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刘胡兰
《刘胡兰》教案
(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文记叙了刘胡兰严守党的机密,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坚贞不屈,最后壮烈牺牲的感人事迹,歌颂了刘胡兰忠于党,忠于人民,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以人物对话刻画英雄形象是本文主要的表现手段之一,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其中的对话部分,既有助于本单元重点训练目标的落实,也是深入理解课文的需要。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出卖、收买、叛徒”等21个词语的意思。
2、能按要求把句子补充完整,并用“愤怒、光荣”各写一句话。
3、能读出刘胡兰与敌人三次对话的语气。
4、了解刘胡兰为了严守党的机密而壮烈牺牲的事迹,体会刘胡兰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伟大精神。
三、教学重点
刘胡兰与敌人的三次对话。
四、教学准备
课文录音、小黑板
五、本课时教学要点
读通课文,设疑质疑,理清思路,讲读课文1——2小节。
六、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整体感知
1、课前,老师要求同学们去查找有关于刘胡兰的资料,下面请你来讲一讲你搜集到的资料。
2、师范读课文,生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按要求自学课文
(1)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语,读通课文。
(2)自己寻找读懂课文的主要问题。
经筛选后确定主要问题如下:
(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胡兰在敌人面前英勇不屈?
(2)一个年仅15岁的孩子为什么能这样英勇不屈?
(二)讲读课文第一节
1、指名一生读第一小节,问:这一节写了什么?
2、学生讨论,师板书
时间:1947年1月12日。
地点:云周西村。
原因:由于叛徒的出卖
3、你能来读读描写天气的句子吗?为什么要读得这么低沉缓慢?
(说明当时天气寒冷,也说明人们因为刘胡兰的不幸被捕心里感到痛苦。)
4、指导朗读
(1)指名读。
(2)全班各自读。
(三)讲读课文第二段
1、从哪些地方看出刘胡兰英勇不屈呢?请自由默读第二段,划出有关词语、句子。
2、反馈
(1)开始,敌人想收买刘胡兰。板书:收买
刘胡兰大声回答:“我不知道。”板书:大声回答
(2)接着,敌人威胁刘胡兰。板书:威胁
刘胡兰愤怒地回答:“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板书:愤怒回答
比较前后两句句子,哪里不同?为什么有这样的不同?
(3)朗读指导
朗读对话,要体会人物当时的心情,读出说话的语气;刘胡兰的话要读得坚定、有力、勇敢、毫不畏惧。谁愿意来试试?
(4)最后当敌人毒打刘胡兰时,刘胡兰像钢铁铸成似的,一点儿也不动摇。“钢铁”是怎样的,为什么把她比作钢铁似的?
(5)指导朗读
A、引读对话
当敌人收买她时,她……
当敌人威胁她时,她……
当敌人毒打她时,她……
(6)那么刘胡兰真的不知道村子里谁是共产党员吗?为什么她说不知道?当时她的想法是怎样的?
(7)齐读课文第2节。
三、小结质疑
刘胡兰为什么能在敌人面前英勇不屈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四、作业
1、轮流选择扮演课文中的任一人物,读好他的话。
2、寻找小伙伴,创编本文课本剧。
3、再去搜集小英雄的故事读一读。
附板书设计
刘胡兰
敌人
刘胡兰
收买
大声回答
威胁
愤怒回答
毒打
毫不动摇
[自我评析]
1、抓住重点词句,指导学生理解课文,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例如,敌人用了哪几种手段,刘胡兰表现如何?抓住“收买、威胁、毒打”等词语,帮助学生理解敌人手段的卑鄙毒辣,同样也抓住“大声、愤怒、毫不动摇”等词语,体会刘胡兰在敌人面前表现出英勇不屈,顽强的革命气概。通过敌人与刘胡兰言行的对比,刘胡兰的高大形象就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来。
2、较重视朗读训练,体验情感。通过范读、指名读、齐读等朗读形式训练任务对话,体会人物当时心情。
3、创设民主和谐的气氛,培养学生的主动创新意识。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完整、正确地理解课文,让学生在主动探索、研讨中成为学习的主人。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小小图书角
- 乱世毕老猪传
- 我的同桌
- Q版三国
- 我是书迷
- 烈火中的子弟兵(期末考试备选1)
- "世界大战"
- 无聊的一天
- 母老虎
- 树和叶子
- 蚯蚓来串门
- 亲爱的晶儿
- 母亲我永远的心灵归宿
- 我的数学老师
- 我家的偷吃大王
- 农村贪污受贿犯罪主体研究
- 《小学英语学困生的成因与对策研究》开题报告
-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
- 《小学英语有效合作学习的研究》开题报告
- 洪秀全为何镇不住杨秀清
-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开题报告
- 悖论蕴含的美学原理以及在艺术品中的运用
-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调研》开题报告
- 研究毛泽东、邓小平治国方略比较
- 论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特征
- 金砖国家经贸合作的前景与出路
- 中国文化特质毛泽东建党思想
- 英语论文写作格式
- 《藤野先生》教案设计
- 《陈涉世家》教案设计
- 《敬业与乐业》
- 《核舟记》教案设计
- 《苏州园林》教案
- 《满井游记》教案
- 《陈涉世家》教案设计
- 《苏州园林》教案
- 《沁园春·长沙》教案设计
- 《核舟记》教案设计
- 《山市》教案设计
- 《沁园春·长沙》教案设计
- 《苏州园林》教案
- 《核舟记》教案设计
- 《公输》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