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
翻新时间:2023-08-06
古诗两首
璜土实验小学备课录
四年级
学科:
语文
课题:11.古诗两首(第一课时)
时间:
教学内容课题:11.古诗两首(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能解释诗句中的意思,并写出《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3、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媒体投影
录音机
教学过程:一、揭题1、导入:我们曾经学过不少古诗,谁能背诵给大家听听?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古诗(板书:11.古诗两首)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峨眉山月歌》2、解题:(1)简介“峨眉山”,(2)简介作者3、初读课文(1)范读课文(录音机)(2)按要求自学课文①拼读生字,结合诗句理解词语:半轮
影
流
夜发向
思
君
下②读通课文,理解词句(3)检查自学情况4、精读诗文(1)疏通诗句:①看图理解:半轮:上弦月或下弦月。
影:这里指月影。
流:流动,有月影随江水流动之意。
句意: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平羌江,又伴随我顺流而下。②理解:夜发:连夜出发。向:驶向。思:思念。君:作者的友人。下:由上游往下游行走。句意: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驶去,想念友人却见不着,只好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向渝州驶去了。
(2)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引导想象诗的意境。
(3)指导看图,想象诗人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想到了什么?这时他会怎么想?他的表情是什么样的?(学生看图,教师描述)(4)指导朗读:出示: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5)指名读
(6)指导背诵注解栏
教后感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摩擦
- 给妈妈的一封信
- 初夏
- 初夏
- 我的老家
- 生命是什么
- 初夏
- 我出了洋相
- 春天来了
- 快乐的六一儿童节
- 我们班最精彩的班会
- 外公过生日
- 做一个有自信心的人 ——读【卖报记】有感
- 打乒乓球
- 叶片上的水珠
- 关于“美”的嫉妒
- 《老人与海》的“自然”宗教观
- 《古都》人物形象浅析
- 论扁平化设计思维下的平面设计
- 海明威《老人与海》的语言风格透析
- 红楼梦词语训释三则
- 试论文艺复兴时期美术的意义
- 语言测试综述
- 拉美文坛之“重”
- 论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现象
- 对中国乒乓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 新媒体视域下的平面设计语言创新研究
- 蜀中才女薛涛诗简论
- 浅议文化与档案文化建设
- 阳泉方言中的古语词
- 《太阳》说课设计
- 21火烧云
- --《火烧云》教后记
- 林海(实录
- 《赤壁之战》教案与分析
- 11*金色的脚印
- 《读李白诗歌 品太白遗韵》教案
- 《我盼春天的荠菜》教学设计
- 这件事(习作训练)
- 《赤壁之战》教案
- 《金色的脚印》说课
- 白杨
- 自主赏析 创新阅读
- 《小音乐家扬科》
- 让情感激发渴求知识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