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28
《半截蜡烛》趣闻故事
《半截蜡烛》文章版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有一位家庭妇女,人称伯诺德夫人。她身边只有两个幼小的儿女。为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母子三人都参加了秘密情报工作。
伯诺德夫人的任务是把收到的绝密情报藏好,等盟军派人前来取走。为了情报安全,她想了许多办法,但始终放心不下。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德军严密的搜查。
一天晚上,屋里闯进了三个德国军官。他们坐下后,一个中尉顺手拿过藏有情报的蜡烛点燃,放到少校军官面前。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点燃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蜡烛的秘密就会暴露,秘密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将告结束。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急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松把蜡烛吹熄。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
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晚上这么黑,多点支小蜡烛也好嘛。”他说。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屋子顿时暗下来了。中尉快步赶上前,厉声喝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一把夺回烛台。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着。烛光摇曳着,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这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突然,小女儿杰奎琳娇声地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你这样年纪的小女儿。”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初夏,一抹淡淡的茶花香
- 责任重于一切
- 读《数学应该这样学》有感
- 感恩母亲
- 我的中国心
- 我懂得了珍惜时间
- 给母校的建议
- 阳光运动
- 我的理想
- 耳朵(诗歌)
- 关于“我”的说明书
- 美丽的村庄---导游词
- 篮球比赛
- 冬
- 欣赏
-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有效途径(1)-成本管理论文(1)
- 独立学院办学成本的核算与控制(1)-成本管理论文(1)
- 降低公路客运油耗成本的途径分析(1)-成本管理论文(1)
- 论析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方法
- 浅析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小企业审计中的应用
- 浅议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成本管理论文(1)
- 创新教育与时俱进——简析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的培养
- 提高内部控制审计效果的措施
- 论析如何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
- “专家意见法”在电力企业审计管理的应用
- 成本管理在中美企业间的差别(1)-成本管理论文(1)
- 对审计重要性、审计风险及审计证据之间关系的探讨
- 浅谈中小学教师教学评价主体及其体系建构探讨
- 提升语文教师教学魅力简论
- 论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 《匆匆》教学设计6
- 《匆匆》教学设计4
- 《匆匆》教学设计2
- 《手指》教学参考
- 《手指》(A 案)
- 《顶碗少年》教学设计之一
- 《文言文两则》( B案)
- 《文言文两则》教学参考
- 《一夜的工作》教学实录1
- 《匆匆》教学设计3
- 《顶碗少年》( B案)
- 《手指》( B案)
- 《文言文两则》(A 案)
- 《顶碗少年》教学设计之二
- 《灯光》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