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17
找骆驼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能区别多音字“哄”、“吗”的读音,理解11个新词的意思,能区别“走失”和“丢失”的不同意思。
2.能仿照例句,把不完整的因果句补充完整。
3.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商人走失的那只骆驼的样子的,懂得遇事仔细观察,抓住事物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判断,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教学重点:
让学生初步学会预习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理解老人通过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推理的过程;能用因果倒装句式正确地把老人的推理过程说出来。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预习课文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平时多观察,勤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幻灯机、幻灯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揭示课题
(1)幻灯出示骆驼图后问:这是什么动物?谁能说说骆驼是一种怎样的动物?
(2)“从前有个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问:“走失”是什么意思?可以换成“丢失”吗?
(3)商人走失了骆驼,于是就发生了一个“找骆驼”的故事,出示:6.找骆驼(齐读课题)
(4)看了课题,你想知道哪些问题?
2.引导质疑
听老师读课文,想想刚才提的问题,哪些听了就解决了。
3.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想想这一段主要讲什么。
(2)这段主要讲什么?从哪里看出商人的心里很着急?用着急的语气读读商人的话。
4.学习2-9自然段。
(1)布置自学。要求:①轻声朗读2-9自然段。②同桌讨论:老人知道商人丢失的那只骆驼有哪些特征?老人说得对吗?你从哪儿看出来?
(2)反馈。
①让学生用”老人知道商人丢失的那只骆驼--”的句式说出骆驼的三个特征,先分三句说,后综合起来说。
②商人三次回答老人话是怎么说的?
③比较“是的”、“不错”、“对极了”的异同,说说商人的感情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从意思、用词、标点、语气、心情等方面去考虑。)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④“忿忿”是什么意思?商人的心情为什么会转喜为怒?该怎样读出“忿忿”的语气来?
(3)分角色朗读2-9自然段。
5.学习第10自然段。
(1)默读第10自然段,思考:老人并没见过商人的骆驼,可却能那么准确地说出骆驼的特征,这是为什么?请把老人得出结论的依据找出来。
(2)“不紧不慢”什么意思?
(3)请用“不紧不慢”的语气说说老人的话。
(4)练习用因果句式说写句子。
①请用“因为……所以……”说说老人为什么知道骆驼的脚印右边深左边浅。
②我们也可以把“结果”调到前面,“原因”放在后面来说,出示例句,齐读。
③请照样子说说,老人为什么知道骆驼左边驮着蜜,右边驮着米?为什么知道骆驼缺了一颗牙齿?(出示留有牙齿印的树叶帮助理解)
④优等生可要求把三句并成一句说。
6.学习第11自然段。
(1)齐读第1l自然段,看看商人找到骆驼了没有。
(2)“果然”是什么意思?“果然”说明了什么?
7.总结。
老人为什么能帮助商人找到骆驼,你从这个故事中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8.让学生用“我看见( ),就知道( )。”
的句子练习说话。
第二课时(略)
板书设计:
6.找骆驼
看见 分析
右脚深 左脚浅 左脚跛
右边米 左边蜜 驮的东西
牙齿印 缺颗牙齿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参加“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写于3.14)
- 可怜的课桌
- 自我保护乃财富
- 一只燕子的自述
- 大头小弟
- 未来的地球
- 学造纸
- 雨
- 硬币运动会
- 家有小龟到
- 烟火
- 童年趣事——蜗牛让我有了新发现
- 爱笑的刘菲
- 消失在5的边缘
- 大嘴垃圾桶
- 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思政教育相结合
- 浅谈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 音乐剧在高职素质教育中的应用
- 简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形式现状及发展
- 刍议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 浅谈如何在小学促进艺术教育的发展
- 浅论中职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合外国文学教育
- 浅谈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 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小议
- 关于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和信息服务的思考
- 关于软件工程教育的几点思考
- 加强历史教学中情感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 从《说文解字》看现代教育的方法
- 通识教育作为大学生文学经典阅读的路径研究
- 高效低耗求活求实_语文论文
- 关于《愚公移山》_语文论文
- 采用各种形式,培养“说”的能力_语文论文
- 持之以恒地坚持中小学语文素质教育_语文论文
- 明确目标读写结合_语文论文
- 抽象思维的局限性及教学对策_语文论文
- 文章“曲形结构”法_语文论文
- 明理·激情·导行_语文论文
- 明确小学作文教学的性质和任务_语文论文
- 日记教学——小学启蒙作文教学的途径_语文论文
- 体验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_语文论文
- 作文教学:认识与实践_语文论文
- 明确目标 抓住重点_语文论文
- 故事性作文与虚构方法_语文论文
- 改革语文教学要用“减法思维”_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