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24
作文教学:修改《拔河》
习作6
修改《拔河》
教学要求:1、能通过阅读作文《拔河》及老师的批语,明确作文怎样做到言之有序,内容具体,重点突出。
2、能参照老师的修改意见,对作文《拔河》加以修改,誊在自己的作文本上。
3、教会学生如何修改自己的作文,养成认真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利用课外活动课时间组织学生举行一次拔河比赛。
教学过程:
一、情境渲染,明确要求:
1、回忆拔河场面,再现当时情景。
2、学生就拔河的过程,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作概述。
3、老师导入:有一位同学也参加了一次拔河比赛,并写了一篇文章,我们这节课的任务就是来帮助他修改修改。
4、老师板书课题,揭示本次习作要求。
二、初读内容,查找缺点。
1、发练习纸,学生边朗读边找出这篇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2、学生联系自己的拔河体验,小组讨论后派代表在班上作汇报。
3、指导学生读懂课本上老师的修改意见,比较老师批语和学生汇报之异同,进一步明确修改作文的具体要求。
4、老师引导学生认识“眉批”和“总批”,及时小结:“眉批”一般用以指出作文中字、词、句、段方面的优缺点,写在该页侧的眉批栏中;“总批”一般用以指出思想内容、语言形式等整体方面的优缺点,写在文章的后面。“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我们一定要改掉拿到作文本只看等第,不看批语的坏习惯。
三、再读作文,明确改法。
1、学生默读全文,思考本篇文章如何修改,可用钢笔在练习纸上作适当批注。
2、引导学生讨论,同桌各抒己见,小组内组织交流。
3、老师点拨:写好《拔河》这篇作文,除了注意写清拔河前、拔河中、拔河后的具体过程,还要注意到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4、重点讨论第五自然段中场面描写的改法。
5、师生共同小结:在这篇作文中要侧重写好第一次比赛的场面,不仅要写出场景气氛,还必须抓住典型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进行具体刻画,做到点面结合,文章才会生动、活泼、感人。
四、学生修改,最后誊写。
1、学生作文,力求做到成文迅速连贯,一气呵成。
2、老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尽是避免打断学生的思路。
3、教师采用“对比评改”的方法,选择一篇较好的,一篇较次的习作,让学生讨论比较,从中受益。
4、学生自查自改,最后誊写。
附:课堂练习纸
提示: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我们要学会修改文章。请你把这篇作文认真读几遍,参照书上老师给这位学生提出的意见加以修改(右侧可作适当批注,修改中添加的部分可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拔
河
今天上午,老师告诉我们一个好消息:下午要举行拔河比赛。教室里立刻沸腾起来。我高兴得中午饭都没吃好。妈妈说:“你不好好吃饭,怎么有劲拔河呢?”
好不容易熬到了下午,老师把班同学分为两队,同学们个个摩拳擦掌,想试试自己的力气。一条大粗绳子压在操场当中的两条白线上,绳子中间扎着一块红布条儿。谁能把绳子当中的红布条儿拉过靠自己一头的白线,谁就赢了。
“预备!”裁判员大喊一声。双方队员抓起了绳子。“嘟――”哨声响了,比赛正式开始。我们双方互不相让,使尽了吃奶的力气向后拉。红布一会儿向我们这边移,一会儿又向对方一边移。拉拉队为我们加油。渐渐地,渐渐地,绳子向对方移动,我们怎么也拉不过来了,我们输了。
交换场地再战。这次我们吸取了失败的教训,由汪强喊号子,经过几分钟的战斗,我们终于胜了。
对方不服,要求再战。老师说:“这项运动,体力消耗很大,不能再战了,过几天你们再比吧。”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它山之石
- 小狗“多多”
- 我是小小电视迷
- 他终于笑了
- 玩悠悠球
- 小学生不可以结伴出门旅游
- 种豆记
- 春天到了
- 爱我的妈妈
- 2015年的我
- 一场乒乓球赛
- 无名英雄
- 热情星球之旅
- 千纸鹤送真情
- 日照的“大客厅”——万平口
- 水电厂远程集控系统研究与应用
- 为什么这本书应该获奖
- 誓不退下阵地的子弹
- 工程建设中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 探析科学发展下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
- 面对燃烧的灵魂
- 输电线路减振研究简述
- 关于《最后的情人》
- 浅析格非“江南三部曲”中的女性形象
- 从《色戒》看香港电影折射的文化
- 电贯钨而流明
- 潜江小龙虾揭秘
- 一朝天子一朝臣
- 写给歹徒的借据
- 一种基于MC9S12XDO51单片机的洁净水处理机自动控制系统
- 再见了,亲人
- 《别了,我爱的中国》教学设计之二
- 设疑问路谆谆善诱——《别了,我爱的中国》课文教学评析
- 《与象共舞》教学设计
- 《詹天佑》教学实录
- 《丰碑》网络课教学设计
- 精心设计台阶 加强应用指导——《景阳冈》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
- 《再见了,亲人》课堂教学实录
- 怎样理解“罪人”?
- 作者简介 郑振择
- 《别了,我爱的中国》教学设计之一
- 《别了,我爱的中国》教法建议
- 《第十二册练习1》
- 《詹天佑》第二课时电教设计和评点
- 《蚂蚁和蝈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