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小马过河(第二课时)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3、4、5、6.7自然段,理解课文的含义。
2.理解“为难”“当然”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
1.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
2.学习课文第3到5自然段。
(1)读课文第3段后,说说,“为难”的意思。(“为难”,感到难以应付。)找出课文写小马怎样为难的句子读读,要求读出语气。(心想……那多好啊!)
为什么会这样
(2)读老牛怎样告诉小马的句子,说说小马听了怎么样
。(理解“樘”(趟)的意思。)
(3)小马准备过河时,松鼠为什么拦住它?(理解“当然”的意思。“当然”在这里作“应当这样”讲。)
(4)最后小马怎样做,读有关句子。
(5)把上面的四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小马第一次来到河边过不了河的经过。
3.学习第6、7自然段。
(1)引读。师:小马回家是怎样问妈妈的?妈妈是怎样对小马说的?生:读第6自然段。师:小马是怎样根据妈妈的话去做的?生:读第7自然段。
(2)为什么说“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教师可运用课前准备好的挂图和图片演示:贴出挂图,再分别把画有老牛、松鼠、小马的图片插入挂图上的河水中,比较它们身材的高矮,以及河水没到它们身上的部位。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白:老牛、松鼠、小马身材高矮不同,对河水深浅的感受也不同,所以小马说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老鼠说的那样深。)
·用
“既不像……也不像……”说小马的高矮。
·用
“既不像……也不像……”说小马过河时的感觉。
·用
“因为……所以……”把以上二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3)说说小马第1次为什么过不了河,第2次就过去了。
(4)读读妈妈教育小马的话和课文最后一句话。
(5)说说学习了这篇课文懂了一个什么道理。
4.布置作业:
完成作业本第5题: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板书设计:
小马过河
为了……所以……
第一次:过不了河
第二次:趟过了河
既不像……也不像……
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是不行的。
教学反思: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能背诵并听写老马教育小马的话。
2.学会用“既不像……也不像……”写句子。能给指定的句子正确加上句号、叹号和问号。
(二)教学过程
1.朗读课文。
指名读,要求读准字音,不读破句,读出带有问号和感叹号的句子的语气,注意省略号的停顿。
2.熟练习背诵老马教育小马的话。
3.指导用“既不像……也不像……”写句子。
4.完成作业本第3题:填空。可补充如下习题:
半()麦子一()磨坊一()马棚一()大树
5.完成作业本第6题:给句子加上标点符合。
6.听写生字及老马教育小马的话。
7.完成作业本第2题:读拼音写词语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被盗
- 渴望成象
- 放风筝
- 习惯
- 小白鸽
- 放风筝
- 看望老外公
- 猫小姐换名字
- 大公鸡
- 有点挑食的小狗
- 国庆见闻
- 我与书
- 花草树木的变化
- 我的暑假
- 音乐公主
- 成长,需要学习什么
-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
-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小组讨论法
- 小学语文目标教学探究
- 浅议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策略
- 飞翔在森林上空的无人机
- 心灵可以到达身体到不了的地方
- 树林里的秘密生活
- 小学语文探究课教学刍议
- 小学语文的语感培养
- 来自大自然的灵感
- The Class Begin
- 中职语文创生一体化教学初探
- 小学语文教学浅探
- 一片叶子落下来
- 20 长城砖
- 海上日出
- 18 科利亚的木匣
- 《观潮》课堂实录
- 燕子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课堂实录
- 装满昆虫的衣袋
- 鸟岛(第二课时)
- 21 古诗三首
- [原创]《江姐》教案设计
- 西沙鱼人
- 观潮
- 《练习5[第九册]》浙教版
- 水乡歌
-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