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课后练习> 泗阳中学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

泗阳中学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

内容预览:

江苏省泗阳中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考试

八年级语文试题

年级 姓名 得分_____

(卷面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

1.根据下面语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避开(xuān) 嚣,抛开烦恼,独自享受温馨的书香,别有一(fān) 滋味在心头。书犹如浩 (hàn)无边的大海,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澎湃。我仿佛是大海里一叶扁舟,欣赏着变 (huàn)奇异的风景,感受着人生的乐趣。

2.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上拼音。(4分)

①风靡( ) ②倏然( ) ③悖论( ) ④鳞次栉比( )

⑤谛听( ) ⑥皲裂( ) ⑦羁族( ) ⑧脍炙人口( )

3.下列词语中有4个错别字,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4分)

毛骨悚然 重峦叠障 退避三舍 受益非浅

令人作沤 如火如茶 司空见惯 人迹罕至

4.默写诗句。(10分)

①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②半卷红旗临易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③无限河山泪,______________________。(夏完淳《别云间》)

④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作者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渡桥横铁索寒。(毛泽东《七律 长征》)

⑨杜甫的《望岳》一诗中,不仅写出了泰山的雄伟,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的两句诗是:“ , 。”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设计者别具匠心,使苏州园林里假山也池沼的配合,达到了艺术美的效果。

B.台北市的一家酒店里,一批台湾学者为我“接风洗尘”。

C.假如萍乡爆炸案不是因为几十条生灵涂炭,惊动了国务院领导,也许有人还会轻描淡写掩盖事实真相。

D.美国的“倒萨”计划正紧锣密鼓地实施,战火一旦燃烧,人类的生存环境将遭到巨大破坏。

6.下面两句话中在标点符号使用或句子表达上存在毛病,请分别作出修改。(4分)

①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自信的微笑让人不禁热血沸腾。②三名字航员脱颖而出,经过了严格训练,他们吃的苦是我们无法体会到。

修改句①:

修改句②:

7.世界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尔是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化身,他具有自我献身的精神、坚定不移的信念和顽强坚忍的意志。请你简述出该作品中一个事例来证明其中一点。(2分)

8.许多汉字在开始形成的时候都有其一定的道理和根据。因此汉字中蕴藏着较为丰富的文化信息。请以“姓名”的“姓”字为例,简述出它所蕴含着的文化信息。(2分)

二、阅读(共50分)

(一)阅读《记承天寺夜游》一文,完成9-13题。(计15分)

(1)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9.解释下列文言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①念无与乐者( ) ②怀民亦未寝( )

③相与肯于中庭( ) ④庭下如积水空明( )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 吾欲辱之,何以也(《晏子使楚》)

B.相与步于中庭 / 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治水必躬亲》)

C.庭下如积水空明 / 如好逸恶劳,计利而忘义(《治水必躬亲》)

D.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 / 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治水必躬亲》)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文:

12.本文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2分)

13.本文第(2)段三句话,描写了什么景色?这样描写有怎样的妙处?(4分)

(二)阅读《用途广泛的太阳能电池》一文,完成14-16题。(计12分)

(1)说到太阳能电池,它的身影几乎随处可见: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上那巨大的“翅膀”是它;太阳能汽车上安装的一个大顶篷是它;太阳能游艇上一块长方形大板是它;路边太阳能电话的每根电线杆顶端上的一块小平板也是它。太阳能电池实际上就是一种将光涌变换成电能的能量转换器,它是利用“光电效应”的原理制成的,即当物体受到光照射时,物体内就会产生电动势或电流的一种现象。

(2)一般来说,单个的太阳能电池不能直接作为电源使用,在实际应用中,是将几片或几十片单个的太阳能电池串联或并联起来,组成太阳能方车,这样才能得到较大的能力。在太阳能电池方阵中还装有蓄电池,那是为了保证在夜晚或阴雨天太阳不露面时能连续供电的一种储能装置。当太阳光照射时,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能不停地满足当时的需要,而且还可多提供一些电能储存于蓄电池内。

