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和田的维吾尔精品教案B案教学练习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和田的维吾尔精品教案B案课堂实录_教学反思_案例_练习_课文_教后感,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课前准备
关于介绍维吾尔族的录像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1.导入:这几天,我们都在通过课文了解中国各地的民俗世情,让我们领略到广博的地域文化。老北京热闹的春节,古朴的藏戏,别具一格的民居,都令我们耳目一新。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和田走一圈,去真正感受新疆的风土人情吧!
2.媒体展示关于新疆和田及维吾尔族的课件内容,看后说说维吾尔族人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刚才我们通过媒体,对维吾尔风情有了一个直观的印象。下面让我们走进课文,通过文字更多地了解和田的维吾尔乡村、维吾尔人。
二、整体感知,合作交流。
1.自由读文,做到正确、流利,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同桌听。
3.速读课文,分别用一个小标题概括2—3.4.5—6小节的内容。
2—3小节:热爱土地;4小节:爱花的民族、爱美的天性;5—6小节:能歌善舞。
4.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土、花、歌”具体介绍了新疆和田维吾尔人的哪些风俗习惯,这些习惯表现了维吾尔人的哪些特点?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理解、体会。(学生自读课文,圈划词句,四人小组讨论。)
5.学生交流,教师归纳:
土:表现了维吾尔人热爱沙漠、崇拜土地、眷恋泥土、质朴的特点;
花:表现了维吾尔人爱花、爱美、有花一样的容貌、花一样的名字,自信的特点;
歌:表现了维吾尔人豁达、乐观、特别爱好唱歌、跳舞的特点。
三、重点探究,品味赏析。
1.出示课文的结尾:“生活在豁达乐观、载歌载舞之中的和田维吾尔人,纵使生活再苦,感觉也是甜的。”
2.再读课文,请你结合课文中的具体描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生交流、师归纳。课文中具体的描写有:
①第1小节:当沙尘暴铺天盖地袭来时,一个汉子迎风引吭,热烈激昂的歌唱,表现和田维吾尔人的豪情和乐观。
②第2.3小节写到了“和田维吾尔人崇拜土地的程度令人惊叹。”烤肉、馕、“库乃其”的烤制都离不开沙土。他们还把衣服直接摊铺在沙漠上晾晒,吸收大地的精华,给寂静而单调的沙漠平添了几分韵味。
③第4小节“和田地处大漠边缘,那恶劣的环境并没有扼杀维吾尔人爱美的天性。他们天生爱花。花儿不仅盛开在南疆的沙土里,还盛开在维吾尔的门框边、房梁上、墙壁的挂毯上。”
④第5小节中“没有歌舞,维吾尔的生活就不完整,歌舞已成了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等等。
3.师小结:生活在沙漠中的和田维吾尔人,物质条件虽然很差,但是他们有豁达、乐观、善良、友好的品性;能歌善舞的特点使他们热爱生活,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享受美。所以无论生活有多苦,他们仍感觉是甜的。
四、感情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和田的维吾尔》教学设计B案,和田的维吾尔,希望对你有帮助!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A Nice Girl(一个好女孩)
- My family(我的家庭)
- My friend(我的朋友)
- My School(我的学校)
- My Winter Holiday(我的寒假)
- My mother(我的妈妈)
- My Classroom
- My best friend(我最好的朋友)
- Hello(你好)
- My winter holiday(我的寒假)
- My hobby(我的业余爱好)
- My best friend(我最好的朋友)
- Hello(你好)
- My hobby(我的业余爱好)
- Climbing Mountains
- 当茶黄素邂逅咖啡因
- 情景教学法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民办高职院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现实挑战及对策研究
- 惜时如金的大师
- 缓解中职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有效策略的探讨
- 与江南一起走过的日子
- “互联网+”在现代英语教育中应用路径探讨
- 高中三人制篮球比赛开展的价值分析
- 小乐是个善良的胖子
- 中加中小学师生关系的差异及其文化探源
- 二战中一幅拯救英国的秘密地图
- 铜锅、铁锅和铝锅
- 浅谈新型能源
- 《背影》背后的故事
- 浅谈绘画与小学数学的关系
- 《新型玻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 14 “病人”
- 西沙渔人
- 刘胡兰
- 特殊的葬礼
- 张海迪和她妹妹
- 16、记金华的双龙洞
- 第19课:陶罐和铁罐
- 读写例话《从内容体会思想》
- 9巨人的花园
- 《丑菊》教学反思
- 但愿人长久
- 20、古诗三首
- 九色鹿(四年级)
- 《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