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3
叶圣陶爷爷错了吗?
叶圣陶爷爷错了吗?
人教版六年制四年级《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反思
[案例描述]:
师:学完本课,还有疑问吗?
生:老师,课文在第四自然段中写道:“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第五自然段中写道:“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是从靠左边的石壁的下方的孔隙流出”,第七自然段中写道:“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这三处泉水流向不一致,很矛盾,是不是叶圣陶爷爷写错了?
师:(惊讶、赞叹)真勇敢,敢否认大作家!这个问题提得好,同学们能解答吗?
(学生呈思考状态)
师:有答案了吗?
(教室安静)
师:同学们,我们可以发挥小组的作用,读读书,动笔画画游览线路图,再议一议,看看能否找到答案?
(书声朗朗,议论声四起,课室异常活跃,教师一边巡视,一边指点)
师:(幽默微笑)现在可以将“研究成果”公布吗?
生:我们认为叶圣陶爷爷确实写错了,他游览时是由洞口到外洞到孔隙再到内洞,这样一直往前走,所以泉水应该一直在右边流出来,不会到左边去。
(部分学生赞同)
师:请小组派代表用简笔画在黑板上表示,好吗?
(生上台)
生:我们不同意他的观点。我们小组认为,叶圣陶爷爷没写错,因为“泉水从右边往外流”是在在洞口看到的情景;“从靠左边的石壁的下方的孔隙流出” 是在在外洞看到的情景;最后写“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又是在内洞看到的情景,因为观察地点变了,所以泉水的流向也发生了变化。
(师笑而不答,学生凝神)
师:请你们小组也派代表用简笔画在黑板上表示,好吗?
(生上台)
师:现在发现两副画最大的区别在哪呢?
生:两副画中孔隙的位置不同,一个在前方,一个在左边。
师:观察很仔细,真不错!
生:孔隙的位置应该在左边,因为书上写道:“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是从靠左边的石壁的下方的孔隙流出”。
(师微笑点头,学生恍然大悟)
师:他们读书真认真。现在明白了吗?叶圣陶爷爷原来——
生:(齐答)没有错!
生:老师,我们小组画图的方法跟前两组不同,我们是用逆推法画图。
(学生议论纷纷,生画图并解说,先找到溪流的源头,再从内洞到孔隙到外洞到洞口)
师:(情不自禁)真聪明,居然会逆向思维!
生:老师,我们小组还有一种方法证明叶圣陶爷爷没有错!
(生愕然,师惊喜)
生:我们用演示法演示。
(生用书、笔等实物表示外洞、内洞、溪流并配以讲解)
师:很有创意!
(师颔首点头)
师:同学们,大家的发言都非常精彩!我们在学习、生活中就应该这样:勤于动脑,善于发现问题,勇敢探索,最后还要想办法解决问题。
[反思]
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造就高素质能力型人才的核心。
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面对学生思维的火花,是“熄灭”还是“点燃”,是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还是解决问题的主体,是对教师应变能力的考验。这节课,当学生提出问题,而又束手无策时,教师非常淡定,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尊重学情并及时巧妙地转化为有效的课堂教学的生成资源,引导学生利用读、画、议的方法在小组合作探究,其间,进行恰当的点拨,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既汲取知识又掌握学习的方法,还发展了思维,可谓精彩纷呈。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朋友——小雨滴
- 试卷发下来
- 习作
- 我心中理想的公园郑巧玲
- 拒绝长大
- 美丽的凤凰古城
- 迎新年巡回演出
- 四季杂想——绿色之春
- 名字的故事
- 有趣的绰号
- 有感于“安全伴我行”中队会
- 美丽的海曲公园
- 除夕之夜
- 瞧,我们这一班
- 美丽的凤凰古城
- 住房公积金制度问题及其对收入分配影响
- 我国地方政府税收减免政策合法性与合理性分析
- 新疆和田地区维吾尔族牧民社会文化现状分析研究
- 武汉H大学职业规划教育与学风建设实证调查研究
- 朱凝阁的论语
- 创业阶段企业股权激励模式的研究
- 民间歌谣之劳动歌
- 特殊的聘用标准
- 谈民主管理与科学决策在构建现代大学制度中的作用
- 我的自觉选择
- 小侦探的秘密
- 高校图书馆绩效考核量化方案思索
- 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思考
- 高校志愿者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 孔子和庄子的德育教育比较研究对当今社会的借鉴
- 挑山工
- 高粱情
- 《赤壁之战》(第二课时)说课稿
- 望天门山
- 大瀑布的葬礼
- 夕照
- 鲸
- 海上日出
-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 海上日出
- 《心愿》 教学谈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 《狼牙山五壮士》
- 迷人的张家界
- 巧用媒体 教活课文——《火烧云》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