(3)太阳能电池首先是在空间飞行中得到应用的。1958年,美国发射了第一颗太阳能电池供电的“先锋”1号卫星,从此,各式各样的卫星和宇宙飞船都安置了布满太阳能电池的“翅膀”,使得它们能在太空中尽情遨游。由于卫星和宇宙飞船上的电子仪器和设备都要使用大量的电能,但它们对电源的要求十分苛刻,既要重量轻,使用寿命长,能连续不断地工作,又要能承受各种冲击、碰撞和振动的影响,而太阳电池在这几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自然而然便成了合适的中选者。当卫星向着太阳飞行时,电池方阵受阳光照射产生电能,供应卫生用电,同时向卫星上的蓄电池充电;当卫星背着太阳飞行时,蓄电池就放电,使卫星上的仪器保持连续工作。

(4)太阳能电池也能用于飞机,世界上第一架用太阳能电池作动力的飞机“太阳挑战者”号已经试飞成功,共飞行4个半小时,飞行高度达4000米,飞行速度为每小时60千米。在这架飞机的尾翼和水平翼表面上,装置了1.6万多个太阳能电池,其最大能量的2.67千瓦,它是将太阳能变成电能来驱动单叶螺族桨旋转,使飞机在空中飞行的。

(5)以太阳能电池为动力的小型汽车也已经在墨西哥试制成功。这种汽车外形像一三轮摩托车,在车顶上架了一个装有太阳能的大篷,在太阳照射下,太阳能电池供给汽车电能,使汽车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向前行驶。由于这辆汽车每天所获得的电能只能行驶40分钟,所以它不能跑远路。

(6)太阳能电池在电话中也发挥了作用。在路边的每根电线杆的顶端,安装着一块太阳能电池方阵板,将阳光变成电能,然后向蓄电池充电,以供应电话机连续用电,蓄电池一次充电后,可使用36个小时。这种太阳能电话尤其适合沙漠、山区和缺少能源的地区使用。

(7)另外,使用太阳能电池的彩色电视机、电视差转机、收音机等也相继问世。科学家还在研制利用太阳能电池来抽水、海水淡化、空调以及灯塔照明、铁路信号灯、杀灭害虫的黑光灯、机场跑道识别、森林火灾检测等。

(8)太阳能,真是一种到处可用的特种电源。

14.根据第(1)、(2)段相关内容,概括出“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6分)

15.第(2)段中加点的“这样”和第(4)段中加点的“它”分别指代什么?(4分)

“这样”指代

“它”指代

16.在文中写“太阳能,真是一种到处可用的特种电源”相照应的句子是一句话?(2分)

(三)阅读《爬山虎》一文,完成17-19题。(计11分)

⑴地锦,俗名爬山虎,我与它有着一段不解之缘。

⑵那一年夏天我患脑血管病住进医院,生命虽无危险,但恢复期间的行走锻炼却是不胜其苦的。医院内有一个草木蓊郁的花园,园的四周有上部开着花格子窗的矮围墙。在开头那些忧伤灰暗的日子里,我每天抱着病恹恹的身子,腋下拄着双拐,绕着围墙根艰难而缓慢地行走。

⑶有一天,我刚走不多远,便靠着路旁一棵梧桐树歇息,感到再难迈出一步。这时我无意中朝围墙根投去一瞥,只见一株幼小的爬山虎爬在墙根上,绿绿的,虎虎有生气。我忽然对它产生了一种不同往常的亲近感。我第一次如此贴近地凝视它。这才发现,它的绿莹莹的枝蔓上长有卷须,卷须先端发育成小的吸盘,爬上墙后分泌粘液死死地吸附在壁上,植株借以顽强地向前生长。这使我从爬山虎的身上分明读到一片炽热的情感,倾听到一种向前趱(zǎn,快走)行的呼唤。

⑷这以后,我与爬山虎成了朝夕相伴的朋友。我在围墙外拄拐绕行,它在围墙上攒劲前行。无论是草露未晞(xī,干)的清晨,归鸟啁啾(zhōu jiū,鸟叫声)的黄昏,还是月光如水的静夜,我绕墙行走时总是在爬山虎前长久地伫立,和它作无言的亲近之谈,后来竟至有“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之感。尽管那年夏天酷暑难当,它却于热浪滚滚之时咬住砖墙 一步一步往上蹿,出落得枝叶茂密,绿茸茸地爱煞人。

