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9-14
鱼游到了纸上-绝好教案第一课时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鱼游到了纸上-绝好教案第一课时,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鱼游到了纸上-绝好教案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学会11个生字。结合上下文体会“一丝不苟、融为一体、赏心悦目”等词的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4、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游到了我的心里”的意思和两者间的关系,并从中受到启发。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提出自学要求
1、出示课题:鱼到了纸上。
学生质疑:应该是鱼游到了纸上。
同学们观察地很仔细,课文的题目确实是《鱼游到了纸上》,但是鱼怎么会游到纸上呢?,相信大家最初看到这样的课题时,心中一定都会有一个这样的问号。
那么除了这个疑问,www.jiaoanba.com看到这个课题,你们还会蹦出什么问号吗?
带着这些问号,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反思:个人以为这样的导入效果还是比较好的。教师通过故意犯错,引起学生的质疑,从而引出“鱼怎么会游到纸上”的疑问,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而且这样的开头也比较符合本班的学情,照顾到了一部分还不知道怎么根据课题质疑的学生,因为受到前面这个例子的启发,学生纷纷提出自己的课题质疑——“鱼为什么会游到纸上呢?”“怎么才算是鱼游到了纸上?”“是什么让鱼游到了纸上?”……这一点让我感到高兴)
二、初读课文 并检查自学效果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进行自学。
2、出示生字生词,指正读音。
3、指明分读课文,有意安排读1-2,3-4,5-8,9-14几个自然段读,其实课文就是分这几个部分来写的
(1-2西湖观鱼的人很多;3-4写有位青年观鱼非常专注;5-8写这位青年作画认真、细致;9-14写这位青年是一位忘我学艺的聋哑人。)并且及时正音。
三、初步感受青年形象。
1、课文描写了一件什么事?
(我在玉泉结识了一个爱鱼的聋哑青年,他画的鱼形象逼真,人们称赞说鱼游到了他的纸上。)
2、读完了课文,你对这位青年有什么印象?
作者最初对这位青年的印象是怎样的?课文中怎么写的?
找到“举止特别”这个词语。
3、为什么说他举止特别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说明这位青年举止特别的语句,然后再自己读一读
4、交流: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鱼游到了纸上,鱼游到了纸上-绝好教案第一课时,希望对你有帮助!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 给灾区小朋友的一封信
- 我给外公扎辫子
- 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事
- 地震
- 有趣的春游
- 我为妈妈洗衣服
- 我的文具盒
- 爱的奉献
- 哥哥的新家
- 我的同桌
- 无题
- 地震来时
- 梦
- 我起水痘了
- 沉醉书香,情归写作
- 开展与多民族文化相关联的学习活动
- “黑车”侵袭该如何防范
- 真知灼见 真情实感 真心诚意
- 头像变大不简单
- 武陵山片区高职院校英语专业特色发展的途径探讨
- 《渔父》之“真乐远韵”
- 分享活动中的内心独白
- 我可以坐这里吗
- 小周记,大文章
-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中的气象知识
- 融入民族文化的综合教育课程创新与实践
- 探寻语文的真善美
- 让『离别』开出芬芳的花
-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技能竞赛辅导的实践探索
- 半截蜡烛精品教案10(第二课时)
- 12 半截蜡烛之教材分析
- 半截蜡烛精品教案3
- 半截蜡烛精品教案5(附反思)
- 晏子使楚优秀教案9(附点评)
- 半截蜡烛精品教案9(第二课时)
- 12半截蜡烛教材简析
- 半截蜡烛预习指南
- 半截蜡烛精品教案4
- 半截蜡烛精品教案12(第二课时)
- 半截蜡烛精品教案6
- 半截蜡烛精品教案11(第二课时)
- 半截蜡烛精品教案7
- 半截蜡烛精品教案8
- 晏子使楚优秀教案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