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15
一年级下册《元宵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进行“宵、节、窗、圆、吃、汤、正、户、庆、团”的渗透性识字。学习生字“节、欢、吃、正、五、户、庆、团”的书写。
2.复习看拼音识字,学习多音字“正”。
3.学习偏旁:方框。
4.有节奏地朗读、背诵《元宵节》。
5.进行热爱祖国传统文化,重视家人亲情和亲和大自然的美好情愫的渗透教育,让学生更加热爱生活。
教学准备:1.布置预习,让学生收集有关“元宵节”的资料。2.相关课件制作。
教学过程:
一、热身活动。
1.说说:过春节时你感到最快乐的经历,让大家感受到你的快乐。①先随意对身边的伙伴说,再鼓励自愿说给大家听。②大声说出自己的心情:“春节真快乐!”
2.背一首以前的儿歌,要求有节奏、好听。(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训练口语表达,为背诵作一定的准备。)
二、教学活动。
1.汇报资料收集成果。①学习小组进行资源共享,感受课前准备活动:收集资料的快乐。②汇总资料,由代表发言:我了解到的“元宵节”。③了解概念:“农历”、“正月”、“传统习俗”、“团圆”、“灯谜”。④适当小结: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这一天,全家人齐聚一堂,一起赏月、吃汤圆。还有元宵灯会,猜灯谜等传统游艺活动。元宵节还叫“灯节”。⑤提问:中国赏月、家人团圆的节日还有哪个?在传统习俗上有些什么不同?
答: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吃月饼。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收集资料的能力;感悟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家人团聚的亲情可贵;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
2.阅读大比拼。①自读课文。要求:注意坐姿正确;眼睛和书本保持一定的距离;把不会的字圈出来。
②互帮互助小组学习。要求:虚心请教、学习识字;当当小老师,主动帮助同学学习;读通读顺课文。
③拼音识字大比武。要求:出示标注拼音的生字“宵、节、窗、圆、吃、汤、正、户、庆、团”,拼读准确,速度快。
奖励:“一级棒”奖章。
④朗读争冠。要求能读出儿歌的节奏来。
奖励:“顶呱呱”奖章。
(通过教学活动环节,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进行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完成儿歌学习任务。)
3.拍手朗读,感受节日的快乐。窗外/月儿/圆又圆,全家/欢聚/吃汤圆。正月/十五/元宵节,家家/户户/庆团圆。(加强朗读练习)
三、愉快学习新知识。
1.认识新偏旁:方框儿。
与“团、圆”二字相结合,说明其表示“围起来”的意思。认识偏旁表。
2.掌握多音字“正”,让学生分别用常用读音四声和本课读音一声组词。
奖励:“小机灵”奖章。
3.学写新字。①认真观察生字书写“节、欢、吃、正、五、户、庆、团”。
②作重点指导:A提醒学生注意“欢”字第四笔是横钩,不是横折。B示范“吃”字书写,用红笔标出第五笔,第六笔。请学生说说这两笔为什么用红笔标出来?使学生知道第五笔是横。和“欢”写的横钩不一样,第六笔的横折弯钩起笔应写在田字格的正中。C请学生说说“团”字是什么结构?什么偏旁?怎么写好看?使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知道“团“字是方框作偏旁的全包围结构的字,写方框时应注意距田字格上、下、左、右的距离要相等。
(掌握本课基础知识点)
四、教学延伸。
1.学习了这课后想不想过“元宵节”?查一下今年的元宵节是公历的几月几日?你知道世界上还有哪些地方的人们过元宵节吗?
2.收集灯谜,做做花灯。
3.练习正确书写生字。(教学巩固,为下一课学习作铺垫。)
教学反思:
一年级的学生好动,爱游戏。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培养一定的学习能力,感受与人相处、共同成长的快乐。在教学活动中享受语文学习、知识增长的乐趣。学生反馈、教学效果较好。同时,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品读人生
- 左右时光------文集的后序
- 彼岸花开
- 为自己竖起大拇指
- 润物细无声
- 当时只道是寻常
- 悄然绽放
- 给老师的一封信
- 此情无计可消除
- 红色之旅
- 笑声
- 共享欢乐时光------在班级毕业联欢会上的演讲
- 六年踪迹六年心
- 聆听记忆之声
- 戴黄金甲的朋友
- “生活”乱弹 (二题)
- 平凡之路偶有奇迹
- 孤独及其所创造的
- 短篇小说的能量
- 魔法师的事业
- 是,或不是,不再是个问题
- 课堂教学中的训练益处多
- 利用几何画板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
- 刍议初中地理教学中比较法的运用
- 习惯养成,让学生获益终生
- 低年级说话教学,不可忽视
- 诗人、理想和爱情各奔东西
- 致沉默的生活
- 让小学生在写作练习中放飞自我
- 银行业务多元化发展的利弊
- 电教媒体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 网络,作文应你而精彩
- 发挥电教优势,足进语文教学整体发展
- 谈多媒体课件的情境创设
- 信息技术使小学语文教学焕发魅力
- 电化教学古诗四步走
- 丑小鸭 教学谈
- 信息技术让语文课堂生动起来
- 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 《只有一个地球》网络课堂 说课
- 论文
- 利用网络平台,突破传统语文教学的局限
- 电教手段是解决科学教学难题的"庖丁之刀"
- 在网络环境下开展有成效的课堂教学
- 活动式网络主题阅读的实践与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