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9-22
乌鸦不一定喝到水
乌鸦喝水》这则寓言的教学,我已观摩过许多次,早已烂熟于心。但这一次,我却有了意外的收获……
通过教师启发,大部分学生都形成了乌鸦真聪明,通过投石子,终于喝到了水的共识!唯有一位学生提出了异议——乌鸦不一定喝到水!那是一个胖胖的小男生,稚气的脸上满是执着。一语惊人,听课的教师都低声交谈起来。执教者有些惊慌失措,“你为何这样说?”她追问。“因为石子会把水淹没!”孩子忽闪着大眼睛。教室内静得出奇,我也是满腹狐疑。“石子怎么会淹没水呢?连常识都不知道,以后回答问题前一定要多动脑筋,希望小朋友们也要注意!”执教者显然有些发怒了。在学生们的齐声“知道了”中,孩子默默地坐了下去,沮丧的神色中透出一丝不服。
课后,我独自找到了他,向他请教“乌鸦为何不一定喝到水?”开始他十分胆怯,不信任地看着我。经我再三鼓励,他终于道出了原委。“昨天我和康康玩过了,他的瓶里装的水多,投进石子后,水满到了瓶口;我的瓶里装的水少,石子反而把水淹没了。只有瓶中盛着大半瓶水的时候,乌鸦才能喝到水。而书中只说瓶里有半瓶水,若是少半瓶的话,乌鸦就喝不到水了。”“真聪明!”我摸着他圆圆的小脑袋,由衷地赞道,“今天你使我学到了许多知识,谢谢你,小老师!”孩子终于自豪地笑了,神采中更多了一份自信。
且不说“乌鸦不一定喝到水!”是否一定正确,但它却充分表现了学生大胆的怀疑精神,从实践中得出结论更是一种求实的科学品质。不正是由于这种精神、这种品质,才有伽利略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真理吗?一句富有新意的“石子把水淹没了!”却被老师视为不知常识,还成了教育其他学生的反面素材。一个极富创造力的见解就这样被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也许就会夭折在课堂这个摇篮里!教学应是一种对话,对话中既没有无所不知的圣人,也没有完全无知的愚人。师生双方相互平等,在对话中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在以上教学中,倘若教师能尊重学生的观点,耐心地聆听学生的见解,并肯定“乌鸦不一定喝到水”的正确性,对学生大胆的怀疑精神和求实的科学品质作出赞赏,那么,教学的意义也许就超出了乌鸦能否喝到水的问题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给学生一点“阳光”吧!让祖国的未来“灿烂”地成长!◆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纸团风波
- 小泥人的心
- 乐在秋游中
- 选择坚强
- 老师没来的时候
- 选择
- 爸妈,我为你们自豪!
- 家
- 粉红色的许愿瓶
- 回忆家乡的中秋
- 老家的春节
- 粗心的我
- 家乡的元宵节
- 虽败犹荣
- 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 2016经济专业开题报告
- 经贸毕业论文
- 经管毕业论文
- 经济毕业论文
- 经济学本科毕业论文
- 浅谈解决企业煤电矛盾的路径分析
- 2016经济开题报告
- 最新经济类开题报告
- 经济学毕业论文
- 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
- 2016经济学开题报告
- 经管系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经济类P2P网络借贷
- 经济本科毕业论文
- 经济学优秀毕业论文
- 雨说
- 春
-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案
- 杨修之死
- 《山坡羊·潼关怀古》教案
-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 《孙权劝学》教案设计
- 《星星变奏曲》教学案设计
- 《理想》教学设计
- 敬业与乐业
- 《外国诗两首》教学案设计
- 中国认失掉自信力了吗
- 江城子密州出猎
-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 《沁园春 雪》教学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