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10
《最大的“书”》教学思路
《最大的“书”》是新教材小语第四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文章以人物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告诉我们:神奇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在地质勘探队员眼里,岩石就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历史的变迁、大陆的沉浮都写在这本最大的“书”里。本课的训练重点是认读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弄清“书”的含义,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探究自然的兴趣。
新课程标准挑战了传统的教学思想,在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环节的安排上,已不只是为了把知识讲明白,更重要的是唤醒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使其产生内部需求。所以,我把这节课定位在师生共同探究、学生自主读悟的基础上,教学思路如下:
一、在交流中导入新课
教学伊始,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抓题眼“书”比赛认读。一方面是无声的组织教学,让孩子们自然而然地兴奋起来;另一方面拉近了师生距离,找到适当的楔入点。然后,以情为先,用最能发送教学信息的导语:“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本很特别很特别的书”来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以营造最佳的课堂氛围,同时,自然地融入教学的下一个环节。
二、在情趣中识字学词
从某种意义上说:起步阶段的课文阅读,只是为识字提供更为广阔的语言环境,以便随语境的变化进行独立识字。在集中识字这一环节里,我首先鼓励孩子们通读课文,想怎样读就怎样读,然后请学生默读课文,帮找不着家的生字宝宝圈出小房子,以便达到在语言环境里自主识字的预期效果。我认为,二年级下学期的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读书能力,这样的训练能为学生升入中高年级独立识字学词作出较好的铺垫。事实上,教学中,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表现欲已促使他们圆满地完成了这项任务。接着,师生在游戏中巩固字词:如对照实物找字卡“印”、“痕”,观看课件读准会意字“册”,猜字谜记忆“刨”……当孩子们思维被激活时,不失时机地放开手给足时间,让孩子们自由地做识字游戏。最后,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刨根问底”,通过反复读句自主发现“藏”的不同读音。
当然,识字教学应贯穿低年级阅读教学的始终,因此,初步掌握了生字词的音形义之后,我又把生字词重新送回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在读文中领略语言文字的魅力,在阅读中进行识字写字指导。
三、在自读中感悟“书”的内涵
低年级阅读教学应避免繁琐的分析讲解,承认学生在阅读中占“主体”,让学生进行“自读尝试”,教师的“主导”也不可忽视,应在“自读尝试”前给学生营造一个“入境悟情”的氛围。在这一环节里,我安排了两次自读尝试活动。分别这样营造氛围:①从题入手,自读解疑。通过比较,学生发现老师竟也犯了错,课题“书”字上忘加引号了。教师就势说:呀,是我错了,可我得错得明白呀,“书”字上为什么要加引号呢?请大家再读课文,帮老师想想吧!②角色变换,合作探究。在师生分角色感情朗读1~4自然段后,我作为文中川川问:这本岩石书有字吗?有图吗?有用吗?如果你是地质勘探队员,该怎样告诉我?请拿起书,在小组里和同学商量商量吧!在这种生生互动的氛围里,我借助多媒体课件引导孩子们读句悟情,如:“岩石就是书哇!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一句的朗读,我从标点“!”与“?”入手,告诉同学们“!”和“?”提醒大家读时注意他俩呢!让抽象的符号也拥有了活力与感情。我采取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读等方式,鼓励学生反复地读书,对先入情的孩子或送上我亲手做的书签,或邀请他扮演文中角色。在学生明了“书”字加引号是因为它其实是岩石时,随机指导书写生字“岩”。课文中的“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长满树木的陆地。后来,陆地沉下去了,这里就变成了大海。又过了很多很多万年,海底慢慢上升,这里又变成了高山,就是我们脚下的这座山。”文字所描述地壳的变化是极为神奇又很抽象的,我适时演示课件,把学生带入无穷无尽的遐想之中,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油然而升。在这种情况下,我设计导语:放声读吧,想着看到的,读出看到的!在指名读后,我引导学生抓“很久很久”、“很多很多”进行感情朗读。至此,学生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再读,领悟文情已是水到渠成了。对于生词“宝藏”的理解,则是请学生把它放进句子里,结合上下文在读中想:这宝藏指什么?之后,请学生帮省略号说“读懂了这本岩石书,还会找到什么宝藏?”从而润物无声地教给学生读文解词的方法,让学生进一步领悟“书”的内涵,思维也得到发散。再以石油开采的热烈现场这一段录像掀起课堂高潮。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小小的教训
- 快乐的小鸭
- 墙墙出来了
- 森林奥运会
- 蚕宝宝
- 下雨了
- 给小树穿衣服
- 体育场
- 水盆中的月亮
- 秋天
- 小白兔
- 在雨中
- 龙兄弟
- 快乐购物
- 意外
- 关于高校知识管理系统构建探析
- 谈在班级管理中巧用“中医四诊”法
- 关于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促进教师教育的调查研究
- 试论融入地方发展大局服务城乡教育统筹
- 困境与超越:论对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思考
- 浅谈越级提升与蛙跳式发展——教师教育改革与创新
- 浅析我国教师教育政策法规建设的反思与前瞻
- 关于新课改背景下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发展再定位
- 关于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试论芬兰的基础教育看其教师教育大学化发展
- 关于免费师范教育发展的新话语
- 浅谈免费教师教育政策导向与策略选择
- 关于小学教师教育中的实践教学反思
- 试论树立教师良好行为的对策
- 浅谈日本教师教育:特征与借鉴
- 《四个太阳》教案
- 《穷人》(第二课时)教案
- 《看雪》教案
- 《美丽的小路》教案
- 《给予是快乐的》教案
- 《画风》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案
- 《詹天佑》第二课时教案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
- 《美丽的小路》教案
- 《鸟的天堂》教案
- 《失物招领》教案
- 《匆匆》教案
- 《落花生》教案
- 《要下雨了》教案
-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