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1-12-06
19七颗钻石精品教案二案例教学反思课文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钻石、焦渴、水罐、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递给、忍不住、唾沫、涌出、新鲜”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4.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交流
1.交流自己读过的童话故事,简单交流。
2.交流作者。
二、读通课文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通字音,看准字形。
2.小组开火车读课文。
三、认字
1.读准字音。
“竟”“匆”为后鼻音,“绊”“咽”为前鼻音“葱”“凑”为平舌音,“瞬”为翘舌音。
“咽”为多音字。
2.开火车认读。
3.记忆字形。
4.组词竞赛。
5.开火车认字组词。
四、写字
1.重点指导:
(1)“渴”“沫”“涌”左边相同,都是三点水。
(2)渴—竭、哀—享联系记忆。
(3)“累”下边不是“系”,“舔”右下部不是“小”字。舔—添
(4)“凑”的左边不是三点水,“沫”的右边不是“未”。
2.学生书写。
3.听写。
第二课时
一、通读课文,提问
1.接力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了解了什么?有什么问题?
2.学生全班交流。
二、理解课文
1.第一自然段教学。
(1)齐读第一自然段。
(2)由泡泡中的提示语“我能体会到当时水是多么重要”引导第一自然段表达的主要内容。
(3)抓住“干涸”“干枯”“焦渴而死”等关键词语引导学生体会当时水的重要。
2.主体部分教学。
对课文主体部分的教学可借水罐的神奇和一次次变化为线索来进行。水罐的神奇和一次次变化主要体现为:
空木水罐──有水木水罐──掉在地上端端正正,水依然是满的──银水罐──金水罐──从中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
(1)从空木水罐到有水木水罐:小姑娘对母亲的爱使水罐发生了神奇的变化。
(2)水罐掉在地上端端正正,水依然是满的:引导学生重点理解“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等词句,体会小姑娘的心情,感受小姑娘对母亲的爱。正是小姑娘对母亲的爱,使水罐再次显示出它的神奇。
(3)水罐变成银的:引导学生由第一自然段“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想象:小狗可能是因为渴极了走不动。
(4)水罐变成金的:小姑娘的母亲认为自己快要死了,把水让给小姑娘喝。水罐又一次变化的原因是母亲对小姑娘的爱,可见水罐的神奇并不在于小姑娘本身,而在于爱心。只要有人献出爱心,水罐就会发生神奇的变化。
(5)从水罐里跳出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抓住“再也忍不住”“咽了一口唾沫”等关键词句,引导学生了解小姑娘当时多么想喝水,从而体会她把水让给别人是多么动人的行为。
3.重点理把握“爱心”这一主题,引导学生比较几个故事情节:
小姑娘为母亲找水,小姑娘分水给小狗喝,母亲让水给小姑娘喝,小姑娘把水让给路人喝,从而得出“爱心”主题。
三、升华内容
1.理解课题。
思考:为什么课文不用“神奇的水罐”“水罐的变化”“一罐水”等作题目,而用“七颗钻石”?
四、课后延伸
1.课后选做题。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19七颗钻石教学设计二,七颗钻石,希望对你有帮助!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春,我爱你
- 难忘的风景
- 秋
- 继母之爱,恰似那一低头的温柔
- 好学的表姐
- 美丽的喷泉
- 惊险的赛车大战
- 可爱的小猫
- 与书同伴共成长
- 补不了的亲情
- 暑假新鲜事
- 我最喜欢的水果——葡萄
- 这节课真有趣
- 我们的大朋友
- 22世纪的机器人
-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探索
- 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 试谈班主任如何营造良好的班风
- 浅析乡土资源如何融入到幼儿园科学活动中
- 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教学活动设计
- 日本教育给我们的启示
- 普通高中学科建设之我见
- 个性化阅读在语文学案导学中的运用
- 怎样做好幼儿安全教育的问题
- 学做智慧型班主任
- 理性看待足球进校园
- 一个语文教师对数学教育的思考
- 班级管理的“快车道”
- 例说教师“指导” 作用的缺失
- 研磨目标,保证教学真实高效
- 《小猫钓鱼》教学设计之一
- 《拍皮球》教学设计之一
- 《松鼠的尾巴》教学设计之一
-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之一
- 《数新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雷锋简介
- 《小猫钓鱼》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zh ch sh 第一课时
- 宇宙大飞船
- 《松鼠的尾巴》第二课时说课设计
- 口耳目
- 《过桥》教学设计之一
- 《秋天的果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奶奶笑了》教学设计之一
- 菜园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