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13
发挥教材优势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强烈的活跃的想像是伟大智慧不可缺少的属性。”事实也正是如此,有了想像力就能在脑海中再现各种事物的形象,就能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创造出种种新的形象。小学生思维活跃,富于想像,但是他们丰富的想像力不是天生的,想像力的形成依赖于社会生活实践,依赖于教师的启发诱导,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多看、多听、多想,让他们的头脑中储存各种各样的形象,并且努力创造出想像的空间,让他们展开想像的翅膀,在创新的天地里翱翔。《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一册教材(北师大版),版面设计直观形象,画面丰富多彩,内容生动有趣,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发展水平,与以往教科书相比,新的教材更注重创造能力的培养,重视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形成。我在教学新教材的过程中,结合教材的特点,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做了一些大胆的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丰富表象,唤起想像
想像来源于生活实际,但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新教材中有些课文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隔遥远,如山村、大海、森林等与我们当地学生的生活实际相隔甚远,给学生学习造成了学习障碍,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想像力难以拓展。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来唤起学生的想像。如在学习第11单元《大海》时,我事先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大海的资料,如图片、文字介绍、有关故事、电视中的信息等等。通过搜集活动,提高学生兴致,通过亲自操作了解关于大海的知识。课堂上,我组织大家把搜集的信息相互交流,相互讨论,学生获得很深的感受。我又利用播放关于大海的录像资料,配乐朗诵等直观形象的手段,使学生仿佛置身于大海之中。结合演示,引导学生想像:大海是什么样的?站在大海边,你想对大海说些什么?大海能为人们做些什么事情呢?通过活动,学生的激情得以迸发,探索大海秘密的欲望发展到了高潮。
二、填补空白,发散想像
所谓“空白”,是指作品给读者留下的联想、想像和再创造的空间。在课堂教学中,合理的利用这些“空白”,发散学生的想像,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第九单元“语文天地”中的看图讲故事《妈妈,你看》,学生通过观察了解了故事讲述的是一只小猴子在向妈妈炫耀自己的本领。因为太高兴了,就抓住一条蛇的尾巴去荡秋千。当时妈妈吓得捂住了双眼,究竟小猴会有哪些遭遇呢?如果小猴被救,他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呢?学生的兴致很高,有的想像小猴被蛇咬伤了,它很后悔,知道自己错了;有的想像小猴在猴妈妈的帮助下,迅速逃离了毒蛇,小猴吓得害了一场大病,下决心以后再也不贪玩了……这样续编故事,学生思维非常活跃,他们的设想不管对或错,都体现了一种探索精神,一种创新精神。
如第14单元《想飞的乌龟》一课,小乌龟叼着棍子中间,两只小鸟叼着棍子的两端,带着乌龟飞上了高高的天空,因为小乌龟第一次飞上天空,看到地面的美丽景色,一时太高兴,刚一张嘴,整个身体就狠狠地摔到了地上。教学这一环节时,我启发学生想像:乌龟掉下来会想什么?他还想飞,请你为他想想飞的办法。学生的情感已紧紧的和小乌龟连在一起,有的认为小乌龟可怜,有的认为小乌龟可笑,还有的认为小乌龟可叹……学生各抒己见,在想像中思维互想碰撞、启发,在文中没有出现的心理空白处创新,训练了思维的灵活性。
三、异想天开,拓展思维。
想像是创新的翅膀,爱因斯坦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是无边的,它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科学家只因为有了想像力,才会有那么多的发明创造。所以,我们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展开想像,特别是异想天开的创造想像,这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如学习了第14单元《梦想》后,教材安排了这样一组练习填空:
1、古时候,人们想飞到月亮上去,现在。
2、古时候,人们想听到远方亲人的消息,现在。
3、古时候,人们想到海里采宝,现在。
4、古时候,人们想,现在,将来。
这是一道永远也做不完的练习,学生依据前三项练习,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写出众多不同的答案,这既是语言和想像力的训练,又是运用知识和发展创造力的训练。在识记字形时,根据字形的特点,我启发学生“雨”字怎样识记呢?有一学生回答说:“雨就像一个窗户,透过玻璃窗就可以看到外面的雨点。”多么大胆形象的想像,激起了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另外,实验教材中主题课文后面的思考题,如“小鱼会梦见什么呢?”“你喜欢下雪吗?为什么?”等这些问题的设计为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学生做好了铺垫,使每个学生都能依据自己的理解和想像,表达不同的看法。既满足了学生口语表达的欲望,同时使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较好的训练。
如今学生的生活、学习空间越来越广泛,不仅通过电视、书刊获得信息,还可通过电脑上网等多种途径,学到许多成人未学到的知识。特别是现在的各种科幻片,动画片等满足了学生爱幻想的心理需要,使他们爱问为什么,喜欢异想天开。学生把储存在大脑中的想像力,通过幻想,就产生了大量新奇大胆的创造成果,从中获得自我意识和自信心的满足。所以,作为教师,要保护学生异想天开的创造想像,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发明的机器人
- 我的妹妹
- 我的卧室
- 好朋友
- 我的妈妈
- 我外婆家的狗
- 这就是我
- 竹牛
- 我最喜欢的水果
- 铅笔盒里的故事
- 我家的贝贝
- 日全食
- 放假第一天
- 青岛之旅
- 我学会了潜水
- 广西高校开展环境教育的可行性与策略
- 以技能竞赛为载体的发动机电控技术课程改革研究
- 慕课背景下高校教学质量提升的策略研究
- 广西高职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 广西高职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探讨
- 教育发展新常态下高校融资模式探讨
- 学前教育专业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 会展策划与营销课程群建设探究
- 职业教育理工科物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 高职企业管理课程教学设计思路探讨
- 新形势下高职英语教学多元化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探析
- 广西中高职英语课程衔接研究
- 《地心引力》叙事手法赏析
- 广西高校学生舍友关系的现状及对策探究
-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全神贯注
- 夜空
- 珍贵的教科书
- 《泊船瓜洲》说课设计
- 去年的 树
- 假如我是市长
- 燕子
- 坐井观天
- 会摇尾巴的狼
- 《长歌行》12册教案
- 感想
- 狐狸和乌鸦
- 春蚕
-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 圆明园的毁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