⑸一日,几个顽皮孩子在围墙根“藏猫猫”,恶作剧似的将爬山虎的枝蔓从墙壁上提拽下来。当我发现悲惨地跌落在地上的爬山虎的时候,我想我的无言的朋友这回大概是完了。 我扶着墙艰难地蹲下身去把它托起,将它的卷须上的被损伤了的吸盘重新摁附在墙上,将被弄得零乱不堪的叶片重新理顺。渐合的暮色中,我怅然回到病室。第二天红霞初露时,我来到它身边,竟发现它的吸盘又不屈不挠地紧紧咬住了墙壁,它的叶子又那么鲜活亮丽,它的虎虎有生气的卷须又在锐不可当地向前伸展。好样的!朋友。

⑹渐渐地,夏老了,夏去了,秋来了,秋深了。我终于丢掉了拐杖,爬山虎也爬到一人多高。覆盖在花格子砖窗上了。出院时,我和家人特意去同这无言的朋友告别,这叶子已经霜变红,耀如燃烧的火焰,真正成了大地上的锦绣。

(7)错过就是永远的失去,这一点不容置疑。

17.仿照概括第(3)段段落大意的句式,给下列相关自然概括出段落大意。(4分)

第(3)段:发现爬山虎,倾听到前行的呼唤。

第(4)段:亲近爬山虎, 。

第(5)段: , 。

第(6)段: , 。

18.作者对幼小的爬山虎产生了亲近感的原因是什么?(3分)

19.第(6)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含义深刻,请简述出你对这句话的深刻含义的理解。(4分)

(四)阅读《独树的追求》一文,完成20-22题。(计12分)

①我曾去过云南西双版纳的打洛镇。

②打洛镇有一棵大榕树,左右两侧的主干上生有三十余条气生支柱根,垂直而下,扎入土地,形成根部相连的丛生状支柱根,俨然一片葱茏挺秀的小树林。站在它的面前,你不得不为大自然的睿智和机巧所叹服。它似乎不再是一棵形态奇异的树,而是大自然造就的精灵。

③当年,它向大地垂下第一条气生根的时候想的是什么呢?或许只是对生的本能的渴望。当它垂下第二条、第三条气根时,或许除了求生的欲念之外,便萌生了要结束那难挨的孤独和寂寞的想法。随着一条条根的形成壮大,它的生命王国构筑坚固了,便很精心地有意识地编织着每一条新的根,追求一种自然、协调的美,于是便在生存的内核里生发出艺术的光环。人们便称颂它营造了一道风景,并为它盖起围墙,起了一个别致的名字--独树成林。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④十余年前,我也曾在内蒙古的一片戈壁滩上看到一棵孤独的树,那是一棵胡杨。

⑤茫茫戈壁无边无际,像是永远也走不到头,残阳如血,泼洒下来,为凄泣的秋风染上几分悲壮。我们五个人挤在一辆吉普车内,在黄土地上已经走了整整一天,口干舌燥,精疲力竭,昏昏欲睡。不知谁喊了一声:“树!快看,树!”果然在茫茫戈壁滩上闪出一丝苍翠。

⑥我们跳下车,奔过去,被面前的场景惊呆了。它曾经遭过雷击,伤口仍然呈焦糊状。他那粗粝的躯体一半横陈在地上,另一半仍然挺立着。那倒地的一半几乎与黄土地的砂石融为一体。原本的枝头已有一部分化作了根深深扎入土中,而另一部分依然昂扬向上擎着几多苍翠。它的根几乎全部曝露出地面,像传说中龙的爪,奋力地抓着碎石和干固的地面。在褐黄和血红的烘染中,这棵胡杨像一位披着铠甲遍体鳞伤的斗士,给人以悲壮和惨烈。

