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1-12-05
讲读课文时可渗透作文训练
当前小学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着一个问题,那就是学习每篇课文时,不讲有关的作文知识,不进行相应的作文训练。只是在一周两节的作文课上,把如何审题、选材、谋篇布局等一古脑儿地传授给学生,没有实例,干巴巴的,学生听起来如隔靴搔痒并不解决问题,做起作文来还是不知从何下手。怎样才能改变这一状况呢?我想,如果把写作训练渗透于课文讲解中,使课文成为一篇好例文,供学生分析、参考,从中寻求写作的方法和技巧,这样日积月累,学生的作文知识自然就会丰富起来。下面以《狼牙山五壮士》为例,讲讲本人是如何进行实践的。
我在讲这一课时,把有关作文知识的渗透分三步来进行:
第一步,对课文内容深入理解。
要想知道作者是怎样写这篇文章的,首先必须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帮助学生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逐步分析,即由分析课文中的字、词、句的意思以及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进而理解每个自然段所表达的思想内容。然后再从思想内容回到语言文字,回味作者是怎样用语言文字来表达思想内容的,其实这就是在潜移默化地教学生怎样用语言文字来表达思想感情。例如,可以让学生细细品读文中“顶峰歼敌”和“英勇跳崖”这两部分,让学生说说作者是怎样生动细致地对五壮士进行了神态、动作和语言描写,然后让他们读读这些语句,体会作者的用词。长期这样的练习便于学生学会用恰当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第二步,对写作方法进一步掌握。
《狼牙山五壮士》是一篇记事的文章,因此在教学中还可渗透记事文章的写作方法。例如,可以询问学生课文开头告诉了我们什么,使学生明确写事的文章开头一般要交代必要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在教完全篇课文后,还可以让学生对课文每部分进行比较,看看作者是将哪部分作为重点来写的,学生会发现“英勇跳崖”这部分作者写得很详细,是作为重点来写的。为什么要把“英勇跳崖”作为重点来写呢?原来,“英勇跳崖”这部分和其他各部分相比,是全文的最高潮,也最能体现本文的中心,即最能体现狼牙山五壮士的壮烈英勇,所以写作时要抓住重点来写。这样的分析,使学生明白在记叙一件事的时候,要能够分清主次来写。
第三步,进行作文实践或运用练习。
当引导学生分析了作者在“顶峰歼敌”和“英勇跳崖”两部分中如何运用神态、动作和语言的描写来表现狼牙山五壮士的壮烈英勇后,我让学生练习写一个小片段,要求通过对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的描写表现人物的高兴、愤怒或伤心。这样的小练笔便于学生能够把学到的作文知识及时巩固和运用。
总之,我们在进行作文训练时,不能只在作文课上枯燥地讲解作文知识,要在理解课文的同时进行适当的作文训练,根据单元训练重点和文章特点灵活地渗透一些作文知识。这样做,对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是大有益处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小小董事长
- 跳绳比赛
- 春雨
- 种豆
- 妈妈笑了
- 胖乎乎的小手
- 美丽的花
- 和邻居一起打羽毛球
- 我爱秋天
- 夸家乡
- 我想去大海边看看
- 捉螃蟹
- 家有喜事
- 坐反了
- 爱护花草树木
- 现代美术考生的主题创作释解
- 探究油画艺术之设计感
- 基于油画风景写生要点分析
- 从美术史中闪出的一抹亮色
- 私人美术馆·时代
- 报纸美术编辑创新路径浅析
- 关于蒙药独特传统炮制技术简述
- 论伦勃朗与维米尔绘画的差异性
- 油画构图艺术剖析
- 论保险投资证券化的发展趋势
- 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
- 高校读者的信息需求与馆藏建设
- 肖像在陶瓷装饰中的实用性
- 对国内女性油画家探索
- 抗感冒药的不良反应
- 《七月的天山》随堂练习 巩固篇
- 《七月的天山》教学目标
- 《万年牢》教学目标
- 《七月的天山》重点字词意思
- 《七月的天山》教学难点
- 《七月的天山》美文欣赏 迷人的牧场
- 《七月的天山》考点练兵
- 《七月的天山》美文欣赏 关山月
- 《七月的天山》拓展阅读 我爱家乡的秋夜
- 《七月的天山》重点句子意思
- 《七月的天山》教案讲义1
- 《七月的天山》随堂练习 提高篇
- 《七月的天山》作者简介
- 《七月的天山》美文欣赏 三峡之秋
- 《七月的天山》整体阅读感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