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1-12-09
草原上的鹰
《草原上的鹰》教学设计之二
一.教学要求: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知道草原上的鹰能预报天气的变化,能帮助迷路的人克服困难,从而知道鹰和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
3.学写生字:迎、朝、如、狂、传、碰。
二.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草原上的鹰能预报天气变化,给迷路的人指示方向,进而知道鹰和人们生活有密切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
2.理解词语:皓月当空、劈头盖脸、眺望、或许。
3.思维训练:指导学生概括天气变化的过程。(第二自然)
二.教具
有关草原的歌曲、影片,制成课件。
三.教学过程
1.渲染气氛,激情导入。
(电脑出示有关草原风情的影片。)
同学们,这就是辽阔的大草原,自古就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样的诗句来赞美它,一群群牛羊漫步在这大草原上,天空中有朵朵白云飘过,还有自由自在的鹰在草原的上空飞翔,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图画啊!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草原,去了解草原上那些可爱的鹰。(板书18草原上的鹰)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轻声自读课文,要求:①以读汉字为主,不认识的字,读拼音;②读完课文后,给每个自然段标出序号;③从课文中圈出本课生字,读准字音。
(2)分段朗读课文,回答:读后你了解到什么?
3.逐段讲解,深入理解。
(1)学习第1自然段。
指名读第1自然段,思考:①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②鹰真的是在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说明了什么?
(2)学习第2、3自然段。
我们来到草原首先见到的往往是鹰,而有时鹰却并不出现在天空,这是什么原因呢?
①指名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
A这一段写什么?(板书预报天气)是从什么时间开始写的?
(板书早晨)
B鹰的活动怎么样?(板书不飞)说明什么?(板书天气变化)
D画出天气变化的词语,再读一读,概括天气变化的过程。
②自学第3自然段,方法同第2自然段一样。(板书晚上长鸣天气好)
默读2、3自然段,想一想,画一画:两段所写的不同情况。(时间不同,鹰的活动情况不同,天气变化不同。)
(3)学习第4自然段。
鹰的活动不仅与天气变化有关,它还给人们很大的帮助呢!让我们看看草原上的鹰和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
①自由读第4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板书指示方向)
②读第1句话,理解“眺望”,归纳句意。
③读第2句话,理解“或许”,归纳句意。
④鹰能直接帮助人们辩别方向吗?
⑤指导朗读:要用肯定的语气,读出人们在迷失方向时看到鹰的那种无比喜悦的心情。
(4)学习第5自然段。
指名读第5自然段:“信息”是什么意思?鹰给草原上人们带来了什么信息?
4.看板书总结全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
2.有感情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学会6个生字。
三、教具
生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
a)复习:轻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b)学习生字。
1.分析字形。
半包围结构的字:迎
左右结构的字:朝、如、狂、传、碰。
2.读准字音:
多音字:朝出示“朝霞”课文中读zhāo,还有一个读音cháo,朝前。
传出示“传来”课文中读chuán,还有一个读音zhuàn,传记。
3.指导书写:
a)迎:出示第1自然段的第二句话,指句读,理解“欢迎”。
注意:迎的右半部分是不是卯。
师范写,学生在田字格中写两个。
b)朝:由几个部件组成?书写时注意什么?
用“朝”字组词。
师范写,学生在田字格中写两个。
c)如、狂:说出偏旁部首的名称,注意偏旁部首的写法。
d)传、碰:书写注意左窄右宽。
4.领读、齐读、接龙读黑板上的6个字,中间穿插提问字的结构、词语的意思。
c)出示投影,检查认读情况。
d)盖住拼音读课文第3自然段,增识汉字。
e)完成课后题:2、3。
f)布置作业:《阅读》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老师的“恶作剧”
- 二十年后的家乡
- 读《我的战友邱少云》有感
- 感谢
- 母亲的爱
- 坚持就是胜利
- 一本字典
- 骄傲的月亮
- 一本值得纪念的书
- 狼来了
- 一张令人发笑的照片
- 关心
- 我的军训生活
- 瞧!这就是我
- 热爱生命
- 经济责任审计
- 信息系统审计师是怎样炼成的(1)
- 知识经济对审计的挑战(1)
- 债转股审计应关注的几个问题(1)
- 当前审计信息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1)
- 最高审计机关在新型公共管理中的作用(1)
- 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思考(1)
- 中层领导离任审计探索(1)
- 管理审计重点内容剖析(1)
- 如何做好人行内审综合分析工作(1)
- 企业会计舞弊与审计(1)
- 市、县长经济责任审计的实践与思考(1)
- 上市公司造假审计十大策略(1)
- 建立健全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审计评价机制的思考(1)
- 新《企业会计制度》与内部审计(1)
- 《杜甫诗三首》课内语段阅读题
- 诵读品味《三峡》 领略壮美山水
- 《杜甫诗三首》课时训练
- 《春望》教学设计
- 《三峡》课堂实录
- 模山范水 抒情写意──谈《三峡》
- 《杜甫诗三首》课外语段阅读题
- 《石壕吏》教学设计
- 《三峡》赏析
- 《三峡》导读
- 《三峡》课文简析
- 《三峡》教学实录
- 《石壕吏》教学设计
- 《杜甫诗三首》课时训练
- 《杜甫诗三首》同步达纲练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