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新《大纲》回应了时代的呼唤 ——小语新《大纲》和原《大纲》比较述要

新《大纲》回应了时代的呼唤 ——小语新《大纲》和原《大纲》比较述要

1992年原国家教委制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以下简称原《大纲》),对促进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民族素质,曾经起过重要的指导作用。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深化,教育部对原《大纲》进行了修订,并于今年秋季正式颁布试行,这是全国小语界的一件大事。现就新《大纲》和原《大纲》的内容及其特点作粗略的比较,以期了解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的轨迹。

一、素质教育的深化催生了新《大纲》

建国以来,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先后颁布了六部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大纲是时代的产物,每一部大纲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

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及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对教育改革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原《大纲》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了。新《大纲》的问世,也有它的历史条件。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改革下达了一系列的指示,1997年原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1999年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教育部制订的《面向21世纪振兴教育行动计划》和《关于当前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关干在中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以及两年来对语文教育大讨论的深层思考,给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大纲》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诞生的。

新《大纲》以全新的教育观念和结构体系回应了素质教育对新世纪小学语文教学的呼唤。从新《大纲》和原《大纲》产生的历史背景来看,可以这样说:义务教育的实施催生了原《大纲》,素质教育的深化催生了新《大纲》。

二、新《大纲》凸现了语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笔者曾就两部大纲的篇幅试作比较,原《大纲》22000字,而新《大纲》只有10000字,可见新《大纲》的内容十分凝练、精当,但在“教学目的”的表述上却不惜篇幅,原《大纲》用76个字表述,而新《大纲》竟用131个字表述,显然,新《大纲》在“教学目的”的表述上做足了文章。这是因为,一部大纲提出怎样的教学目的以及如何表述,将在很大程度上全面影响语文教学。对小学语文学科的功能及其社会价值的认识,集中体现在对“教学目的”的定位上。因此,新《大纲》颁布后,备受人们关注的,当数对“教学目的”的确定和表述。

一个时期来,由于人们对“语文课就是语言文字训练课”的认识上的偏颇,小学语文教学操作性训练比较盛行,语文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生情感体验割裂的现象依然存在,以致语文素养的内涵,语文学科的人文和科学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失去了语文学习的独特魅力。

新《大纲》着眼于培养未来社会的新人,注重人的发展,把“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宗旨,这是从宏观上确定小学语文教学的总目标。

在确定具体目标时,新《大纲》在提出体现语文教学“基础工具性”目标的基础上,更注重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新《大纲》强调;“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学的要求,丰富了语文素质教育的内涵。新《大纲》对“教学目的”的确定和表述,无论是时代性、科学性还是完整性,都较原《大纲》有进步。

三、新《大纲》推出两个“150”

新《大纲》充分借鉴语文学习的传统经验和教育实践的新成果,同时吸收近两年来语文教育大讨论中各种有益的建议,推出了两个“150”,强调多读、多背。新《大纲》对课外阅读和背诵如此重视是历次大纲少有的。

新《大纲》推出的第一个“150”,即规定课外阅读的总量,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注:相当于5本长篇小说),并提出阅读速度的要求,这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十分重要的举措。现在的学生积淀太浅,语文功底不扎实,阅读量少是一个重要因素。有专家坦言:青少年如果没有在文学海洋里邀游,其心灵是干枯的,长大后不管从事什么职业难以弥补缺憾。有识之士忠告,应该让学生成为“读书人”,不能成为“习题人”。这是十分有见地的。

新《大纲》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遵照学习语文的规律,增加了对优秀诗文的背诵要求,推出了第二个“150”,即明确规定小学阶段要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并在附录中列出了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新《大纲》之所以作这样的硬性规定,是因为母语的学习重在积累。小学生在童年时期背诵一定数量的诗文,这将为他们预先储存一笔精神财富,为他们今后学习语文乃至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评估”走进新《大纲》

