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吐蕃”的“蕃”究竟怎么读教学反思
翻新时间:2011-12-08
知识:“吐蕃”的“蕃”究竟怎么读教学反思
有小读者来信问:《文成公主进西藏》中“吐蕃”的“蕃”字,书上注音是tǔbō,而字典上的注音却是tǔfān。这叫我们怎么读啊?
答:“蕃”是个多音字。在《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中它有两个读音:①fān指外国或外族的,如蕃茄、蕃薯。②fán形容茂盛的样子,如草木蕃茂;或指繁殖,如蕃衍滋生。的确,“蕃”在现代就只有这两个读音。翻开2002年增补本的《现代汉语词典》第1278页,右上角的第一字条就是:tǔfān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在今青藏高原上。唐时曾在我国境内建立政权。看来,“吐蕃”当今的规范读音,应该是tǔfān了。
但是,教科书上的注音也不是没有根据的。因为历史上“蕃”还有两个读音:1989年出版的《辞海》缩印本第695页上,对“蕃”是这样注释的:①fán茂盛,繁殖……②fān古时对外族的通称。③pí姓,东汉有蕃响。④bō见“吐蕃”。而在第818页上,又明确无疑地为“吐蕃”注释为“吐蕃(—bo)中国古代藏族政权名。公元7-9世纪是存在于青藏高原。”可见,pí和bō都是“蕃”在特定历史时代,对特定事物的特有读音。pi只用在人的姓氏上,而bo只用在古藏族政权名“吐蕃”上。所以,就尊重历史而言,书本上把“吐蕃”注意为tǔbō,无疑也是有道理的。
当然,倘能在扁中加注古音,并在课文的注释上说明古今读音的变迁,那“叫我们怎么读?”的困惑就不会产生了。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知识“吐蕃”的“蕃”究竟怎么读,文成公主进藏,希望对你有帮助!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美丽的天坑
- 秋游
- 善良的兔宝宝i
- 给小偷的一封信
- 秋天的色彩
- 橡皮总动员
- 断章
- 家乡的红枣
- 可爱的荷兰猪
- 我的愿望
- 去博物馆
- 做梦
- 校园运动会
- 晒晒我的生日礼物
- 我学会了收花生
- 论教师在学生成长中的恰当控制
- “后方法”视角下学生英语课堂学习机会最大化研究
- 中小学“班班通”应用现状调查
- 体育合作学习对小学生情绪稳定性与课堂满意度的影响
-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学习评价研究
- 基于微技术的教师培训范式的构想与实践
- 中小学生心灵教育的途径和策略
- 初中班级管理模式现状分析与反思
- “后语文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 “立德树人”视域下的教师专业发展探究
- 新媒体时代教师的心理危机与化解策略
- 提高学生思想工作实效性的心理学途径
- 关注教师自我:教师专业发展的应有之义
- 专业发展视域下教师反思文化的建构
- 基于微课堂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
- 老人与海鸥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设计精品
- 阅读:老人与海鸥的原文(邓启耀)
- 老人与海鸥教学
- 跑进家来的松鼠教案2
- 六年级上册第七组教材编排解读说明
- 21老人与海鸥测试题
- 老人与海鸥教学片段赏析
- 老人与海鸥-教案1
- 人鸥情——《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 老人与海鸥重点词句品读
- 22* 跑进家来的松鼠之教材分析
- 老人与海鸥教学后记
- 人与动物和谐——《老人与海鸥》
- 知识:海鸥与滇池简介
- 老人与海鸥教案教学设计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