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1-23
《在阅读教学中妙用情境》教学实录
整体感知时——入境激趣
师:在整体感知时创设情境,首先应根据课文内容,从具体的整体情境出发,决定情境的基调;然后运用多种方式、手段,如语言描述、图画表现、音乐渲染等创设情境。
[课件展示:《小珊迪》一课的导入部分。
师:先请小朋友听一首歌曲。(播放《我们的生活多么美好》)
师:说说唱了什么内容?
生:歌唱我们美好的生活……
师:是啊,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我们过着多么幸福的生活啊!可是,在另一个社会、另一个世界的劳动人民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小珊迪》!]
[评析]这个片断是用歌颂现在美好生活的歌曲和教师低沉、压抑的暗示性语言相比较,在强烈的对比中渲染与课文相应的气氛,使整个课堂教学成为一个整体、一个特定的心理场,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心理,使学生进入具体的课文情境,对课文中的人物或事情引起关注,激发情感,使之处于一种最佳的情绪状态,为加深其内心感受和体验作好准备。
生:花这么长时间听一首歌,有价值吗?
师:这正是教者的匠心所在。在这里强调的就是一个“情”字,就是要通过鲜明、强烈的对比,完成对学生情感的渲染、情感的激发、情感的调动,为学生产生对小珊迪的同情、敬佩之心,对资本主义社会黑暗现实生活的批判揭露之情埋下伏笔。
师:在这里,我们要善于营造一个有利于阅读主体“情绪化”的场,充分地激发学生好奇、求知的情感,使他们主动地去读,专注地去读,兴致勃勃地去读,学生读的积极性越高,其收获就越多。再看这个片断——
[评析]从上例可以看出,斯霞老师正是巧妙运用体态语,用自己机智的即兴表演创设出具体的情境,以引导学生完成对“饱满”一词的抽象意义的理解。
师:的确,在这样的具体情境中,完成对词语的理解和学习,使教学过程既实又活,富有灵性,使学生的认知结构不断充实、完善并系统化,其效果自然是极好的。
师:上面是词语教学问题的解决。那么,课文教学的重难点又是如何在情境的运用中得以有效地突破和解决呢?《坐井观天》这则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由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组成。第一次对话较容易理解,学生一读就懂,理解后两次对话是教学的重点。
[评析]学生质疑后,便动手做实验,通过实验演示创设“青蛙在井底看天,视线被井所局限”这个情境,从而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弄清青蛙为什么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这一疑难问题,同时,也为后面理解寓言作了铺垫。
师:在此处,教师并没有进行乏味的分析和常识性的讲解,学生在演示中既创设了情境,又理解了情境;既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师:《坐井观天》教学的难点同其他寓言故事的教学一样,是如何让学生通过自我感受和体验来理解文中寓言,而不是仅仅把教师的分析理解照单全收。揭示寓意是对寓言的具体形象和故事情节的最高抽象和概括,这对于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来说,有一个跨度,是一个飞跃。如何减缓难度,达到教学目的呢?我们同样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再现寓体的生动形象,让学生在具体而深切的感受中悟明寓意。
师:课文中对女主人发现眼镜蛇盘在自己脚上以及紧随其后的一系列反应都没有作详细的描述,而是在后文的对话中补述清楚的。贾志敏老师在此处发掘出能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因素,巧妙设计了一个导读训练点,让学生热烈地、有创见地说,再现当时女主人遇事不慌乱的情境。这样既训练了说,又教给了方式方法,还进一步地感悟了女主人的品质,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是这样得到了发展和提高的。
体验内化时——现境动情
师:整合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惟有将他们所有的感觉、情绪、智慧全部投入学习的过程中,才能获得最好的效果。在学生已读懂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了较深理解的基础上,如何引导学生进一步地鉴赏和感悟呢?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描述、绘画展示和表演等活动,来再现与课文相关的情境,并利用角色效应让学生自己去琢磨、去尝试、去发现、去感悟、去动情。请看《古诗二首》中《游园不值》一诗的教学片断。
[评析]我们看到,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不仅真切地感受和理解了课文,其内心的体验也得以深化。学生体验到:大自然真是生机勃勃……那么,作品所体现的对美好的、向上的新生事物的赞美之情学生的内心也必定有所体验。
师:这种生动的形式使学生特别兴奋,他们既可以听到,又可以看到,且富有戏剧情味。学生的情绪热烈、印象深刻是必然的。
师:(小结)以上是在阅读教学中妙用情境的四种情况。当然,在具体的教学中,还有其他多种创设情境、运用情境的途径和方法,但不管如何设计运用,都应坚持从教材出发,从学生出发,尊重学生的学习利益和成长利益,服务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幸福的笑
- 我们班得了第一
- 这就是我
- 生日晚会中的排行榜
- 第一次打工
- 天下第一香——兰花
- 执着追求
- 哈,我这个人
- 与书的不解之缘
- 妈妈生病了
- 我的表弟
- 火车上智斗窃贼
- 我的自画像
- 我的自画像
- 爱哭鼻子的“常弟弟”
- 公立医院科室全成本核算研究
- 创意书店经营模式现状及未来发展探讨
- 依法治国背景下检察机关财务管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从税收筹划到税务管理的转型
- 我国房地产风险溢出路径研究
- ARIMA模型在区域人口预测的应用分析
- 绵阳市农村综改试验试点示范区运行现状与对策
- 谈宏观调控下小微企业成本控制
- 关于建立高等学校教育成本控制机制的思考
- 旧住区节能适老一体化改造的问题及建议
- 黑龙江省特色经济信息化发展新方向
- 电子工艺“产学研”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 探讨煤炭企业工商管理系统化模式创建
- 基于会计学发展战略的会计基础理论问题浅析
- 我国假币犯罪的趋势及防范对策研究
- 明确目标,灵活操作_语文论文
- 最重要的是单元教材科学化_语文论文
- “新高考”语文应试对策_语文论文
- “整体--部分--整体”教学谈_语文论文
- “利用录音批改作文”的具体作法与理性思考_语文论文
- “听”、“说”教学的现代性_语文论文
- “引入法”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_语文论文
- “文眼导读法”教学改革阶段性实验报告_语文论文
- “发现交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_语文论文
- “暖”与“寒”真义真情何在?_语文论文
- “学法指导”之我见_语文论文
- “学院式”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_语文论文
- “受之饥”释_语文论文
- “初中语文实用能力培养”实验总结_语文论文
- “引导——发现”教学策略的认识与实践_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