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1-24
02丝绸之路最新教案一
教学目标
1.认识“矗 凹”等七个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说出这条路被称为“丝绸之路”的原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让学生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学会收集、整理、加工信息,能从网上查阅关于丝绸之路的其他知识,能用简洁的话介绍,从而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及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丝绸之路的价值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挂图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导语:有一条路,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向西一直延伸到罗马。这条路,承载了无数的骆驼与商旅;这条路,传播了东方的古老文化;这条路,传承了东西方的友谊与文明。它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今天,让我们一起随着一座古朴典雅的巨型石雕,穿越时空的阻隔,一起走近──丝绸之路。
2.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学生自由提问,板书比较主要的问题。如:为什么称作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有什么价值或意义?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可由学生互相解答)
4.带着同学们的问题,读一读课文,看看能否在文中找到答案。
二、检查预习情况
1.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你特别喜欢的地方,或者读得不太通顺的地方多读一读。
2.和同学交流一下你最喜欢的部分,读给他听一听,如果能说说理由,就更好了。
三、阅读课文,交流体会
(一)体会丝绸之路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的价值。
1.出示句子:“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
2.读读这个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
3.你是怎样理解“联系”这一词语的。文中描写“我们”是怎样“联系”的?
4.再读文章,用笔勾一勾你认为有价值的地方。
5.集体交流
(预设:学生会找出中国使者和安息国互相交流的地方。找到中国使者为安息国带去了“绫罗绸缎”,而安息国则将自已国家的”驼鸟蛋”,以及特色文化“魔术”、“杂技”等献给了中国。如果个人学生没有找到,可以再讨论)
(二)体会丝绸之路在东西方精神文化交流方面的作用。
1.安息国与中国在进行交流的时候,两国人民都是怎样的心情呢?小组内进行分角色朗读,注意模仿一些动作与表情,体会一下两国人民的心情。
2.小组汇报表演,再读文章。
3.通过分角色朗读,你体会到了两国人民怎样的心情?学生充分交流。
(预设:学生通过文章对两国人民一些动作表情的描写,例如:安息国臣民等待时的“浩浩荡荡的大军在边境迎候”,刚出现骆驼队时人们的“欢呼”“奏乐”“欢腾”。中国使臣的”大跨步上前”“满面笑容”;安息国将军的“翻身下马”“高兴得连连点头”等地方可以看出两国的友好与融洽。)
4.引读:这一场景的实现,多亏了一条道路呀!──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
(三)结合资料,深入理解
1.其实,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一幕,只是通过丝绸之路发生的一个小小的故事。这样的故事还有好多好多。你还知道些什么呢?把你搜集的资料和大家一起交流交流吧。
2.交流小组内搜集到的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3.老师也有一个小小的资料和大家交流。由于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执政官恺撒,穿着中国丝袍进入剧场,轰动一时,从而,出现了中国的丝绸热效应。从此以后罗马城内的豪华市区,就设有专售中国丝绸的店铺。而当时中国的丝绸,全部都是经过这一条道路进入罗马城内的,而这丝绸之路的开辟者就是著名的──张骞。
4.齐读课文13自然段
5.你有什么体会?
6.再读13自然段。
7.回答课前两个问题
(1)为什么称作丝绸之路?
因为在这条道路上,主要的贸易物品是丝绸。
(2)丝绸之路有什么价值或意义?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交流的通道。同时板书。
四、小结
古代的丝绸贸易,骆驼与商旅的情形,我们没有机会再看到。而现在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门外的巨型石雕,在默默地给我们讲述着丝绸之路上那古老而美丽的故事。(出示挂图)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一幕古老的风景,重温那动人的一幕幕。齐读第一自然段与最后一自然段。
板书
丝绸之路
{东西方友谊交流之路
东西方经济交流之路
东西方文化交流之路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02丝绸之路教学设计一,草原,希望对你有帮助!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二战伤亡人数统计
- 挫折中,莫要放大痛苦
- 国旗下的讲话:国庆节爱祖国教育文章
- 宏扬科技,你我同行
- 祖国在我心中.
- 珍珠港受空袭
- 牛奶与健康
- 锻炼计划
-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 海伦凯勒的一生
- 地震
- 对全校师生说的话
- 激情奥运,阳光校园
- 我最爱我们的祖国
- 书香伴我行
- 好莱坞宗教电影与文本之间的关系
- 中国古代青楼文化的社会学反思
- 现代回族女性的困境
- 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基础的现代转向:从政治人到生态人
- 从后现代女性主义视角分析西方女装设计的变革
- 中西文化影响下社会对待巫术态度比较
- 关于洛克《政府论》中特权思想的思考
- 苦菜花开,歌亦为文
- 浅议近代中国的民权思想
- 浅论灾难性题材中关于“死亡”报道的新闻伦理
- 系统生态理论视角下失独者社会支持的重构
- 中泰拉祜族亲属称谓比较分析
- 从授受动词的使用情况管窥中日两个民族性格差异
- 广告:商业与艺术之角逐
- 社会实践在独立学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育中的作用
- 《珍珠鸟》教学实录
- 《珍珠鸟》教学设计
- 《珍珠鸟》教学实录
- 《珍珠鸟》教学设计
- 《珍珠鸟》教学设计
- 《珍珠鸟》教学实录
- 《珍珠鸟》教学设计
- 《珍珠鸟》片断赏析
- 《珍珠鸟》教学设计
- 《珍珠鸟》教学设计
- 《珍珠鸟》教学实录
- 《珍珠鸟》教学设计
- 《珍珠鸟》教学设计
- 《珍珠鸟》教学设计
- 《珍珠鸟》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