⑦或许几十年、几百年前这里曾是一片胡杨林,为保护人类及一些高贵的树种抵御着风沙。然而,它在人们的眼中是低贱的,或者人们为满足一点点贪欲,或者只是为了最简单的目的--当柴烧,它们被一批一批的砍伐。胡杨林变得稀疏了,在风沙中一排一排地倒下去……,最后只剩下这棵身经百战、历尽沧桑,依然傲立的胡杨。它用生命凝结成一座墓碑,或许为了警示人类,或许只是为了生存,或许这便是它毕生的追求吧。

⑧后来一位朋友告诉我,胡杨有“长成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腐”的神誉。我唏嘘良久,良久,良久。

⑨生存和追求有时是很难分辨清的,那棵榕树给人以新奇的愉悦,那棵胡杨给人以悲壮的警示,很难说哪个的生存更有价值,哪个的追求更完美。然而却都留下了令人遐想的空间。

⑩最终是成为一道风景,还是成为一座墓碑?虽然自己难以料定,然而生命的价值始终握在自己手中。

20.作者看到“大榕树”和“胡杨”的感受及其原因分别是什么?(4分)

①看到“大榕树”:

②看到“胡杨”:

21.文中描写了两棵独树,它们的追求分别是什么?(4分)

22.结合上下文,简析出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它的根几乎全部裸露出地面,像传说中龙的爪,奋力地抓着碎石和干涸的地面。”

附加题(各校自由选做,其得分不计入总分):

①上文第(5)中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这样写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6分)

②读析完上文,你觉得文中的“大榕树”和“胡杨”分别象征了社会生活中的哪类人?(4分)

三、作文(共40分)

23.总有一些事、一些人让我们无比的忘怀:或许只是一声轻轻的问候,就在自己的心头荡起了层层涟漪;也许只是琐屑到举手之劳,似乎不值一提,但走过多少个日子,依然温馨满怀……。请以“那一次,让我铭记”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

要求:①立意正确,中心突出;②叙事具体、完整,并在记途中有适当的抒情和议论。

江苏省泗阳中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考试

八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喧 番 瀚 幻(答对一个0。5分)

2、①mǐ ②shū ③bèi ④zhì⑤dì ⑥jūn ⑦jī ⑧kuài (答对一个给0。5分)

3、障一嶂 非一匪 沤一呕 茶一荼(找对一个给0。5分,改对一个给0。5分)

4、①自缘身在最高层 ②霜重鼓寒声不起 ③谁言天地宽

④天涯若比邻 ⑤落红不是无情物 ⑥夜阑卧听风吹雨

⑦感时花溅泪花 ⑧金沙水拍云崖暖 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答对一小句给1分,如有错、漏、添、调一字的则给0分)

5、C

6、①将句中的两个逗号“,”改为顿号“、”。②将“脱颖而出”移到“经过了严格训练”后,并只保留一个逗号“,”。(答对一句给2分)

7、此题答案不唯一,只要“精神品质”与“事例”相吻合,概述语言简洁,通顺,就算对,给2分。示例:“筑路中,不畏艰难困苦,坚持与天斗、与地斗、与错误思想作斗争。(表现出与一切困难作斗争的顽强精神。)”“在烈士墓前的沉思中,他对共产主义事业无限忠诚,愿将自己的一切献给这个人类最壮丽的事业。”

8、“姓”字以“女”字为表义的偏旁,表明在我国上古的某个阶段,孩子的血统只认母亲一方,因为母亲在部落家庭中占统治地位,表明当时的社会形态是“母系社会”。(只要大意符合,语句通顺,就算以地,给2分)

二、阅读(共50分)

(一)9、①想,思考 ②睡 ③共同,一起 ④清澈透明(答对一个给0。5分)

10、B 11、译文:水中水藻、荇菜交叉错杂,原来那是竹子、柏树的影子。(重点词译准,语意正确,语句通顺,就算对。译对一句给2分)

12、本文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在贬谪中感慨惆怅与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只要大意符合,语句通顺,就算对,给2分)

13、第一问:描写庭中月色。第二问:运用比喻手法,以“积水”比喻月色,表现“空明”的特点,以“藻荇”比喻竹柏的影子,写月影交横,非常新颖而又贴切,巧妙地表现出宁静淡雅的境界。(答对第一问给1分;答对第二问给3分,只要大意符合,语句通顺,就算对)

