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06
搭石教案三教学案例反思
教学目标:
1.以随文识字为主要方式认识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理解“协调有序”等重点词句,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感受乡亲们的美好情感,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教学过程:
一、文本导入,引出搭石。
1.从课文情境入手,引出课题。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初识搭石。
1.自读课文: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交流学习“什么是搭石”。
3.交流搭石给人留下的印象。
三、引导质疑,自主寻美。
1.根据学生对搭石的初步印象,引导学生质疑。
2.默读2-4自然段,寻找美丽风景。
3.交流所寻风景,相机板书:整走让背……过……
四、深入体会,品味搭石。
(依据学情,重点感悟)
1.一行人“走”石图。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主要的学习方法与步骤:
(1)读通句子,正音。
(2)引导学生用查字典、联系语境、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重点词语“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小结学法。
(3)学生运用抓住重点词语想像画面的方法,尝试学习,体会“走石图”的美。
(4)反复创设真实情境,深入体会画面的美,相机指导朗读。
(5)变换文字的排列,读出诗的韵味。
(6)补充作者的生活体验,配乐情境引读。
(7)解疑,回扣“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2.背老人“过”石图
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主要的学习方法与步骤:
(1)指名读。正音:伏。
(2)自主练读,抓住重点词语想像画面。
(3)指导朗读,运用字理、创设情境、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等方法相机理解重点词语,体会画面的美。
(4)再次回扣“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引读。
五、激发想象,训练表达。
1.展开想象,试着用“假如,总是,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写一句话。
2.写话交流。
3.升华情感,又一次回扣“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六、总结并预告下节课学习内容。
板书设计:
摆
整
21
搭石
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走
协调
有序
理所当然
让
背……过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搭石》教学设计三,搭石,希望对你有帮助!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虚心学弈
- 青蛙的追求
- 二十年后的我
- 校园的花坛
- 我选择,我喜欢
- 爱似糖水
- 一只小虫的启示
- 长大的感觉真好
- 冲动是魔鬼
- 童年趣事
- 心潮
- 张非屠虫
- 游拱极台公园
- 看电视对学习有害吗?
- 春雨
- 基于Oracle RAC实现油田地质信息系统高可用性
- “互联网+”背景下传媒产业的转型升级研究
- 移动互联时代统计信息化建设研究
- 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机制防止“四风”反弹的对策建议
- 数字电子技术在网络中的应用
- 构建信息化平台 增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 基层监测站监测工作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建议浅析
- 基于LCC理论的车辆门禁方案决策
- 全生命周期下科技企业孵化器筛选体系的构建分析
- 集群环境下海量地震数据加载方式的创新模式
- 浅析江苏省物流运输近况、问题、对策
- 环境性维权事件中的主体分析
- 基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O2O教学模式研究
- 成品油物流体系优化的系统动力学思考
- 政府在完善私营企业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中的作用
- 诗词五首
- 齐桓晋文之事(第1课时)
-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 大傻教《我的呼吁》
- 中国现代诗三首(《再别康桥》《死水》《赞美》)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 勾践灭吴
- 陈涉世家
- 韩愈短文两篇
- 花未眠
- 诗歌五首
-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 大傻教《我与地坛》
- 短文两篇——《荔枝图序》《山市》
- 我有一个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