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21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八
学习目标:
1. 认识“针、忠、盏、稠”四个生字,会写“忠、导”等9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有进一步寻找辨别方向方法的兴趣。
课前准备:
1. 指南针。
2. 课件:天然的指南针(树影、北极星、树叶稠稀、积雪)。
3. 生字、词卡片。
4. 查找辨别方向的其他方法。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1. 故事导入。(故事主要内容是去野外游玩,不知怎么与同学们走散,迷了路。)
2. 设疑:这时你怎么办?(请学生想各种可能。)
3. 揭示课题,教师板书。
二、初读课文,随机识字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检查自学,随机识字。
先让学生了解诗歌特殊的分节方式,再指名分节读,在读中正音。
忠(后鼻音) 盏(翘舌音) 碰(后鼻音) 稠(翘舌音)
3. 再读课文,思考课文里介绍了几种辨别方向的方法,用笔做上记号。
4. 讨论交流。(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
三、细读课文,自主学习
1.在2——5节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节进行研究。(四人小组学习)
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问一问
2.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结合学生的回答,理解“忠实、向导、稠稀、分辨”等词语。并用课件演示文中四种辨别方向的方法。同时,了解为什么能辨别方向的原因。
3.指导朗读。
四、总结课文,指导书写
1.齐读课文。
2.巩固生字。(从生字卡片中找字的游戏)
(1)我有一颗中国心。(忠)
(2)左右结构的字。(积、稠、稀、针、碰、慌)
(3)找找偏旁一样的字。(积、稠、稀)
(4)一()灯
3.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盏、稀、碰、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指导背诵
1.组与组之间进行朗读比赛,教师在学生读的过程中再次随机进行朗读指导。
2.指名说说书中介绍的辨别方向的方法。同时指出这些方法所应用的特殊环境。(有些白天适用,有些黑夜适用……)
3.教师用引读法,引导学生背诵课文。
二、表演课文,深化主题
1.师生配合表演。
迷路的小孩(哭):怎么都是树呀,怎么没有路了,我回不了家了。
太阳:孩子别哭别哭,我来帮助你。现在是中午,你看我照着大树,大树的影子指的就是北方。
北极星:别哭别哭,到了晚上,如果天晴,你只要找到我,就知道北方在哪里了。
大树:我也能来帮助你,你看我的树叶,一面阳光充足,枝叶茂盛,一面很少见到阳光,树叶稀少。稠的一面是南方,稀的一面就是北方。
积雪:如果是冬天,你只要看看我就行了,南方太阳光强,我就化得快,而北方同样光弱,我自然化得慢了。
迷路的小孩(擦干眼泪):哦!我明白了,谢谢你们,再见!
2.小组合作表演。
3.选择小组汇报。
三、总结全文,拓展练习
1.齐背全文。
2.说说你在课外找到的辨别方向的方法,进行交流,并说明理由。
3.仿照2——5节的写法,说说你找到的辨别方向的方法。
4.总结:大自然不光有很多的天然指南针,他还有许许多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发现。
四、课外作业
课外阅读《十万个为什么》等书,了解大自然的奥秘。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香村美景
- 拥抱大海
- 家乡的特产
- 古银杏
- 我的小表妹
- 一件难忘的事
- 大海边玩耍
- 赛尔号飞船
- 未来的图书馆
- 我们的课余生活
- 我的新发现
- 夏天
- 好球!
- 第一次游泳的酸甜苦辣
- 未来的世界
- 形式美中数理逻辑的运用研讨
- 侵权法上因果关系理论研究(中)(1)论文
- 农产品网络营销对策
- 一定民主条件下司法审查制度设计的经济学论析(1)论文
- 对舞蹈教学中关于学生艺术表演力的培养的分析
- 语境与词语的异常搭配研究
- 论室内设计中的陈设艺术
- 论尊重“和而不同”构建和谐社会
- 试论科学发展观
- 论法制视野下的司法公正(1)论文
- 探讨关联规则挖掘在汽车营销决策中的应用
- 论协商性司法的理论基础(1)论文
- 间接言语行为的转喻视角研究
- 浅谈教育发展的科学指南
- 论服务营销概念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
- 《永生的眼睛》说课设计
-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法二例
- 《燕子》为例谈看图学文的教学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 《西门豹》教学片断实录与评析
-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八
-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九
- 《太阳》教学设计及反思
-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
- 《太阳》教学设计
- 《阿德的梦》教学设计
-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第一教时
- 《太阳》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