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26
理想的风筝(第十册)
教学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刘老师热爱生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以及他热爱学生、执着追求理想的精神。
3.学习通过几件事写人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刘老师对学生的热爱,对生活乐观积极的态度。
2.学习通过几件事写人的表达方法。教学准备
写有自学思考题的小黑板。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语引题。
残疾人是一个弱势群体,他们需要正常人的帮助;但残疾人也是上个坚变的解体,他们用正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生存、生活着。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样~个人。(板书课题。)
二、教师范读课文。
思考:课文讲的是谁的什么事?
三、学生自读课文。
1.学生试着自己提出问题。
2.根据学生所提问题,教师大体归纳出以下问题:(出示小黑板。)
(1)课文讲了刘老师的哪几件事?
(2)刘老师在课上讲课和在课下放风筝的情景,二者有什么关系?
(3)为什么“我”一看到春天的一些景物,就不由自主地想到刘老师?
3.学生再读课文,并思考上面的问题。
4.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1)课文主要讲了刘老师的两件事:一是刘老师上课,讲他上谋生动而富有激情,体现他对祖国深深的爱;讲他循循善诱,热爱学生。二是刘老师课下放风筝,讲他在放风筝时表现出像孩子一样的欢快和稚气,体现了他对生活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并通过风筝向上,在蓝天飞翔的特点,含蓄地说明了刘老师对生活、对理想的美好追求。
(2)课上讲课,课下放风筝都体现了刘老师虽然是个残疾人,但是对生活充满了爱,对理想有不懈的追求。(3)春天是美好的,是充满蓬勃生机的,是战胜严寒后到来的。刘老师恰似春天,不因自己残疾而灰心丧志,时时与年老残疾做着顽强的斗争,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唱出了一支生命之歌。四、学生读写“我”的感受的句子,读后谈感受。可通过以下两个问题,引导学生谈咸。1.
课题为什么叫“理想的风筝”?2.
你从刘老师身上学到了什么?五、课堂小练习。用一两件事来描述一个人,在写事的过程中可以写人物的外貌。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感恩的心
- 难忘的记忆
- 趣事
- 小书虫
- 断翅天使
- 我的同学徐淦
- 观察蚂蚁
- 调皮鬼
- 大树和小草
- 美丽的秋天
- 佳节赏月
- 佳节赏月
- 自我介绍
- 美丽的环岛路
- 强大的军团——蚂蚁
- 吉林省高校开设高尔夫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 浅析计算机技术应用对高校篮球教学的作用与影响
- 浅议新形势下怎样上好体育课
- 论乒乓球运动对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适应性
- 试论高校篮球教练员团队的建设
- 刍议高职健美操教学中后进生积极性的调动
- 构建自主探究模式,解决体育技术问题
- 福建师范大学男排发球技术统计及对比分析
- 创新机制不断提高检察委员会决策能力
- 排球运动员预判能力的研究
- 依托党团组织的高校安全教育管理研究
- 民族舞蹈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 浅谈中学中长跑运动员训练的情趣激发
- 激励理论在国内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 北部湾地区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和对策
- 彩色的翅膀
-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 养花
- 21世纪宝鼎
- >
- 只有一个地球
- 小青石
- 28*大瀑布的葬礼
- 田忌赛马
- 毛主席在花山
- 丰碑
- 晏子使楚
- 小木船
- 《赤壁之战》之开放篇
- 蛇与庄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