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示儿》赏析
《示儿》赏析
《示儿》(六年制第十二册)写于嘉定三年(1210年)春。当时陆游已是89岁高龄了,是重病在床时写给儿子看的一首绝笔诗,也是遗嘱。这首诗,意境高远,情感浓郁,至今仍放射着烛照天地的爱国主义思想的光芒。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这两句写诗人临终前的心情。人死之后,形神俱无,万事皆空,无牵无挂了,但诗人偏有一桩横亘心头留于死后的悲事:“但悲不见九州同”。这句表明,诗人在即将离开人世的时候,他不悲;在即将与家人永别的时候,他也不悲,而只悲“不见九州同”。中原沦落敌手,祖国山河破碎,沦陷区人民惨遭蹂躏,才是他心中唯一悲伤的事情。九州原本是“同”的,如今“不同”了,是谁使它“不同”的?又为何至今仍然不见它“同”的迹象?悲中含愤,悲愤之情,溢于言表。其中既充满对侵略者的深仇大恨,又包含对屈辱求和、偏安江左的南宋王朝的不满和谴责。这种拳拳爱国之心,殷殷爱民之情,感动天地,荡人心怀。在涛人的眼里和心里,九州是至上的,人民是至亲的,外敌是可恨的,屈辱求和是可卑的!句中的一个“但”字,突出了诗人完全以国事为念,而置家事于九霄的宽广高洁的情怀,悲中见壮,既催人泪下,又令人振奋。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早在11年前的病中就叹息过:“死前恨不见中原”,于今这种期盼收复中原的心情更加强烈。诗人知道,收复中原,自己是看不到了,但他相信,中原总有一天会收复的。因此,他披肝沥胆地嘱咐着儿子:宋朝军队收复中原的那一天,你们在家祭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把这一胜利的消息告诉给你们在九泉之下的父亲!一个“定”字,表明他对收复中原的坚信不疑,对九州统一满怀信心,并深切地表述,自己身前“不见九州同”,遗恨终身,死不瞑目,只有收复了中原,九州统一了,洗尽了国耻,才会含笑于九泉之下。诗人对祖国对人民的感情,是何等之深,何等之真,何等之浓,已经到了“死而不已”的程度厂!家祭本来是家庭一般的祭祖习俗,但在诗人的笔下,却把它变成收复中原的祝捷活动,这实在是一个异乎寻常而又别开生面的具有积极
意义的家庭祭奠。它感人至深地反映了诗人炽热、深沉的爱国真情。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动物带给我们的启示
- 妈妈我想对你说(4)
- 自然美景之可爱的月季花
- 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
- 妈妈我想对你说
- 花的奥秘
- 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5)
- 妈妈我想对你说(2)
- 妈妈我想对你说
- 我想对你说
- 妈妈我想对你说
- 我种了一棵石榴树
- 蚌的血液是淡蓝色的
- 自然美景之绿萝
- 自然美景之桃花
- 地基处理与桩基施工
- 高层建筑施工
- 砌筑工程
- 装饰工程
- 技术员工作转正申请
- 怎么做好钢筋翻样
- 管理工作中的50点感悟
- 土建工程师转正申请书
- 季节性施工
- 地下防水工程通病及治理
- 防水工程
-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感受
- 建筑节能保温工程
- 建筑施工脚手架知识
- 建筑设计色彩构成
- 《美丽的小路》教学难点
- 《美丽的小路》教学重点
- 《失物招领》老师语录
- 《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 一
- 《美丽的小路》随堂练习 提高篇
- 《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 二
- 《美丽的小路》范文习作:争当环保小尖兵
- 《美丽的小路》美文欣赏:风在轻轻说
- 《美丽的小路》趣闻故事:丝绸之路
- 《美丽的小路》训练素材
- 《美丽的小路》美文欣赏:灾难来临时
- 《我怀念那条河》
- 《美丽的小路》考点练兵:积累篇
- 《美丽的小路》写作指导
- 《失物招领》重点问题探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