一次的读中我们品味的程度也会有所不同,这是其它语言无法比拟的。所以说,通过朗读,可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学生的这种情感和兴趣将变成推动学生学好语文的内在动力。
在教学中,愿我们的教师要正确引导孩子把平面的文字符号变成立体的有声语流,把对书面文字的感知和它的含义联系起来。这样既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又能从学生读的语气、节奏中反馈他们对课文内容真切的感受。另外还可以通过声音的抑扬顿挫、高低起伏的变化,表现出其明朗、其朦胧、其恬静、其悲壮……让学生在读中展开丰富的想象,体会其中蕴含着的优美隽永的意境。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友谊
- 男儿有泪不轻弹
- 我的劳动开端
- 爱我家乡
- 《马钉》读后感
- 心愿
- 爷爷
- 假如我是爸爸
- 我和奶奶
- 理解我的妈妈
- 我的李老师
- 春节游园
- 礼貌
- 论礼貌
- 读《天使的翅膀》有感
- 明星的跨界投资
- 家庭结构与西部地区农村居民的迁移意愿
- 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与影响因素分析
- 权变思维:企业管理新法宝
- 这两种人患癌竟自愈
- 8个将改变未来商业的科技趋势
- 新形势下法务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
- 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财务风险控制
- 巴黎气候协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 基于燃气企业的资金管理研究
- 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的系统管理
- 脑洞大开看看明星的理财之道
- 混合销售与兼营行为的异同及税务处理探析
- 试论预算管理在生产制造型企业中的重要性
- 互联网视阈下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
- 过万重山漫想
- 陶罐和铁罐
- 套中人(创新教案)
- 记念刘和珍君
- “诺曼底”号遇难记
- 高中第一册 第二单元
- 捞铁牛
- 端午日
- 安塞腰鼓
- 遨游于文学和哲学的殿堂──《赤壁赋》课堂教学实录
- 孔乙己
- 《记忆》说案
- 简笔与繁笔
- 兰亭集序
- 种树“种到”联合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