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13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水的不同形态的变化以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课文,了解水的变化及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写好生字。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谜语激趣,课题导入:
1、谜语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条谜语,看看你能猜到谜底吗?
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中看不见。
好吃没滋味,脏了不能洗,掉在地面上,再也拿不起。
太阳一晒我就变,火上一烧我也变。向上缭绕像青烟,遇冷结成小水点。2、大家仔细想想,你发现了什么?
3、板书课题《我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
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由读课文。同时用笔标出生字、词语和不懂的地方。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师生评议读书情况。(强调标出的生字、词语,注意难点的字音。如:躁、灾平舌音;稼是第四声,在庄稼一词中,读轻声等。)
3、读书交流,鼓励质疑。说说读完课文你了解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及时对问题进行梳理、归纳、解答。)
三、学习生字
1、利用生字卡片,出示11个字。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指认,交流识字的方法。
2、请同学来读生字做游戏:
摆长龙:拿出字卡,请一个小朋友读,其他小朋友找,然后摆成一条生
字长龙,比比谁眼明手快。
出字谜:一只小黑狗,长着四个口。(器)
水大好发电。(淹)
禾苗的家。(稼)
家里玩火,闯了大祸。(灾)
一只脚踢三球,一脚踢到树上头。(躁)
3、分组开火车读字词比赛,读得不准的,请组内的同学帮助纠正。
四、写字
1、出示冲、晒、池、浮四个左右结构的字。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字的特点,以及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找出自己认为难写的字。
2、教师范写。边写边强调重点。如:晒的第九笔是竖弯,不是竖弯钩;以及两点水和三点水在写法上的异同。
3、学生临写,自由练写。教师巡视,师生共同评议。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词。然后说出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巩固识字。
2、指读课文。我是谁呢?生答:是水。师:对了,课文中我就是水,贴小水珠图片。
二、再读课文,朗读感悟
1、读1-2自然段,看看我变成什么了?
生:汽、云、雨、雪花、雹子,师依次演示。
2、看我们大家多会变啊,现在我们来读一读,第1段你想用什么方式读?
①组内合作读
②个人展示读
③咦,你们瞧,这些水珠要到哪里去了?找出课文中的句子
汽还能变成云呢!谁喜欢这朵云,来读一读。
同学们再看,云穿上了不同衣服了,(出示图片云1、2、3、4、5、6、7、8)选一种你喜欢的衣服来读一读。(指名分层读)
④启思探究:听了朗读,你有什么问题要问的吗?
3、刚才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了第一段,知道水能变成云,我们
再来用同样的方式读第二段,看看它还能变成什么?
①小组合作读,
②小组展示
③评价:谁读的好,为什么?谁愿意向他们挑战,超过他们?
④出示……(落)下来……(打)下来……(飘)下来……
a、生自由读
b、说说用这些字的理由
4、瞧!这是一群多么可爱的小水珠啊!师配乐朗读3自然段,学生闭上眼睛听。问:你看到了什么?
①生自由读
②创设情境读
5、自由读第四段
质疑:我做过哪些事?
还可以做哪些事?
生活中你还看到哪些水的变化?
6、小结:小朋友,水是我们亲密的伙伴,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灾害,我们以后要用聪明的头脑,想出更好的办法,让水只做好事,不做坏事。
三、延展性作业:
课外画一画水变化的连环画,分别画出水的不同样子,并在每幅画的下面写出一个词语或一句话。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小白,我想你
- 美丽的汾河公园
- 玩儿出来的学问
- 参观化石展览
- 一次有趣的谜语竞猜
- 捡垃圾
- 玫瑰花
- 《灰猫妈妈》读后感
- 公园游记
- 《金翅雀》读后感
- 我家还缺啥
- 假如我能变成点石成金的超人
- 暑假中的一件趣事
- 夕佳山
- 我最高兴的一件事
- 会计信息化条件下审计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 对工程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探讨
- 公司治理层面的内部审计问题研究
- Excel在货币资金收支情况专项审计中的应用
- 如何鉴定审计证据
- 应利用国有商业银行股改时机开展银行效益审计
- 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下的投资审计工作
- 加强社会审计风险的控制
- 会计电算化下的审计风险与防范措施
- 联网审计的利弊分析
- 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审计
- 试析企业内部审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 计算机审计风险分析及其防范对策
- 关于建筑工程预决算审计问题的几点思考
- 我国民间审计发展的制约因素刍议
- 最后一课
- 《最后一课》教学设计
- 《最后一课》教学设计
- 《最后一课》教学设计
- 《最后一课》习题精选
- 《最后一课》续编
- 续写《最后一课》
- 《最后一课》教学设计
- 《最后一课》同步达纲练习
- 《最后一课》同步练习
- 《最后一课》教学设计
- 《最后一课》教学创新设计
- 《最后一课》教学设计
- 《最后一课》教学设计
- 《最后一课》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