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1-12-07
6 爱爸爸妈妈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六个生字“早、田、方、了、也、在”并组词
2.掌握一个偏旁“日”,认识“爱、爸、妈、晨、拿、桌、笑、灯”
3.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句子和短文
(二)能力训练点
1.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培养朗读课文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爱父母,尊敬长辈的美德
二、重点、难点
重点:字、词教学
难点:理解两个“笑”的意思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通过一幅一幅地看图,训练学生说的能力,观察能力
2.通过各种形式的读理解课文,培养朗读能力
3.利用汉语拼音学习字词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吗?应该怎样去爱呢?现在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看看文中的小朋友是怎样爱自己的爸爸、妈妈的?
(二)借助拼音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
1.认识自然段
2.学习第一段课文
(1)指导看第一幅图。从图上看是什么时间?都有谁?他在干什么?从脸上看表情,他心情怎样?
(2)用自己的话把整幅图的意思说给同桌听,再挑一、二名在班上说
(3)学习句子、词语
①课文中哪些语句是说图上内容的,自己轻声读两遍
要求。读准音节,词连起来读,把句子读通
②出示新词卡片,找学生读
早晨、田方、笑了、也
③齐读这两句话,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④妈妈为什么笑了?
(妈妈看到孩子能帮助做家务,感到欣慰,高兴得笑了,这个“笑”表示妈妈对孩子的赞扬,对孩子的爱。)
⑤我为什么也笑了?
(孩子帮助妈妈做家务,得到妈妈的赞扬,孩子很高兴,所以也笑了,这个“笑”是会心的笑,自豪的笑)
⑥体会“也”字的好处
3.把这两句话有感情地读一读
4.学习第二部分课文
(1)看第二幅图说说图意
(2)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内容
(3)你觉得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这句话应该怎样读?
(4)讨论交流,指名读、范读、练读
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指名读,齐读
(五)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认读“早、田、方、了、也、在”
认识“爱、爸、妈、晨、拿、桌、笑、灯”
3.读词。早晨,田方,笑了,也,在
(二)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学习新部首“日”
2.指导书写
早=“日”+“十”
在=一丿丨土
3.在田字格里练写,指导书写
(三)布置作业
熟悉课文,默写生字
(四)板书设计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给张老师的一封信
- 童年趣事
- 母女情
- 聆听亲情的声音
- 母爱无垠
- 时光倒流机
- 读后感
- 给爷爷的一封信
- 奋不顾身的身影——郑中华
- 比赛
- 恐龙药丸
- 海底部落
- 母爱
- 泪水的声音
- 奶奶我想对您说
- 从电视剧解读社会发展与女性形象变迁
- 浅谈学习“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监督制度”之心得
- 计算机网络管理现状及发展
- 美国在甲午战争中的作用
- 浅谈勃拉姆斯晚期钢琴小品的音乐风格
- 农村加强法治建设重要性的几点思考
- 推动民族乡镇群众文化
- 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及其管理创新
- 浅谈农村文化户的管理问题
- 品读《长恨歌》中杨玉环的形象特点
- 试论中国古建筑保护理念
- 计算机网络通信安全问题与防范策略
- 对加快文山州服务型村级党组织建设的思考
- 发展绿色公共交通体系研究
-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
- 联想和想象
- 《短文两篇》——《我为何而生》《〈鲁迅诗稿>序》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
- 海滨仲夏夜
- 春
- 再别康桥
-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 赞美(穆旦)
- 济南的冬天
- 《鸿门宴》学案
- 阿Q正传
- 中国当代诗四首
- 数字杂说
- 《过秦论》学案
- 海滨仲夏夜
- 《归去来兮辞》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