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1-12-15
《半截蜡烛》教案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半截蜡烛这篇课文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谁来说说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之处?(装有情报)
2、是呀!正是这与众不同的半截蜡烛,引发了一场没有硝烟而又惊心动魄的战斗。请同学浏览课文3-7自然段,完成这道填空:
(在这场战斗中,伯诺德夫人一家与德军的周旋真可谓是呀!)
指名答:相机板书
二、深入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三自然段
1、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说说伯诺德夫人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2、下面,我们来默读课文(出示课件)用曲线画出描写伯诺德夫人心理活动,用直线画出描写她动作神情。
(1)学习读画
(2)交流:
师:当德军点燃蜡烛后,伯诺德夫人是怎样做的?又是怎样说的呢?
1、指名读:怎样才能把这段话读好呢?我们来看看此时伯诺德夫人的内心想法。
2、出示: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
指名读: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体会?带着这样的体会,你再读读。
点出重点词
指名读,还有谁来试试
师:是呀!这小小的半截蜡烛关系着一家三口的性命,更重要的是与国家的利益息息相关!大家一起感受一下吧!
3、带着这样的心理感受,我们再回过来读读刚才画出的那句,指名读,现在你从伯诺德夫人的言行中又体会到什么呢?(镇定机智、从容不迫)
抓住哪些词读好?(急忙,轻轻)
(3)引读过渡: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但轻松的心情并没有持续多久,那位中尉,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此时大儿子杰克再也坐不住了,他又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呢?
请同学们用刚才学习方法学习第5自然段出示学法指名读:自由读(知情节)
默读(划句子)
品读(说体会)
师:我们在自学时把体会写在句子旁边。
(二)第五自然段
1、学习自学
2、交流:
1)你划的什么句子,读给我们听听
出示: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屋子里顿时暗了许多。
指名读。你体会到什么?(带着体会读)
把你的体会告诉大家好吗?还有谁想跟他比比的?指名读
师评:你读得真好!好像杰克一样,内心紧张外表镇定!
2、你还划出哪些句子?出示: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着。
指名读:从这句你又感受到什么?感受这么深刻,你定会读好的,多么深刻的感受啊!你学得真不错!让我们再次聆听你的朗读,分享你朗读的感受。
坐待什么?(机会、厄运)联系上下文,说说即将到来的厄运是什么呢?指名说
出示、引读: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面对即将到来的厄运小男孩是如此从容
如此镇定,真让人佩服呀!谁再读读这一句?
3、这一段中还有哪些句子让你体会到气氛的紧张?
烛焰摇,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
师叙述:是呀!时间每过去一秒,危险就增大一分,空气中弥漫一股火药味,从微弱的烛光中我们感受到危险迫在眉睫,此时的蜡烛就像是屋子里的一颗定时炸弹。
谁通过朗读紧张的气氛读出来。
评价:读得真好,仿佛把我们带入那种情境中去了。
大儿子杰克与德军的周旋真是惊心动魄呀!让我们再来细细地体会一番吧,你再来读读,过渡:我们似乎听到了伯诺德夫人砰砰的心跳声,这时候小女儿杰奎琳用她的聪明才智保住这半截蜡烛,保住了情报化验为夷,请同学自由读读6。
4、我们来分角色朗读,同桌上先练练
5、指名分角色
6、评价“娇声”
(娇声读好了有什么作用?)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他终于笑了
- 玩悠悠球
- 爱我的妈妈
- 千纸鹤送真情
- 它山之石
- 日照的“大客厅”——万平口
- 我是小小电视迷
- 无名英雄
- 小狗“多多”
- 2015年的我
- 种豆记
- 春天到了
- 小学生不可以结伴出门旅游
- 热情星球之旅
- 一场乒乓球赛
- 工程建设中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 从《色戒》看香港电影折射的文化
- 潜江小龙虾揭秘
- 面对燃烧的灵魂
- 探析科学发展下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
- 水电厂远程集控系统研究与应用
- 浅析格非“江南三部曲”中的女性形象
- 誓不退下阵地的子弹
- 电贯钨而流明
- 一种基于MC9S12XDO51单片机的洁净水处理机自动控制系统
- 输电线路减振研究简述
- 一朝天子一朝臣
- 写给歹徒的借据
- 为什么这本书应该获奖
- 关于《最后的情人》
- 设疑问路谆谆善诱——《别了,我爱的中国》课文教学评析
- 《再见了,亲人》课堂教学实录
- 《詹天佑》教学实录
- 《别了,我爱的中国》教学设计之一
- 精心设计台阶 加强应用指导——《景阳冈》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
- 怎样理解“罪人”?
- 作者简介 郑振择
- 《丰碑》网络课教学设计
- 《与象共舞》教学设计
- 《蚂蚁和蝈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别了,我爱的中国》教学设计之二
- 《别了,我爱的中国》教法建议
- 再见了,亲人
- 《第十二册练习1》
- 《詹天佑》第二课时电教设计和评点