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3
望庐山瀑布》
《望庐山瀑布》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会“庐、瀑、炉”三个生字,有韵律地、有感受地吟诵古诗。
2、过程与方法:能结合课文注释或查字典、体会诗句含义。在反复诵读中,想像诗句所描绘的景象。在个体探究后,小组合作交流中,质疑解难加深体会。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庐山瀑布壮丽的景色中,体会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感受诗人李白奇丽、大胆的想像,感受中国文化的丰富、美好,热爱祖国语言文字。
教学重点:想像古诗描绘的画面,品读重要词语,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具准备:音乐、板画
教学流程:
一、创境导入,初读感知。
1、配乐范读
2、谈话揭题,揭题。学习“瀑”字。
3、版画,引趣:李白看到了怎样的瀑布。
4、组织初读: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古诗。要求读正确,有节奏。
二、学生选择学法,批注学习古诗。
1、可以用什么方法学习古诗。
2、自己先学学,拿着笔,圈圈、写写、画画,把读懂的和读不懂的做上记号。
三、小组交流,市参与讨论。
四、互动对话谈瀑布。
1、交流体会诗意及想像画面。
2、根据学情,结合板画、配乐,通过想像,诵读互动对话,相机引导读悟,体会情感。
(1)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A、学生说感受,生再补充(香炉指香炉山)。
B、引导其他学生想像,想像大河。
C、教师相机板画,引导再想像:瀑布还像什么?
D、体会“生、挂”字用得生动,形象。
E、引导学生再读。
(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A、生说体会。体会“飞流、直下、落”用词准确,感受瀑布高,水流快急的特点。
B、生补充“银河,九天”传说的资料,感受祖国民间动人传说,丰富学生。
C、启发想像。
D、旁征博引:“白发三千丈”,“危楼高百尺”,“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等等诗句与“三千尺”的用法相同。
E、朗读。
F、引导感受诗人李白神话般的想像风格。
(3)放乐闭眼,在脑海中勾画,庐山瀑布图。
五、吟诵升华,谈感受。
1、创设情境:此时此刻,你们就站在庐山脚下,眼前就是这一帘瀑布,你想说什么?
2、当小诗人,吟诗。
六、拓展积累。
1、赠送叶圣陶的《瀑布》,让学生诵读。
2、吟诵积累。
七、作业:想给自己留什么作业?
八、结课。
九、板书: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教师节﹒心情﹒感恩
- 中秋博饼
- 观察蚂蚁
- 孝敬妈妈
- 可爱的小金鱼
- 那堂课,我懂了
- 珍贵的一跳
- 未来的房子
- 给灾区小朋友的一封信
- 第一次流泪
- 胆战心惊半小时
- 小小包青天
- 第一次学中国画
- 日记一则-——“月饼”趣事
- 感恩的心
- 刍议高职健美操教学中后进生积极性的调动
- 依托党团组织的高校安全教育管理研究
- 浅议新形势下怎样上好体育课
- 吉林省高校开设高尔夫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 创新机制不断提高检察委员会决策能力
- 福建师范大学男排发球技术统计及对比分析
- 试论高校篮球教练员团队的建设
- 激励理论在国内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 论乒乓球运动对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适应性
- 北部湾地区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和对策
- 浅谈中学中长跑运动员训练的情趣激发
- 构建自主探究模式,解决体育技术问题
- 浅析计算机技术应用对高校篮球教学的作用与影响
- 民族舞蹈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 排球运动员预判能力的研究
- 海上日出(第一课时)
- 夕照(第二课时)
- 长征
- 《蛇与庄稼》
- 夕照
- 故乡教案
- 忆江南(第1课时)
- 草原
- 天游峰的扫路人
- 《大瀑布的葬礼》教学设计
-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第二课时)
- ---说课设计
- 《美的回答》案例分析
- 田忌赛马
- 海上日出(第二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