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1-12-13
荷花(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2、学生能够充分发挥想象,与课文形成共鸣。
3、初步感受作品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及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要出一个谜语考考大家,咱们比一比,看谁最聪明!“一个小姑娘,长在水中央,身穿白衣衫,坐在绿船上。”打一植物 (荷花)
2、对,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看荷花。(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挂图)说说你对荷花的印象。
2、(配乐)师范读课文,思考:你最喜欢文中的哪句话?把它有感情的读出来。(在学生读的过程中,教师随机引导学生指出这句话讲的是什么,归纳作者的观察顺序:闻到清香——观察形状——欣赏姿势——想象情景——回到现实)
3、小组内交流,各组派代表全班交流。
三、研读课文,体会感情
1、第一自然段
①自由读课文,思考: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未见其形,先闻其香;荷花清香诱人使作者迫不及待的来到荷花池看荷花)
②看图,想象荷花诱人的清香,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第二自然段
作者循着荷花的清香,来到了荷花池旁,他看到了什么?
①默读第二自然段,结合图画。思考:请你用“我看到了······又看到了······还看到了·····”把荷花池的景色说出来。
②进一步要求:我站在荷花池边看到什么样的荷叶,什么样的荷花,什么样的花骨朵。(进一步启发学生在上述荷叶、荷花、花骨朵前面加上附加语,把句子说得更好、更美一些。)
③师总结:碧绿的荷叶、白荷花、嫩黄色的小莲蓬,这些都表现了荷花的(色彩美板书)
“挨挨挤挤”、“有的······有的······有的·····”句式,表现出荷花非常(茂盛板书)
④学生齐读第二自然段
⑤在这一个自然段里,有两个字用的特别好,你看出来了吗?(冒、露)
“冒”写出荷花的活力的样子。“露”本来是躲在下面的,而现在显露出来了,好像把头探出来了,露出来了,这个“露”把小莲蓬写得可爱极了。
⑥齐读“冒”、“露”两句。注意重音。
2、第三自然段
①这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那么你能想象一下吗?他们都有哪些姿势?(小组内交流,互相启发,派代表全班交流)
②同学们说了那么多种姿势,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么说的?指名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③重点句: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指点:(板书活)一个“活”字,写出了多少种姿势呀!它是活的,它随时在活动,它随时在跳舞。作者把它比作一幅活的画,感叹道:“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这个“画家”指的是谁呢?(大自然板书)我要说,这个作家也真了不起,寥寥数语,给我们勾勒出了一幅活的画。你来找找,课文中那些地方写出了荷花池的“活”?(挨挨挤挤、冒、露、饱涨、马上要破裂······)
你来想象一下,荷花的“活”还能表现在哪儿?(放录像启发)
④让我们再来看一看这大自然的画儿吧!齐读课文二、三自然段。(配乐)
3、第四、五自然段
①站在这么美的画儿前,我忽然觉得······(范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这是作者看荷花的感受。(板书化为荷花)
②如果,现在你就是作者,化成了这荷花池中的一朵荷花,身临其境,你想想一下,当微风吹来的时候,你会怎样?当风过了之后你又会怎样?蜻蜓会告诉你清早飞行的那些快乐?小鱼会告诉你它的什么好梦?还有那些小动物来告诉你什么?(小组内交流、派代表全班交流)
③让我们扎上想象的翅膀,一起读一读这一自然段,咱们看看谁读的最好!自己练习一分钟。
④作者被荷花的美陶醉了,过了好一会儿才会过神来,才记起自己不是荷花,而是在看荷花呢!
四、体会课文,抒发情感
1、学了《荷花》这篇课文,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2、齐读课文,把你对荷花的感情融进去(配乐)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风趣的爷爷
- 家乡的清江河
- 乡村的傍晚
- 和谐家园
- 拥抱老爸
- 炒蛋风波
- 难挨的一天
- 点击秋
- 快乐拔草
- 帮爷爷戒赌
- 人间仙境黄台湖
- 我的移民朋友
- 冬日
- 温暖
- 请到我家来做客
- 论新民主主义理论及其当代意义
- 美国推动与印度莫迪政府民用核合作的动因
- 从自由发展看全面深化改革
- 基于变革型领导理论的学习型人才建设研究
- 毕业仪式的缺失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 美国媒体关于西藏问题的报道研究综述
- 思维导图用于中医英语教学的意义研究
- 我国P2P网贷平台的法律风险及防范对策
- 品读《红楼梦》中的两个精彩管理案例
- 那些拒绝爱情的理由
- 中小微网商融资:供求与效率分析
- 冷战后中国参与的联合国维和行动
- 恪守三严三实 践行群众路线
- 营口市实现率先崛起进程中的人才问题研究
- 地方特色高水平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思路与措施
- 宋词两首
-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
- 高 一新教材《采访》能力高训练示范课教学计
- 义理、考据和辞章
- 反对党八股
- 狼牙山五壮士(第一课时)
- 屈原
- 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学案
- 南州六月荔枝丹
- 《雷雨》教案
- 启发联想,重在运用——我这样教《绿》
- 语文活动课教案
- 《项链》教案
- 勾践灭吴
-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