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6
一册《红房子 绿房子 黄房子》(浙江版,转)
设计意图:
这是一则富有童趣的童话故事。但是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这篇故事太长,复述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讲述故事的时候,我采用了不同于以往的教学方法,以往都是呈现给学生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然后进行提问,最后进行复述故事,但这些都是针对故事情节较简单的故事来说的。而这则故事的内容较复杂,词汇积累也比较多,考虑到学生的接受水平,我适当地降低了难度,最终将故事分为了四个部分,1)介绍森林里的三座小房子2)如何变成白房子的3)如何将白房子变成原来的样子4)结尾。在叙述每一个部分的时候,都让孩子有意识的对故事进行整理,通过多种生动的教具地呈现(例:萝卜房子、西瓜房子、南瓜房子、以及各种可爱的小动物的图片),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当然对于部分水平较好的学生,可以进行适当的提高,比如将故事完整的、有条例的进行复述,以及大量词汇的积累。
教学目标:
1.充分培养学生良好的听的习惯和能力。
2.听完故事后,能正确、有条理、完整的回答课后要求回答的三个问题:1)红房子、绿房子、黄房子的主人是谁?
2)小动物的房子是怎么变成白房子的?
3)小动物分别用了什么什么方法使自己的房子变成原来
的样子?
3.能看图有条理的说几句符合故事情节的句子。
4.让部分听力与表述能力较强的学生复述故事。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引入
1.这两天我们听了那么多的故事,你们认识了几个好朋友呀?一起说说看(青蛙、老蛤蟆、大烟囱、小黑熊……)
2.今天老师要给你们讲一个故事,是有关三座小房子的。想听吗?竖起你的小耳朵。
二.引出故事
a.介绍森林里的三座小房子
1.森林里的小村庄里,有红、绿、黄三座小房子
板书:黄房子(黄色)
绿房子(绿色)
红房子(红色)
2.小兔住的是一间萝卜房子,(出示教具:萝卜房子)那是红房子;小猴住一间西瓜房子,(出示教具:西瓜房子)那是绿房子;小刺猬住一间南瓜房子,(出示教具:南瓜房子)那是黄房子。接下来的故事就要从这三座小房子说起了,首先请小朋友把书本打开,看看课本上的房子和黑板上的房子是不是一样呀,再请小朋友看书上的想一想,说一说,课本上一共问了我们几个问题,用手势告诉我(3),接下来我要看看小朋友能不能干,仔细听我说的是哪个问题,你用小手指住。“故事中红房子、绿房子、黄房子的主人是谁?”
3.想清楚了吗?今天老师把这几个小动物也请来了,我要请小朋友们把小动物分别放到他们的家中。
4.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这几个小动物的家?(巩固第一部分的故事内容)
b.小动物的房子变成白色的了,小客人都找错了。
1.你们现在都知道这是红房子,这是绿房子,这是黄房子,可是呀,你们知道后来发生了什么事吗?这些小房子一夜之间都变成白色的了,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竖起你的小耳朵。听的时候要思考:这些小房子是怎么变成白色的?
2.说故事:这一年的冬天,下了一场鹅毛大雪(读重音)……都搞错啦!哦,原来是这样,你们听明白了吗?谁能说说看小动物们的房子是怎么变成白色的?让学生理解“鹅毛大雪”,积累词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下象棋
- 第一堂课
- 紫草花
- 庞祖骞趣事
- 由蜜蜂采蜜想到的
- 小狗
- 太阳
- 可爱的小白兔
- 欢庆六一
- 课间十分钟
- 给蜗牛找家
- 大象
- 老鹰捉小鸡
- 母亲节
- 钓鱼
- 评清末新律
- 论程序正义的人性标准法学理论论文(1)
- 唐律解读:血缘立法的经典*法学理论论文(1)
- 我国传统法制中的监察制度法学理论论文(1)
- 民主市场的交易规则法学理论论文(1)
- 中 国 近 代 法 学 教 育 的 先 导
- 读於兴中的“法治三篇”法学理论论文(1)
- 司法公正与依法治国法学理论论文(1)
- 对解决我国区际法律冲突的法律构想法学理论论文(1)
- “中正慎罚”观念的高扬
- 中国古代律学(成就)述略法学理论论文(1)
- 美国宪政理论的渊源与范围(下)法学理论论文(1)
- 中国古代家族法散论法学理论论文(1)
- 邓小平法制思想与科学发展观法学理论论文(1)
- 一国两制与高度自治法学理论论文(1)
- 《打电话》同步作文范文欣赏
- 《再见了,亲人》重点字词梳理
- 《再见了,亲人》文学常识
- 《打电话》整体阅读感知
- 《打电话》重点问题探究
- 《再见了,亲人》随堂练习 巩固篇
- 《打电话》教案设计二
- 《打电话》同步作文训练素材
- 《再见了,亲人》老师语录
-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一
- 《打电话》考点练兵(一)
- 《打电话》同步作文写作指导
- 《再见了,亲人》随堂练习 提高篇
- 《再见了,亲人》重难点分析
- 《打电话》美文欣赏(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