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18
《麻雀》教学设计
《麻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具准备>
=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
(以上略)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大家对麻雀都不会陌生吧,大家都看到过。今天我们就来学学麻雀这篇课文。
二、检查预习
1、课前布置了预习课文,老师想听一下同学们读得怎么样。要求其他同学能认真听有没有读错。能不能读得更好?
(生开火车读课文,教师及时指正学生读错的地方。)
2、大家读了这篇课文,谁能告诉老师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直奔重点
读这篇课文,你最关心谁?
(关心小麻雀
关心老麻雀)
(一)关心小麻雀
为什么关心小麻雀?能不能从课文找依据?
“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梧桐树.我顺着林阴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茸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繁荣牙齿。”
(二)关心老麻雀
1、小麻雀幼小,特别需要关心爱护。不仅我们在关心,老麻雀更是关爱有加。当猎狗走近小麻雀时,你看到什么?想到什么?请在课文里找出有关语句,并把你想到的写在旁边。
2、老麻雀是怎样关心爱护小麻雀的,请把课文的有关语段读出来〉
(投影)
s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s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它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3、请看第1个语段,作者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1)“像一块石头似的”说明了什么?
(2)“扎煞起全身的羽毛”是怎样的情景?
(3)绝望的老麻雀为什么还要不停地尖叫?
4、请看第2语段,作者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1)“一种强大的力量”指的是什么力量?
(2)从“不能安然”“高高的没有危险的”你体会到什么?
5、学生根据老师的描述(课文4、5自然段),想象老麻雀不顾生命危险保护小麻雀的情景。
6、播放课件,让学生对照自己的想象。
(二)练习有感情地朗读4、5自然段。
朗读
要引导评读。
四、事情结果怎样?为什么写猎狗的后退和“我”急忙唤回猎狗?
第二课时(略)
参考资料1
蒋卉教《麻雀》
2004年12月,我在澳门青洲小学执教的《麻雀》一课,获得了与会代表的好评,这是对我的莫大的鼓励。在此节课的教学中,我针对文本的特点,及学生的学习需求,第一次尝试研讨式教学。我自己反思整个过程,感觉与港、澳、台的老师们所采用的研讨式教学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的教学大多是针对文本的主题所展开的研讨,研讨的过程中,更多的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进行交流,比较忽略对文本的研读,忽略对语言文字本身的揣摩与品味,教学过程中,有时出现工具与人文割裂的现象(这是我粗浅的想法)。而在《麻雀》一课的教学中,我们想体现的研讨式教学,是立足文本的语言,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紧扣文中的重点此举,与文本进行平实的对话,与作者进行真情的交流。师生共同经历读书、感悟、体验的过程。
因此,教学中,在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之后,我从文中师生共同感觉扣人心弦的第四、五自然段切入教学,直奔重点,围绕“你看到了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来展开研讨。整个教学中,我只知道最后将达到的最终的目标是什么,我引导学生学习语言、体验情感的重难点是什么,并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了预测,至于怎样一步步引导学生走向目标,教学环节之间如何衔接,甚至包括教师的教学语言,都全凭在课堂上,在与学生真诚对话中,迅速地捕捉学生发言中的一个个动情点,并用简短的语言在在瞬间将它拨亮。凭借文本,在研讨中,在对话中,引导学生步步深入。
因此,这节课我在不同的场合共上了六次,由于学生不同,每一次的教学过程也不同,老师说的教学语言也不大一样。在澳门订购的光碟还未寄到,我凭印象写了一篇教学实录,供您参考。等光碟寄到之后,我刻录一盘寄给您,请您指教。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们的校园
- 红豆的自述
- 这一天,我真高兴
- 找春天
- 大米的自述
- 奇妙的发现
- 一个紫色的故事
- 回家的路
- 找春天
- 我最喜欢的卡通明星
- 淘气包——妹妹
- 异形入侵
- 回家的路
- 珍爱生命
- 奥运智能眼镜
- 大画幅摄像机成就婚恋电影新创意
- 浅议英语教学中的任务型教学
- 狂欢节诡异面具下的自我释放
- 人生三大陷阱
- 试论建筑学施工管理
- 隐藏起来的微笑
- 人生时钟尚早
- 法国妞的窑洞
- 送别人一片绿色
- 丰收节可以吃到肚子里的房子
- 牵手生活中的童话
- 豆汁,再来一碗
- 写给读者的信
- 高校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探索
- 浅析金融业的风险因素及其监管措施
- 第97页:22丰碑(图)
- 第102页:24飞夺泸定桥(图)
- 22 丰碑 教学参考
- 第100页:23*毛主席在花山(图)
- 第93页:积累·运用六(图)
- 《琥珀》教学设计
- 22《丰碑》教学设计
- 第98页:22丰碑(图)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最后的辉煌》教学设计
- 落叶练习题(含答案)
- 第104页:24飞夺泸定桥(图)
- 20《琥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第101页:24飞夺泸定桥(图)
- 21*最后的辉煌 教学参考
- 积累·运用六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