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14
《一定要争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2、3段,进一步理解“勉强、发愤、地位、熟练”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才”在几个句子中的意思。
3、抓住重点句体会人物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人体会童第周发愤学习、勇攀科学高峰的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1)朗读词语:
偏僻
基础
期末
平均
勉强
资助
贫穷
熟练
尝试
实践
(2)指名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段。
2.学习课文第二段。
(1)默读第二段,思考:童第周为什么要“争气”?他怎样“争气”?结果怎样?
(2)为什么要“争气”?——学习第2自然段。这个自然段中用了三个:“才”字,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①出示句子:童第周17岁才进中学。
A童第周17岁进中学,晚不晚?
B哪个词强调进中学时间晚?(才)
C“才”可以换什么词的意思不变?(刚刚)
D朗读,重音落在“17岁”、“才”。
②用同样的方法理解第2句话中的“才”强调学习成绩差,可
以换成“只有”。朗读指导,重音落在“差、吃力、才、45分”,
速度稍慢。
③用同样方法理解第3句话中“才”强调校长的态度勉强,可以换成“总算、方才”。朗读指导。
(3)完成《作业本》第四题。
(4)怎样争气?结果怎样?——学习第3自然段。
①默读第三段按照“时期、原因、做法、结果、感想”的记叙顺序找出重点词句。
②抓住重点词“天不亮、路灯下、不注意、溜”等词语,体会童第周勤奋学习的精神。
③出示句子:
一定要争气。我不比别人笨,别人能办到的事,我经过努力,一定也能办到。
A、联系上文,说说童第周作了哪些努力,哪些事实说明“别
人”能办到的事,我经过努力,一定也能办到。
B、童第周坚定的信心和决心在句子中哪几个词中突出体现出来。(两个“一定”。)
C、指导朗读(重音:一定语速:稍慢有力)。自由朗读——指名朗读——齐读
(5)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
3、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
4.完成:课堂作业第5(1)、6题。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珍爱生命
- 运动场上的他
- 卖火柴的小女孩
- 我的妹妹
- 我活着,我快乐
- 远远的,一个童话
- 堂弟,一个小孩
- 难忘中秋
- 沙漏,漏掉了童年,积成了童心
- 在雨夜打伞的星星
- 河边漫步
- 襄儿
- 小镇的狐狸
- 画好每一朵花
- 我学会了刺绣
- 构建高校审美教育的新格局
- 民办高校的党建问题及其对策
-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创新
- 大学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研究
- 冰雪雕塑景观设计现状与发展研究
- 宗教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影响研究
- 论师范生职业情感的培养
- 关于医学生志愿者服务长效机制建设的思考
- 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视角下的大学生社团文化建设
- 浅谈分镜头脚本在故事漫画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量分析
- 浅析《中国好声音》对现代音乐文化的影响
- 教师心理健康与休闲治疗研究
- 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 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途径_语文论文
- 依据教材实际设计不同教法_语文论文
- 小语第九册读写训练重点提要(三)_语文论文
- 中日现行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比较_语文论文
- 以字词为基础,以句子为关键_语文论文
- 小学语文“愉快教学”方法探微_语文论文
- 紧扣课堂环节 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狐狸与乌鸦》教学一得_语文论文
- 《百合花》不该从语文教材中删去_语文论文
- 魏书生与苏霍姆林斯基作文命题思想之比较_语文论文
- 21世纪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大趋势_语文论文
- 中学语文教改带来的反思_语文论文
- 情境作文教学与想象能力的培养_语文论文
- 谈谈朗读与语文教学_语文论文
- 语文教学语言风格浅说_语文论文
- 语感培养与语感迁移_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