教学评估是整个教育改革系统工作的重要一环。“教学评估”走进大纲.对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大纲》将“教学评估”专列一章,从教育观念、评估内容、评估方式等方面提出了要求,这是新《大纲》和原《大纲》最明显的区别。新的教学评估机制的建立,将为语文教学培养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扫除障碍。

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人们注重的是怎样得高分,忽视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使语文教学陷入了为考试服务的误区。新《大纲》第一次把“教学评估”作为正式条文写进去,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彻底摒弃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估依据的做法。新《大纲》特别强调:“语文教学的评估,要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遵循语文学科自身的规律。”充分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对教师的评估,新《大纲》明确提出;“要重视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不要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估依据。”这就为广大语文教师实施素质教育松了绑。

对学生的评估,新《大纲》强调:“要有利于激励和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发展。”“不要考词语解释。不要用难题、怪题、偏题和繁琐机械的题目考学生。”这一规定有助于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使“减负”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才能使小学语文教学及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五、传统的教学模式从新《大纲》悄然淡出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语文教学中固定了的词语解释、分段和归纳段落大意、概括课文中心思想、分析写作特点这“四部曲”,教师已在自觉或不自觉中接受了,不管什么课文都采取这种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教与学难以跳出这个框框,致使语文教学变成无生气、无创造的活动。这种程式化的教学模式,不但挤占了学生读书、思考、练习的时间,磨灭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扼杀了教师的创造性,而且使鲜活的语文教学失去气,也失去了素质教育的本质。

修订后的新《大纲》,大胆地向传统的教学模式挑战,降低阅读教学“分析”的要求,将原先对学生分段、归纳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要求,改变为“对阅读有兴趣”“能理解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的一些方法,注意积累语言材料”,这表明,沿袭多年的“四部曲”教法将成为历史,语文教学重结论、轻形象感染的现象将不复存在。新《大纲》这一举措有道理,因为学生学习语文不只是为了归纳段落大意,概括思想,重要的是为了求知、练能、启智、明理、审美。再认的认识水平和思维特点来看,也不宜过早要求他们概括中心思想,小学生学习语文应着重于吸收,不急于作理性概括。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从新《大纲》悄然谈出,不仅减轻了负担,也为广大语文教师创造性的教学提供了更大空间。新《大纲》要求:“教师要发挥创造性,针对教材的实际和学生年龄特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广大语文教师要认清形势,在课堂教学上深化改革,大胆探索,在“创新”上狠下功夫,努力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发现
秋天到了
未来的衣服
我的老师
鸽子
我当不成“郭晶晶”了
我的长江八号
绿荫
独立的一天
读《小红鞋》有感
摆一摆同学的坏习惯
我的妈妈
泡泡飞行器
闹元宵
金色的蛋
为母更知家长忧
幼儿园教师普通话水平测试“命题说话”训练策略
从“云端”到“接地气”
提升小学低年段学生协调性身体素质的方法研究
如何让孩子充满自信
解读童心 快乐游戏
浅析“补白”手法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试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区域课程资源的开发
把欣赏融入语文教学
如何构建小学音乐高效课堂
播下礼仪之种收获博爱之果
让幼儿畅游在游戏的天空中
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策略
浅议体育课中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
开展玉米种植活动 促进幼儿个性发展
白鹅教案一教学案例反思
白鹅教案四教学案例反思
13 白鹅之教材分析教学案例反思
白鹅教案三教学案例反思
白鹅教案六教学案例反思
习作例文:森林里的音乐会教学案例反思
小学语文第7册语文园地三教案第一课时
小学语文第7册语文园地三教案第二、三课时
习作例文:我 在 未 来教学案例反思
白鹅教案二教学案例反思
白鹅教学点评教学案例反思
白鹅说课稿白鹅教学第一课时
白鹅教案五教学案例反思
习作例文:森林中的比美教学案例反思
白鹅教案七(第一课时)教学案例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