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1-12-14
运用.积累一
教学目标:
1. 积累6条谚语。
2. 能用自己的话讲述《闻鸡起舞》,并从中得到启发。
3. 在口语交际中能认真地听取别人发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4. 能通顺、具体地将自己最感兴趣的事写下来。
第一课时
(读读背背和阅读)
一、教学“读读背背”
(一) 谈话导入,感受谚语
在生活中我经常听人们说这样一句话:“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比如前一阵子,我和一位同事去听一场报告,我充着自己的记性好,没带笔,而同事带了。回来后,我们交流时,却发现许多事同事记得一清二楚,而我却记不清了。这时同事跟我打趣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吧”,就这一句话使我很受启发。像这样在人们生活中广为流传的有着
深刻道理的固定语句,我们称之为谚语。
(二) 联系旧知,亲近谚语
你们平时看到过谚语吗?(引导学生对《和时间赛跑》一课中出现的和学生自己搜集的几句谚语的回忆复习。)
过渡:谚语有很多,谚语就在我们身边,你们还想知道其他一些谚语吗?
(三) 明确要求,练读谚语
1. 今天我们要学习6条与学习方法有关谚语,想把他读好吗?
2. 出示朗读要求:读准确,读流利。
3. 学生练读。
4. 检查学生朗读情况,及时正音。
5. 如果学生提出疑问,可作适当解释。
(四) 激发内需,抢背谚语
这些谚语对我们的学习都很有帮助,同学们想把它们记住吗?下面比比看谁最先把它背会。
参考方法1:谁会背了就站起来,比一比谁的速度快。先站起来的同学可得到老师的奖励品——谚语资料卡:“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参考方法2:同桌之间比一比,谁最快。对快的同学老师奖励他一个“谚语资料卡”:(同上)
参考方法3:老师逐条擦去6谚语,学生抓紧时间在教师擦完之间背会。
(五) 学以致用,励学导行
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拿出自己最好的水平,用毛笔或钢笔写下来,贴在自己的写字台前,时时刻刻激励自己进步。也可写一句谚语送给朋友共勉。
(六) 课外延伸,扩充积累
课后搜集谚语,同学之间可以交流。
二、教学“阅读”
(一)复习旧知,激发兴趣
同学们读过哪些成语故事?(《坐井观天》《亡羊补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成语故事——《闻鸡起舞》(板书)。
(二)明确要求,自读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注意读书姿势,读准确,读流利,不理解的地方画下来。
2.自己阅读《闻鸡起舞》
3.检查自读情况,解答学生的提问。
(三)紧扣题目,理清脉络
1.你们知道“闻鸡起舞”是什么意思吗?再读课文,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话来解释。
2.学生自读。
3.根据学生回答出示“从此以后,无论是凛冽的寒冬……起身练武。”指导朗读。
4.祖逖和刘琨为什么要“闻鸡起舞”?结果怎样?带这个问题,把课文再读一遍。
5.小结:作者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把故事写得条理分明,让读来十分清楚。
(四)联系实际,畅谈启发
联系实际,说说自己从故事中受到什么启发?
(五)激发动机,练讲故事
1. 这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好多比你们小的同学还没听过呢,说不定你们的爸爸妈妈还没听过呢!你们能用自己的话把它讲出来吗?
2. 提示讲的方法,可以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把故事讲清楚,讲生动。
3. 一生讲,师生听,并及时提示并指出存在问题,相机提出方法和要求:(1) 说得不流利的地方多说几遍,争取说清楚,说流利。
(2) 故事情节要完整,要让听者听懂。
(3) 要有感情,努力吸引听者。
(4)要求学生像刚才那样,四人一小组,一人说,其余人提示存在问题,练说故事。
(5) 每组推选代表在全班同学面前讲,评选最佳“讲故事能手”。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好
- 我长大了
- 幽默搞笑
- 我好想好想回到家乡
- 有趣的捉蝇大行动
- 我发现了蜗牛的秘密
- 论书
- 我心中的机器猫
- 这一天,我真高兴
- 两分钟有多长
- 我发现了花朵的秘密
- 我的好友—转笔刀
- 大米的自述
- 我的自画像
- 没有自理能力就没有生存能力
- 电动汽车之喜忧
- 傅政军的网上卖艺学
- 高校内部审计外包探析
- B2C 模式下的网购消费动机及企业营销策略分析
- 保障房建设让居者有其屋
- 区域经济一体化框架下城市职能与竞争力分析
- 资本市场视角下的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 城市社区物流服务共同化模式及运行机制分析
- 旅游非优区的界定及特征分析
- 国元证券主营业务受挫 指望创新增收
- 基于制约因素比较分析的低碳经济发展路径选择
- 33股基跑输大盘 昔日三甲陨落
- 日本福利体制的特征研究
- 三贤祠里访三贤
- 我国区域服务业贸易发展特征分析
- 15田忌赛马
- 《积累·运用四》教学设计
- 15、《田忌赛马》教学设计2
- 第75页:16*晏子使楚(图)
- 《积累·运用四》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18*《冀中的地道战》教学设计1
- 18*冀中的地道战 教学分析图
- 17《赤壁之战》教学设计
- 15、《田忌赛马》教学设计1
- 读写例话:按一定的顺序写 教学设计
- 第74页:16*晏子使楚(图)
- 17赤壁之战 教学设计 板书图
- 《积累·运用四》教学设计2
- 第71页:15田忌赛马(图)
- 《五彩池》迁移练习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