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9
《美丽的丹顶鹤》教学后记
11月8日,我有幸代表京口区参加了镇江市苏教版低年段优质观摩课评比活动,教学苏教版第三册课文《美丽的丹顶鹤》。上完课后,我静下心来,对这堂课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实践等方面进行了一番总结和反思,感觉收获颇多。
首先,能始终围绕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
1、在设计教案时,我注意把学生的需求放在首位,以学定教。在设计前,我对学生了解的有关丹顶鹤的知识作了调查,例:你见过丹顶鹤吗?关于丹顶鹤,你知道些什么?你还想了解什么?这样了解学情是为了在教学中可以顺应学情,满足学情。学生会的,我就少花时间或不花时间;学生有困难的,我就设计过程,引导学生一步步弄明白;学生想知道的,我补充介绍。
2、在课堂实际中,我也时刻以学生为主体。由于是借班上课,借用班级学生平时用的是北京景山实验教材,该教材体系重侧重于学生识写的发展,而读的训练不是重点,故学生朗读水平不是很高。针对这种情况,课堂上,我根据学生实际,不断调整原有的教案,通过教师的情来激发学生的情,运用体态语言,无劣等评价等方法,始终保持学生读书的兴趣。尤其是我在课堂上遇到这样一个意外情况:教学第二段时,通过各种方法,大多数学生已经感悟到丹顶鹤的美丽并能读好,可指名读时却发现一名学生由于长期形成的朗读习惯,两字一顿地读,纠正她的朗读方法,需要不少时间,这样就会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但我想到课堂教学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有所得,而并不仅在于完成教案。我不能放弃这个学生,一定要指导好她。她读得不好,我就一个词组、一个句子地领读,一遍不行,再进行一遍,热情地、耐心地帮助她、指导她,终于使她得到根本扭转。在这儿尽管教学过程受阻了,尽管课堂书写的时间被冲掉了,但我相信这位同学已经初步尝试了成功的喜悦。
其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
教学前,我针对二年级学生具有有意注意极易涣散,理性思维较弱,感性思维较强等心理特点,制定了兴趣产生--情趣保持--志趣衍发的教学思路。一开始,运用录象演示,贴丹顶鹤彩图等方法创设情境,引起学生读课文的兴趣,然后在重点部分--二、三段运用层层推进的朗读指导来突破难点,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此后,再适当地补充阅读材料,进行拓展、迁移,就达成了志趣衍发,提升学情的目的。在此过程中,我还设计了语言描述、比赛激励、发小纸鹤、媒体演示、形体体验等多种手段使学生保持学习情趣。这种针对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有学习兴趣,有学习方法,自然想读、要读、敢读、会读。
当然,这堂课上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有待进一步完善。
1、形式单一,缺少变化。
这堂课以读贯穿全过程,虽然在读的形式上有自读、互读、齐读、评读,但从整体的过程来看,教学形式颇显单调,学生仅是反复地读,基本局限在课文内容的朗读理解上,课堂上没有引导深入思维的做法,缺少让学生质疑问难、自主学习的时间,因而在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上还不够。
2、主导性偏强,凸显学生的学尚不够有力。
虽然在课前设计时,我已经注意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然而,在这堂课的实际教学中,仍有老师牵着学生走的情况,无论是在指导朗读,引导学生理解丹顶鹤的美丽,还是在提升学生爱护野生动物的志趣方面,教师给予得较多,总是把自己的感受过多地加给学生。其实,应该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构建丹顶鹤完整的美丽形象,教师只需在学生确有困难的地方点拨指导,教给学习方法,体现学生的学。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努力注意并做到:
1、加强课外知识的补充和在课内的渗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将课内学到的知识迁移、运用到课外去,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情趣,而且有助于学生建立和谐的语文素养。
2、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挖掘教材中蕴藏的人文因素、美的因素,使学生不仅受到教材内容的演习,而且受到作者情感的熏陶,更进而在动态生成的学习过程中学习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3、事先要加强对教学预案的构想,只有准备充足了,构想充分了,上课时的自由度才会大起来。正如有位老师说得好:多给学生一点空间,老师就会多一份意外的收获。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现在开始写作文
- 爬山
- 家乡的冬天
- 有朋友真好
- 友情无价
- 在成长路上
- 我的第一次
- 我从阅读中学到了语文
- 六年中我们所走过的路
- 周杰伦教我做蜗牛
- 爷爷的的礼物
- 一6班
- 鼓励的力量
- 难忘的北京奥运会
- 藏在心中的雨天
- 你会得寸进尺吗
- 张三李四如是说
- 任泉:在事业上我是得寸进尺
- 我们正在失去什么?
- 知识的力量
- 我是挤一号线的
- 我深信不疑的事
- 你容易患哪种“爱情病”
- 博弈论追女生
- 你若自信,何须比较?
- 欢迎读者朋友荐稿
- 保持饥饿 保持愚蠢
- 我们要更努力
- 循序渐进地说服别人
- 我们俩好,我们俩好……
- 选读课《维也纳生活圆舞曲》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教学设计)
- 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七课我不是最弱小的 教学案例(人教版二年级第四册)
- 古诗两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人教版四年级教学案例)
- 语文学科渗透生命教育教学案例:军神 (人教版五年级第十册)
- 五年级七班语文小课题研究:提高预习效率和效果(人教版五年级学案设计)
- 《白鹅》和《白公鹅》比较阅读教学设计(人教版四年级教学设计)
- 紧扣神圣,长文短教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说课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第十一册)
- 《咏鹅》教学反思(教师中心专稿)
- 放飞想像鼓励创造 --------创编童话故事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四年级第七册)
- 人教版语文第三册26《红领巾真好》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第三册)
- 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 庄子小学教师郭述 学案设计(人教版二年级第四册
- 《冬阳•童年•骆驼队》(第一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五年级第九册)
- 《行道树》教学实录(人教版七年级教学案例)(人教版教学设计)
- 1.认识棉、照等13个生字,会写妈、奶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 《第一场雪》读写结合教学设想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第十一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