(二)

14、工作原理: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利用“光电效应”的原理,将光能变换成电能的能量转换器,当电池受到光照射时,电池内就会产生电动势或电流。在实际运用中,通常是将太阳能电池串联或关联起来组成太阳能方阵。并安装蓄电池,保证在夜晚或阴雨天太阳不露面时也能连续供电。(有三层意思,答对一层给2分)

15、“这样”指代:将几片或几十片单个的太阳能电池串联或并联起来,组成太阳能方阵。“它”指代:机翼表面上装置了1。6万多个太阳能电池。(答对一处给2分)

16、“说到太阳能电池,它的身影几乎随处可见。”(答对给2分)

(三)17、第(4)段:成了朝夕相伴的朋友(或:爱恋绿茸茸的活力);

第(5)段,敬佩爬山虎,目睹不屈伸展的英姿;第(6)段:告别爬山虎,颂扬其顽强的精神。(答对一处给1分,满4分为止;只要大意符合,语句通顺,就算对)

18、因为爬山虎顽强向前生长,催人奋进。(答对给3分;只要大意符合,语句通顺,就算对)

19、这句话不仅表现了爬山虎在秋霜中依然保持顽强的生命力,而且也预示着这种精神将永远闪耀光芒,永远激励人们奋发向上,创造辉煌。(有两层意思,答对一层给2分;只要大意符合,语句通顺,就算对)

(四)

20、①愉悦、叹服。因为“新奇”,且“为大自然的睿智和机巧所叹服”。

②惊呆。因为外形“悲壮而惨烈”,但又“给人以悲壮的警示”。(答对一点给2分)

21、①大榕树追求一种自然、协调的美,于是便在生存的内核里生发出艺术的光杯。

②胡扬追求的是警示人类,所以用生命凝结成一座墓碑。(答对一点给2分)

22、“几乎全部”表示“绝大部分”,强调胡扬生长环境的恶劣;“奋力”表示“用尽全力”,强调它为了生存付出了最大的最艰苦的努力。这句话生动地展现了胡扬顽强不屈、傲然挺立的精神品质,表达了作者对它的满腔崇敬。(有三层意思,答对前两层各给1分,答对后一层给2分;只要大意符合,语句通顺,就算对)

附加题:

①第一问:运用了“颂扬先抑”的手法;第二问:构成全文的波澜,为写胡扬作铺垫、蓄势,表明胡扬点缀了大自然,振奋了人的精神。(答第一问给2分,答对第二问给4分;只要大意符合,语句通顺,就算对)

②“大榕树”象征着生活中那些“靠智慧取悦别人”的人。“胡扬”象征着生活中那些顽强不屈、不惜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替人们谋福利的人。(答对一点给2分;只要大意符合,语句通顺,就算对)

三、作文(40分)

23、请各校语文教研组根据本文的题间与写作要求,并参照市2011年中考语文卷作文评分标准,首先对本文的“符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选材比较新颖”作具体解说,然后拟定出各类卷(1-5类卷)的具体评分细则,最后据此进行评卷。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爱他们,不哭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感谢师恩
顽强的生命力
老师,我心中的大树
运动,你我共在
读《一个被称作“它”的孩子》有感
绿叶对根的情义
玩呼啦圈
月光下的遐想
最好的礼物
在山的那边
那个令我感动的秋天
我将一颗真诚的心给云
游观雾山
基于消费者信任的同仁堂品牌个性研究
论如何打造良好的外部销售渠道
“商圈融资”中银行功能发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城镇化过程中土地流转对粮食安全影响研究
出口企业选用FOB与CIF贸易术语的风险比较
如何做好汽车零部件市场营销工作
中小企业市场营销问题及对策探析
我国民营实体书店危机与转型
如何实现传统营销和网络营销的整合
当代高校女大学生消费情况分析及引导
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
中国经济转型背景下的厂商和谐关系研究
浅议人民币汇率变动与贸易顺差的相互影响
连锁眼镜企业营销策略研究
辽宁省加工贸易中的若干问题以及解决对策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札记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实录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札记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实录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片断赏析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实录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相关知识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