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4
鲁滨孙漂流记精品教案A案反思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鲁滨孙漂流记精品教案A案_课堂实录_案例反思,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A案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2.了解《鲁滨孙漂流记》这部长篇小说的梗概,浏览作品的精彩片段,激发起课外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
3.初步了解鲁滨孙在荒岛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体会鲁滨孙战胜困难顽强生存的积极生活态度。
4.通过讨论、摘抄或写心得体会的形式,开展交流活动,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学习重点难点
在快速阅读中培养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并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激发起课外阅读的兴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课文插图,文字片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插图)仔细观察这个人物,说说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自由说,如,衣衫褴褛,身体强健,置身荒岛,表情坚毅乐观等。)他就是《鲁滨孙漂流记》中的主人公。(板书课题)
2.简介作品,激发起阅读梗概的兴趣。
18世纪,欧洲最杰出的思想家卢梭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应该读读这部小说。它出自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之笔(板书:笛福(1660—1731),英国小说家),也是笛福的第一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1704年苏格兰水手赛尔科克在海上与船长发生争吵,被船长遗弃在荒岛上,四年后被救回英国。赛尔科克在荒岛上并没有作出什么值得颂扬的英雄事迹。但笛福塑造的鲁滨孙却完全是个新人,成了当时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小说一经发表,立即在全世界引起轰动,有人把它拍成了电影,有人把它编成连环画,成为人们最喜爱的小说之一。
二、阅读梗概,了解主要内容
1.下面,我们就来快速默读梗概部分,了解这部世界名著的主要内容。
2.交流这部小说的大意。(主要写了遇难荒岛的鲁滨孙与自然斗争,以顽强的意志生存了下来,还收留了一个野人,取名叫做星期五,把他训成了忠实的奴仆。28年后,他救了一艘叛变船只的船长,回到英国。)
三、浅显探讨小说
1.再次默读梗概,概括一下鲁滨孙在荒岛上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解决的。
(1)住──用木头和船帆搭了一个简易的帐蓬。
(2)吃──打猎、捕鱼,畜养山羊,种粮食。
(3)安全-防御。
(4)孤独-救助“星期五”。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A案,鲁滨孙漂流记,希望对你有帮助!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Pandas
- My Teacher
- Future Robot
- My Cousin Stella
- My Weekend我的周末
- My Teacher
- My family(我的家庭)
- The best spear and shield
- Landmarks in Guangzhou(在广州的地标)
- My Family
- Four Seasons
- 未来的机器人
- My Friend s Party
- Asking the way (问路)
- My English teacher (我的英语老师)
- 高中生物教学中提高学生实验能力的重要性
-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四要”探析
- 小学数学学具五论
- 浅谈提高农村小学生的习作水平
-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信息技术实践能力
- 对初中作文立意的探索
- 农村高中文科生如何学好数学
- 如何让小学生主动参与语文学习
- 探究新时期以为人本的视角下的小学学校管理模式
- 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教学的策略
- 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
- 弱水三千 如何选择
- 满族民间艺术资源在儿童美术活动中的运用
- 谈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体会
- 谈谈语文导学案编写的几个原则
- 父亲的叮嘱
- 新型玻璃
- 18.科利亚的木匣
- 爬山虎的脚
- 无声的竞赛
- 《桂花雨》教学设计
- 捞铁牛
- 留住今天的太阳
- 珍贵的礼物
- 老师领进门
- 妈妈,我爱你
- 苏教版 《九寨沟》第二课时
- 圆明园的毁灭
- 19.陶罐和铁罐
- 11.高大的皂荚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