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23
夜莺的歌声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勇敢机智的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课文的顺序,体会首尾照应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夜驾”怎样帮助游击队歼灭法国兵的。
2.体会首尾照应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1.写有自学题的小黑板。
2.搜集有关苏联卫国战争的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简介背景
1.板书:夜茸的歌声。
“夜驾”指谁?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2.介绍背景。
二、自学理解课文,重点地方反复朗读。
1.默读。
出示自学题:
(1)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找出小孩回答法国兵的话,想想是什么意思?说明什么?
(3)在给敌人带路时,小孩有哪些言行?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4)游击队员是怎么知道敌人情况的?说明什么?
(5)课文的开头和结尾都写了夜营的歌声,说说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
2.讨论。
(1)课文主要讲了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游击队员称作夜芬的孩子,巧妙地和敌人周旋,用口哨伴鸟鸣,为游击队员传递信息,打击敌人的故事。
(2)小孩对法国兵说,这里有麻雀、乌鸦等,夜营只有他一个。用这些话来戏弄敌人,说明他是个沉着机智的孩子。
他说,大家喊野兽来了。说明小孩很憎恨法国强盗,野兽指的是法国兵,他这样痛骂敌人,法国兵也只能无可奈何,表现了小孩很机灵。
“怎么不认识!”小孩很有信心地回答,为的是把敌人稳住,好放心地让他带路。
(3)在带路时,他有时学夜营唱,有时学社阳刚,是为了让法国兵知道,这是自己的习惯爱好,用来麻痹敌人,以后他用鸟声与游击队联系时就不会引起怀疑了。
小孩边走边打路旁树枝,拾球果踢,回答问话就打岔说别的,也都是为了让法国兵认为他贪玩而不加警惕,从而顺利地跟着自己走进游击队的埋伏圈里。
小结:这些言行都说明了小孩非常机智勇敢。
(4)游击队员听到夜莺的叫声,知道小孩已把敌人带来,通过有节奏的夜莺歌声知道了鬼子人数是32个,而两声杜鹃叫是报告有两挺机关枪。说明了孩子和游击队员常常联系,他们对通过暗号联系已非常熟悉。小夜莺为了自己祖国以特有的方式参加了对敌斗争,表现了他的爱国精神。
(5)课文开头和结尾前后照应,联系紧密。前边提到了夜莺的歌声打破夏日的沉寂,孩子坐在河岸边不知削什么;结尾处写“孩子又穿着绿上衣坐在河边削东西,嘴边飞出宛转的夜莺歌声”。这样的照应显得文章结构严谨,表现了孩子多次执行任务,更加突出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
三、总结课文。
课题为什么叫“夜营的歌声”?
包含两个意思:一是孩子用夜莺的歌声向游击队报告情况,帮助游击队歼灭了法国兵,是和敌人做斗争的手段;二是孩子被游击队员亲切地称为“小夜营”,夜莺的歌声是动听、美好的,是游击队员对小孩的赞美。
四、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学生交流课前收集到的有关苏联卫国战争的资料。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爱我家
- 麻雀
- 天上会掉馅饼吗?
- 疾学在于尊师
- 吃出来的歇后语
- 第二十颗流星
- 都是“明天”惹的祸
- 童年,走过的那片天
- 叔叔,你变了
- 我想对美国总统说
- 我会很快乐
- 班有“暗岗”
- 阳光女孩
- 马上就毕业了
- 阳光总在风雨后
- “微课程”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 “微生物及免疫”网络课程建设初探
- “童话诗人”顾城诗歌中的童话色彩研究
- 《一个干净的地方》的艺术特点
-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调查与改革探析
- 浅谈职业学校“两课评比”数学说课稿的撰写
- 幼儿体育教育的价值取向与实施策略
- 把握要领,提高思想品德课提问质量
- 论翻译的特性
- 浅析弗吉尼亚?吴尔夫的女性意识
- 浅析中职商务英语阅读课程教学中的困境与对策
- 论王安忆《荒山之恋》的叙事结构
- 职业学校一体化课程教学实践与探讨
- 高职英语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的建设与实践
- 如何教好解剖学
- 《呐喊》自序
- 公输
-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 我有一个梦想
- 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
- 皇帝的新装
- 《苏州园林》的课改新教案
- 《论语》十则
- 我 的 呼 吁
- 济南的冬天
-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 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奥秘
- 理 想
- 《天上的街市》课堂实录
- 综合训练:漫游语文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